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历史保护建筑的修缮理念与工艺应用---以上海毛泽东旧居等项目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0
/ 3

近代历史保护建筑的修缮理念与工艺应用---以上海毛泽东旧居等项目为例

姚晓广

上海静安建筑装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040

摘要:近代历史保护建筑是一类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文化遗产,因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而备受关注。近代历史保护的原则,是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为目标,全面保护历史建筑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识别性。从建筑技术角度看,近代历史保护建筑作为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的一部分,修缮技术方法既要反映传统优秀施工技艺及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又要体现对近代历史保护建筑真实性、完整性和可识别性的要求。基于此,本文对近代历史保护建筑的修缮理念与工艺应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近代历史保护建筑;修缮理念;工艺应用

近代历史保护建筑,指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文物建筑、建筑群和一般近现代优秀建筑,以及反映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艺术成就的代表性建筑。这些历史保护建筑不仅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而且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信息,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近代历史保护建筑作为近现代文化和城市建设中形成的重要文化遗产,其价值不可低估。保护与修缮的理念是近代历史保护与修缮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近代历史保护建筑数量众多,对这些历史保护建筑进行修缮时如何处理好安全性、原真性和美观性之间的关系是当前需要重点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1.近代历史保护建筑的重要意义

中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拥有着5000年的文明史,特别是在建筑上,各个时期都有独特的审美风格和建筑形态,把它们组合起来,就可以称之为中国古代建筑。由于建筑的存在是必不可少的,它是人类生存和进行活动的地方,因此,那些具有历史遗迹的建筑,肯定都是人类曾经居住过的地方,这对探索古老的历史和文化具有十分重大的价值。从这些建筑的样式中,我们可以看到时间的流逝和烙印,这些都是古人的劳动与智能的结晶。另外以笔者所在的上海为例,虽然很多历史建筑的年代没有几百甚至上千年,但是它们都见证了近一百年里我们民族、国家惊天动地、波澜壮阔的变迁起伏,记录了无数决定我们民族、国家命运前途的历史时刻。时至今日,历史建筑依然具有很高的价值,它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种是旅游的价值。历史建筑的遗留都会变成地方城市的名片,可以吸引大批的游客过来进行游览和娱乐,进而促进经济发展,促进消费。另外一个很关键的价值就是它的研究价值,因为它代表着一个时期的一个浓缩,所以对它进行的分析和探索,可以让我们了解到一些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一些人以及那个时期的一些具体的细节,只有这样,它才会拥有很深刻的历史探讨价值。同时也是一个历史文化研究的突破口,是一个记录了历史的变迁,在这种环境和气氛下,就更能凸显出历史建筑的价值与地位,因此,加强对近代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近代历史保护建筑的修缮理念

2.1注重整体保护

近代历史保护建筑大多为近现代优秀建筑,建造时间较长,一些历史保护建筑的历史信息已经非常模糊,甚至消失,因此,在进行近代历史保护与修缮时,首先应注重对近代历史保护建筑的整体保护。对于近代历史保护建筑的整体保护,我们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对近代历史保护建筑整体价值的认识与研究;二是做好对历史保护建筑的整体保护规划及设计方案。通过整体保护,可以有效地消除或减轻近代历史保护建筑的潜在威胁,使其更好地适应当代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需求。整体保护是对近代历史保护建筑进行修缮时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2.2适度利用理念

近代历史保护建筑修缮后地再利用,应该是对历史保护建筑价值的延续,而不是对其的抛弃。在充分保护建筑原真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根据其自身特点,进行适度利用,将是对近代历史保护建筑最好的利用。例如上海中心城区内,近代历史保护建筑数量众多,分布范围广泛,并且基本都为近现代优秀建筑。对于这些近代历史保护建筑来说,在进行修缮时最重要的就是对其进行适度利用。充分利用历史保护建筑的优势来服务于现代社会发展。在对近代历史保护建筑进行修缮时,应该尽量保持其原有的结构体系,对于那些可以维持现有结构体系不变的历史保护建筑进行修缮时,应尽量保留其原有的功能。在对其进行修缮时一定要采取原拆原建方式进行,既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建筑自身价值,又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历史保护建筑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对于那些需要保留使用功能而又不能改变结构体系的历史保护建筑,应该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对其进行加固或拆除,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历史保护建筑的自身价值。

2.3空间修复理念

近代历史保护建筑修缮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对空间进行修复,恢复其原有功能。对于空间的修复,首先要做好建筑本体的保护工作,比如对建筑构件、墙体等进行修缮;其次,在保持原真性的基础上,按照原比例恢复建筑内部空间。近代历史保护建筑内的空间修复应以尊重原有结构、保留原有构件为原则。在进行空间修复时,需要根据历史保护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原结构,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以笔者主持的“上海毛泽东旧居修缮”为例,位于上海市静安区茂名北路120弄“甲秀里”(5、7、9三幢房屋),占地面积818平方米。其内部空间布局为“一馆、两区”,即陈列馆,其主要为观众参观服务及纪念研究功能;两区为“工作区”、“生活区”的展览功能。其内部空间布局按照文物保护的要求进行修复。

2.4风格统一理念

近代历史保护建筑的修缮工作,应该将整个建筑的风貌、风格、样式进行统一,这也是对建筑原有风貌的维护。近代历史保护建筑的修缮工作,不能让历史保护建筑与其他建筑风格、样式等相冲突。同时,对于历史保护建筑所采用的一些传统材料及装饰,应在修缮工作中加以保留并适当使用,这是对历史的尊重。但是对于一些新材料、新工艺等,则需要经过专家论证后方可采用,不能随意改动。历史保护建筑在修缮过程中,不仅要对建筑进行修缮,而且还要对其整体风貌、风格等进行统一。通过对不同区域、不同年代的近代历史保护建筑进行整体风格统一、局部风格统一。

2.5环境协调理念

环境协调是指保护历史建筑与其周边环境的协调,主要表现为建筑与自然环境、与周边历史街区和场所的协调,以及历史街区与场所的协调。近代历史建筑大多地处繁华的城市区域,周边有众多商业、文化、娱乐等设施,且多数为人流密集区,在进行修缮时应注重对周边环境的协调。例如,在上海静安公园北侧区域有许多近代历史保护建筑。由于静安公园是一个集生态景观、人文景观和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因此在进行历史保护建筑修缮时应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既要充分保留周边历史街区和场所特色,又要在整体规划布局上与之协调,充分考虑其对生态景观和环境的影响。同时,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对现有绿化进行适当改造,使之更好地融入整体环境之中。此外,还应注重历史保护建筑与其周边场所及周围景观之间的协调,在进行历史保护建筑修缮时应充分考虑这一因素。

2.6功能置换理念

近代历史保护建筑修缮中,功能置换是一种常见的保护与修缮理念。以笔者主持的“苏河湾项目慎余里保护性修复工程”为例,都是功能置换的经典案例。苏河湾慎余里是上海最具规模、最富海派风情的石库门建筑群之一,其外立面整体装正,厚重敦实,双开间一厢房格局,青砖到顶,统长的窗框、水泥墙裙和压顶山墙丰富了视觉感受。,在修缮中,考虑到原建筑是典型的石库门,为保护这一典型建筑形式及历史风貌,采用了“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保护与修缮。具体做法是:对外立面和内部结构进行了修缮,但保留了原有风貌;对内部设施进行了优化调整,提高了居住舒适度;对室外环境进行了改善,增添了一些历史文化元素。另外还有一些历史保护建筑也采用功能置换的理念。例如,位于淮海中路1202号淮海公寓是一幢近代历史保护建筑。笔者在主持修缮工作中,考虑到原建筑为典型的石库门建筑风格,因此采用了功能置换的方式:将原有部分功能转移至楼内,其余部分则作为办公用房、酒店等使用。

3.近代历史保护建筑的工艺应用

3.1设计合理的修缮方案

在进行修缮工作前,要熟悉整个的历史建筑的总体情况和细节部分,对维修计划进行细致地策划和合理的设计[1]。依照计划一步一步地进行修缮,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要与现实状况相一致,来对可能会发生的突发状况进行处理。通常来说,对历史建筑的修补可以被划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大型历史建筑修补工程,另一种是小型历史建筑维修工程,这两种类型的修复方案都是完全不同的。在大规模的文物修复项目中,必须要明确文物的原来面貌,尽量还原文物的原始面貌,再从各个方面去研究文物的具体情况,最终形成一座全新的文物。而对部分保护建筑进行部分整修时,则应注意保护好其骨架和构造。在对室内的纹理进行修复的过程中,要将其保存下来,尽可能地利用原来的材质,还原出该建筑物原本的面貌,在部分修复结束之后,要与主要的建筑物形状相协调,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修复工程队对传统的建筑样式和形式的尊敬,才能更好地将修复工作进行下去。

3.2保护加固

近代历史保护建筑大多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较好,但也有部分结构为砖混结构,抗震性能较差。因此,在进行保护加固时应针对不同的结构形式、抗震等级、建筑等级等特点进行加固处理。在对优秀传统历史保护建筑的保护加固中,首先应重点保护原建筑外观。该类型的近代历史保护建筑通常为砖木结构,屋顶为木构或木瓦片屋顶。其屋面结构形式有两种:一种为平屋屋面,即只在屋脊处搭建一层平瓦;另一种为坡屋顶屋面,即屋顶在两侧各搭有两层以上的坡屋顶。这两种屋面均采用预制装配式木结构楼板连接,同时在预制板之间采用木龙骨和钢筋混凝土楼板。此类保护加固的重点是保护原建筑外观,不应破坏原有的建筑风貌。对于重要近现代建筑的保护加固应重点保护原建筑外观,并充分利用原建筑立面对历史保护建筑进行合理利用。如优秀传统历史保护建筑可在保留原结构形式及色彩的基础上对内部装修进行改造,以使之更好地适应现代使用需求。重要近现代建筑可根据不同的结构形式及特点进行修缮加固工作。如在砖木结构中可采用木构架或木构承重,或采用钢筋混凝土柱、梁、板、屋架等结构形式,通过不同结构形式的组合形成不同结构体系。对于砖混结构中可采用钢筋混凝土墙和砖墙两种结构形式进行修缮加固,砖墙采用木龙骨、钢筋混凝土楼板及预制装配式木楼板等作为承重体系

[2]

3.3主体结构部分

历史建筑主体结构部分的修缮工程,主要是对墙体、屋顶、木构架等进行加固补强,以提高建筑的整体抗震能力,并保持建筑原有的风貌。一般情况下,主体结构部分的修缮工艺如下:(1)对墙体开裂的部位进行修补处理;(2)对木构架破损严重的部位进行修补或更换;(3)对墙体局部开裂或变形较大的部位,可采用锚杆拉结、灌浆、粘贴钢板等方法加固处理;(4)对木构架损坏严重的部位,应先在其构件上开槽,然后用钢丝网片进行补强处理。为保证近代历史建筑修缮后能够安全使用,一般会根据具体情况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作为主体结构部分,在施工中也要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进行施工。

3.4木构架部分

近代历史建筑木构架部分的修缮内容包括木构架变形、开裂、松动等,对于变形的木结构,需要先确定变形原因,然后根据原因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于因材料强度不足导致的变形,可采取更换材料或增加加固措施等方式。对于因制作工艺造成的变形,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比如在笔者主持的“中共中央秘书处机关旧址修缮工程”中,针对原建筑大量木构架,采用合适的夹板进行加固;采用对原有构件进行更换的方式进行加固;若原有构件发生松动,则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加固方法。对于因虫蛀导致的松动,应对木材采取防腐措施;若因锈蚀而导致榫卯连接出现问题,可更换新榫卯。

3.5室外绿化景观改造修缮

对建筑室外景观的改造是历史保护建筑修缮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主要针对建筑的外立面和屋顶进行绿化改造,在保留原有建筑外观的前提下,结合现代技术将近代历史保护建筑室外景观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达到对建筑室外景观的最大限度复原。(1)保证历史保护建筑外观整体上与周边环境协调,防止破坏整体风格。(2)为改善近代历史保护建筑采光条件,应对建筑外立面进行改造,提高通风性和采光效果。(3)对历史保护建筑外立面进行加固和处理,提高其承载能力。(4)结合建筑物功能要求对屋顶进行绿化改造,使之既满足功能需求又具有观赏性。

3.6建筑环境整治

在建筑环境整治工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恢复历史风貌,根据历史保护建筑的历史风貌特征和环境特点,对原有的建筑立面、室内、室外以及周边环境进行全面整治,力求恢复历史建筑的历史风貌[4]。在此过程中应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恢复历史建筑的立面和室内装饰风格。近代保护建筑在保持原有材料特征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新材料、新工艺以实现建筑艺术和环境艺术的和谐统一。在保证历史保护建筑原有立面特征和装饰风格不变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现代设计理念,以体现近代历史保护建筑与当代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2)在确保近代历史保护建筑原有外立面和室内装饰风格不变的前提下,应尽量保留原构件、材料及其相关设备,并对原有构件进行更换。(3)对近代历史保护建筑周边环境进行整治,使其与近代历史保护建筑融为一体,力求达到城市景观和环境相协调,同时在整治过程中应避免破坏原有的自然环境和景观。

结语

综上所述,近代历史保护建筑修缮理念是从建筑的角度对其进行保护与修缮,在此过程中既要重视它的建筑价值,同时也要重视其使用价值。近代历史保护建筑不仅需要满足其自身的价值,还要兼顾整体的美观和舒适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修缮时,不仅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修缮,更需要考虑到不同建筑之间的协调性,尤其是历史保护建筑与其周边环境的协调性,以保持建筑的整体性和原真性,使近代历史保护建筑达到其最好的使用价值和美学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锴. 近代历史保护建筑的修缮理念与工艺应用综述[J]. 建筑与装饰,2019(17):181-182.

[2] 何园. 武汉近代优秀历史建筑修缮的探索和实践——以武汉警察博物馆为例[J]. 城市建筑,2021,18(18):150-152.

[3] 黄剑华. 视点:近代历史保护建筑修缮理念与工艺应用[J]. 中华建设,2020(29):18-19.

[4] 颜宇鸿,李石福. 福州烟台山近现代历史建筑修缮加固保护[J]. 四川建材,2019,45(7):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