山东省“专精特新”企业协同创新绩效提升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3

山东省“专精特新”企业协同创新绩效提升路径研究

马志晓, 指导教师:公静

临沂大学商学院 山东  临沂  276000

摘 要:我国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企业发展创新面临“卡脖子”难题,为发挥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国家政策扶持发展“专精特新”小企业。依据资源基础理论、创新网络理论研究开放式创新模式下影响企业协同创新的关键因素,通过理论研究,探究如何提升“专精特新”企业协同创新绩效问题。研究表明,创新主体的异质性及创新主体网络关系强度的不同对企业协同创新绩效的提升有不同的影响,通过加强企业内部联系与外部各创新主体的协作发挥各自的优势作用,从而提升企业协同创新绩效。

关键词:专精特新;协同创新;绩效提升;异质性;开放性;网络化


、引言

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技术水平低,创新能力弱,产业链延伸差等问题,为解决中小企业“卡脖子”难题,我国通过政策扶持培育一批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小巨人企业。通过分析影响企业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找出适合企业协同创新发展,提高企业协同创新绩效的提升路径,提高中小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扩大市场规模,走国际化道路,进一步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放技术,人才,数据等要素资源,提升企业竞争力,有助于企业激发创新活力,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更多企业融入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政策背景与研究目的

政策背景:中小企业的韧性是我国经济韧性的重要基础,是保证市场主体,保就业的主力军,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关键环节,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力支持。我国正处于由要素驱动增长模式向创新驱动发展模式转变以及全面落实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然而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停留在产业链和价值链底端,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为解决“卡脖子”难题,2021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将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升至国家层面,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截至目前,中央财政已通过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累计安排超100亿,支持了200多个开发区,受益企业有2000家以上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或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这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注细分市场,抗风险能力较强,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率先复工复产,发挥了积极示范作用。鉴于推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已具备一定工作基础,但政策措施还不够精准直接,上下工作联动还不够紧密,已获认定的企业存在创新协作不足、产业配套能力有限等问题,着眼于支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助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将通过中央财政资金引导,进一步带动地方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力度,强化政策措施精准性,做强梯度培育优质企业的关键环节。

研究目的:中小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是稳增长、惠民生、保就业、防风险、促改革的重要载体。在传统的“封闭式”理念下,企业组织边界和创新流程相对封闭,企业发展缺乏活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创新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优化配置,单纯依靠内部创新或主要依靠一两个创新源难以应对我国企业所面临的挑战。企业要想长远发展,必须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开放创新模式,加强企业与外部创新源的合作并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在合作过程中搜寻、发掘和获取企业所需的知识、技术和信息等资源进行协同创新。但现实中采取合作战略的企业在专利质量和专利强度上的创新绩效表现都显著低于采取其他创新战略的企业,这表明采取合作型战略的专精特新企业仍面临着创新质量不高,创新数量不足,成果转化困难,合作有效性不高等问题,技术战略有待进一步优化。因此,如何实现企业协同创新,已成为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山东省“专精特新”企业协同创新绩效的关键影响因素

经济全球化的开放式创新模式下,企业创新日趋呈现出开放式[1]和网络化等特征。因此,我们将基于该特征探究企业协同创新绩效的关键影响因素。

(一)创新主体异质性与企业协同创新绩效的关系

开放式创新背景下,企业不可避免的要与外部创新主体进行合作,不同的创新主体可以为企业带来不同的知识、资源、信息、人才、技术,企业综合能力的提升能够提高企业协同创新绩效。

1.类型异质性

不同类型的企业协同创新可以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一方面可以实现跨界资源共享,使优质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有助于新产品的研发和改造,缩短研发周期,实现高效高产。另一方面有助于企业之间优势互补,补齐短板做强长板,将资源、技术、人才等优势结合起来发挥更大的效能,协作共赢,合力做大“发展蛋糕”。因此,企业协同具有协调组织活动,提高组织绩效的能力[2]

2.资源异质性

企业资源的异质性对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企业资源具有价值性和稀缺性,价值性能够帮助企业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高的利润,而分布在行业少数的独特的资源能够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4]。同时,企业的资源还具有一定的持久性和难以模仿性,能够帮助企业持久不断地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从而实现持续性的盈利。

3.目标异质性

目标异质性在一定程度上与企业协同创新绩效之间呈现负相关。协同创新各创新主体间由于产业性质不同、资源有限所追求的发展目标也不同,有限的资源去发展最重要的项目必然会引起其他项目资源的短缺,从而影响企业协同创新绩效的提升[5]。目标差异性是引起创新主体冲突的重要原因之一。企业的目标是创造出更多的新产品以占据市场份额,获取更多的利润,所以,当企业的根本利益得不到保障,企业合作就进行不下去,也就不会带来企业协同创新绩效的提升。

(二)创新主体网络关系强度与企业协同创新绩效的关系

企业随市场竞争的加剧面临严峻挑战,单个企业无法具备发展所需的全部资源,寻求企业间的交流合作,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的经营选择。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已成为企业获取与创新相关消息的重要途径。

基于开放式创新活动的网络化特征使得企业在实施开放式创新时,需要考虑与外部创新主体的网络关系,企业通过与外部创新主体构建的网络关系,使得创新主体之间产生一种信任机制。

企业创新主体之间的信任有利于企业从外部获取知识,这种知识的溢出效应有利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6]。不同创新主体通过网络构建起来的便捷渠道进行资源交换与整合,技术转移和相互学习,生产要素之间自由流动也有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社会网络资源中,知识资源是支撑企业创新的关键,企业自身实力的差异使不同企业获取、消化、转化和应用外部知识的能力不同,反映在协同创新绩效上也不同[7]。企业之间的网络协同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是正向的关系。企业对外界知识的识别甄选能力越强,就越能将优势资源掌握在自己手中并应用到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能明显的提高企业协同创新绩效。当然,当企业创新主体规模扩大到一定规模时,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会越多,各个创新主体间摩擦增大,此时继续扩大网络规模反而不利于企业协同创新绩效的提升[8]

、山东省“专精特新”企业协同创新绩效提升路径

企业要想长久地发展下去离不开创新,协同创新是企业实现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催化剂,也是提高企业绩效的有力举措。企业协同从微观角度,是企业内部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从宏观来看,是企业与政府、客户、供应商、高校和科研院所、中介机构、竞争者等外部创新主体的联系与合作,多元主体的互动协作为企业协同创新绩效的提升注入活力,提供动力。

(一)企业内部跨部门沟通与协作

1.重视任务分工与绩效考核

明确职责部门的分工与相互联系,对每个部门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能、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工作流程予以细分;采用无边界沟通,加强上下级之间的联系,以便更好的沟通与协调;细分岗位职责,节约时间成本,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提高工作效率,在短时间内产生更高的价值;制定相应的绩效考核标准,将职责明确到具体的部门和责任人[9],提升企业协同创新绩效。

2.建立奖惩机制

建立奖惩机制能够更好地约束员工的行为,鼓励鞭策员工。评选优秀员工和部门楷模进行表彰,对存在过失的员工依据犯错程度进行相应的惩处,同时做到奖惩有据,奖惩及时,使奖惩机制发挥应有的作用。本着有功必奖,有过必罚的原则对员工进行奖励,包括发奖金、奖品、嘉奖、给予荣誉称号等,将物质奖励与精神鼓舞相结合,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提高组织绩效。

3.适当调整组织结构

企业进行组织重构,对企业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思考和重建。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一个典型的组织模式;分析确定各子系统目标功能作用的工作量;平衡各部门的工作量,避免各部门工作跨度过大或过小;利用先进的生产、信息技术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实现企业经营成本、质量、服务和效率的巨大改善,更好地适应竞争环境和现代企业经营环境。

(二)政府制定有力的政策和保障措施

专精特新产业瞄准的是“缝隙市场”,其懂得在细分领域建立竞争优势,能有效连接产业链上的“断点”并疏通技术“堵点”,提升产业链的韧性,为了能发挥这支队伍的核心支撑作用,我国一直在完善相关扶持政策。

1.开启数字化转型试点平台

前瞻布局数字化发展规划,着力优化数字化转型新生态:明确“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规划与路径。开展商业模式、产品研发模式、生产模式、质量管理模式和消费者服务的全方位变革,培育发展平台化设计、数字化管理、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新模式新业态。

突出企业创新能力,着力筑数字化竞争新优势:加强核心技术攻坚,推动技术转化落地。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技术成果产业化运用的支持,在项目招标方面,进一步打破壁垒,进一步帮助专精特新企业打开产品市场,形成“研发—使用—改进”的良性循环。

持续破除化解数据难题,着力拓宽数字化应用新场景:通过云上资源支持、公共数据共享、行业数据打通等方面缩小企业间的“数据鸿沟”。同时,加速建立各类行业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助推专精特新企业“上云”“上链”,提升企业生产效率。结合“专精特新”企业特征,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推出集成应用的数字化场景,不断创新“互联网+制造”模式,加速打造越来越多的数字化应用新场景。

2.促进大中小企业创新融通

联合相关部门组织开展网上百日招聘高校毕业生活动、“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行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携手行动”、“中小企业服务月”“一起益企”等服务行动,不断创新服务为专精特新企业赋能。

3.优化企业培育环境

加强产权保护,着力解决影响创新创业创造的体制机制问题;进一步完善培育标准体系,加快形成大中小企业产业链配套协作体系和高精尖产业集群。发挥企业自身内生动力,发挥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聚焦主业,精耕细作,广大中小企业才能不断增强抵御风险的行业竞争力。为支持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开展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的政策措施,便利更多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在一定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助力企业加快创新发展。

4.发布专精特新企业优惠政策

根据地方政策不同给予不同的政府补贴,同时颁发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证书。对于成长周期中遇到困难的企业,地方政府会在财政专项资金、税收优惠、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支持、市场开拓扶持、融资增信等方面给予帮助。同时,政府还会在融资服务、技术服务、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专题培训等方面给与政策层面的扶持,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提高政府补贴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资金支持,产生融资效应,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10]

(三)各高校建立基于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战略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对企业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多元主体参与,深化校企合作,加强企业与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为企业经营培养专业知识对口的人才。第二,聚焦人才培养,共建产教融合,注重企业需求与高校供给精准对接,深入开展技术服务,解决企业难题。第三,发挥高校人才资源聚集的优势,为企业提供一对一指导与服务。第四,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打造创新联合体,提升协同效率和质量。

(四)与企业产品开发的创新模式

客户需求是企业新产品研发的源泉,对企业生产计划,产品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将顾客与企业研发人员融合起来,通过对客户信息反馈开发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高质量的、具有市场主导力的新产品。一方面,能够降低客户需求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促进产品创新;另一方面,客户参与产品设计与研发,能够提高客户对企业产品的评价和信任,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客户忠诚度[11]

、结论

随着政策的不断加码,“专精特新”企业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好发展机遇,“专精特新”企业需要抓住契机,坚定初心,坚持在专注的领域做深做透做新,培育更深更持久的竞争优势。

当今时代,协同创新已经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企业协同更是大势所趋,各创新主体间建立起相互协作的联结机制,实现创新资源集成化,创新技术共享化,将各级资源整合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突破技术难关,提高企业协同创新绩效。当然,该研究仍有问题一些尚且存在,比如,当各创新主体之间存在利益冲突时,合作将难以进行下去;为保护知识产权,防止技术外溢,很难学到核心技术;资源分配不均,优势资源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会降低协作的积极性,使各创新主体之间产生信任危机等,这些问题如何解决还需进一步探索。

1


参 考 文 献

[1]王凯,吴勇,朱卫东.开放式创新模式下企业创新资源整合能力的形成机理[J].科技管理研究,2018(1):25-29.

[2]赵贝贝.关键共性技术创新主体异质性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南华大学,2019.

[3]党兴华,李雅丽,张巍. 资源异质性对企业核心性形成的影响研究——基于技术创新网络的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0(2):299-306.

[4]曹红军,王以华. 资源异质性如何影响企业绩效[C].第五届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2010.

[5]叶绵金. 不同组织文化类型下企业协同能力的差异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4.

[6]王庆金,许秀瑞,袁壮.协同创新网络关系强度、共生行为与人才创新创业能力[J].软科学,2018(4):7-11.

[7]刘学元,丁雯婧,赵先德. 企业创新网络中关系强度、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6(2):30-42.

[8]陆云泉,徐爽,刘平青.协同创新网络与组织创新绩效的关系[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8):63-71.

[9]高峰.国有企业内部跨部门协同能力困境及对策研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8(4):5.

[10]李晋,沈江,傅利平. 政府补贴对企业融投资意愿和收益的影响研究[J].科研管理,2020(12):184-194.

[11]解学梅,陈佳玲.供应链多维协同创新与企业绩效:一项元分析的检验[J].管理工程学报,2021(11):20-3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