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钙系耐火材料的抗水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0
/ 2

镁钙系耐火材料的抗水化分析

冯隆

洛阳辰鑫石化设备有限公司    471023

摘要:钙镁系耐火材料的研究时间比较早,然而其抗水化性能不好,极易被碱性材料所影响。文章对材料的特性开展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增强材料抗水化性能的方法,以期能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煅烧法;抗水化性能;钙镁系耐火材料

引言:伴随近些年的发展,氧化镁与氧化钙相结合的耐火材料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具有较大的优势,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在有关方面的研究及生产获得了明显的成效,由此产生了很多种钙镁系耐火材料,逐渐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然而根据现阶段状况,其高档次产品比较少,部分研发产品缺乏一定的生产能力,无法广泛运用。由此,应对有关的工艺开展研究,促进科研成果的运用,研发更多高档次产品,以实现社会发展的需要。

1.镁钙系耐火材料的特性

对于钙镁系耐火材料来看,它包含方镁石及石灰两种成分,具有氧化镁及氧化钙的特性。第一,耐火度高。氧化镁及氧化钙的熔点分别是2800及2600度。第二,碱度高。该类材料的游离氧化钙可以较好地适应炉渣,不但有很强的耐侵蚀性,在精炼过程中,炉渣碱度低的情况下,游离氧化钙会和炉渣中二氧化硅进行反应,达到2130度,构建硅酸二钙保护层,这会对气孔进行堵塞,从而降低炉渣的侵蚀问题。第三,耐热剥落。对于氧化钙来说,它有一定的蠕变特性,且弹性率比较低,还具有较强的高温韧性,由此,在对镁钙系材料进行运用时,具有较强的耐热剥落性,同时氧化镁与氧化钙相结合的两面角大于氧化镁和氧化镁结合,可以增强抗炉渣侵蚀性。第四,具备稳定的热力学特性。对于氧化物来说,氧化钙的性质相对稳定,这也导致钙镁系材料再供氧概率非常低[1]。同时它的高温寿命还比较高,所以镁钙系耐火材料的热力学性质相对稳定。第五,可以净化钢液,避免出现水口堵塞问题。对于碱性耐火材料,尤其是氧化钙含量多的材料,往往难以提高钢水中氧含量,甚至还会出现脱硫脱磷现象。它可以起到净化钢液的效果,通过游离氧化钙可以对二氧化硅等非金属夹杂进行捕捉,构建低熔物上浮,避免水口出现堵塞问题。

2.改善镁钙系耐火材料抗水化性能的方法

2.1煅烧法

煅烧法主要借助高温煅烧来实现晶粒生长,进一步增加材料的致密度,以增强其抗水化性能。该方法又分成两种形式,依次是高温及二步煅烧,很多研究者都借助该方法来增强镁钙砂的密度,以增强镁钙系材料抗水化性能。

(1)高温煅烧。将天然白云石当成原料,通过140兆帕压力进行压制成型,在1350至1650度下开展煅烧,以此形成钙镁系耐火材料,接着基于恒温恒湿环境中,对材料的抗水化性能开展检测。根据结果得知,煅烧温度越高,材料的密度会越大,由3.05增加到3.25g·cm-3,在这一过程中,水花质量增加率由原来的4%减少到1%。将天然白云石与菱镁矿当成原来构建氧化钙材料试验,借助140兆帕压力开展压制成型,经过1700至2000度煅烧,形成钙镁系耐火材料,接着通过煮沸法,对材料抗水化性能进行检测。通过结果得知,煅烧温度越高,方镁石晶粒生长速度就越快,构建材料的分化率会达到2%以下,这会增强材料的抗水化性能。该方法的工艺比较简单,形成的镁钙系耐火材料有着较高的密度,氧化镁晶粒会对氧化钙晶粒进行包裹,极大地增强了抗水性能。然而因为工业上想要完全烧结氧化钙,其温度要超过1800度,由此借助该方法要消耗很高的能源,同时还对烧结设备有着一定的要求,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产成本。(2)二步煅烧。将天然白云石当成原料,基于750至1000度下开展轻烧,其时长应控制在1至3.5小时,在进行压制成型之后,再基于1550至1700度下开展煅烧,时长控制在3小时左右,把它粉碎为2至3毫米的镁钙砂颗粒,借助蒸压法开展抗水化性能检测。根据结果得知,基于850度下开展轻烧三小时,在其成型之后通过1650度开展二次煅烧所获得的材料,其抗水化性能非常好,在水化后其粉化率低于2%。该方法形成的镁钙砂,它的密度及抗水化性能都超过了高温煅烧形成的材料。然而该方法的不足之处是工艺比较复杂,所需时间比较长。

2.2覆盖法

该方法是基于材料表面构建覆盖层及疏水层,尽可能避免和水分接触,以避免镁钙系材料水化。它也包含两种形式。(1)覆盖无机物。把镁钙砂颗粒放在水蒸气环境下,并且控制在35至45度之间,等到表面出现大量的氢氧化钙之后,向其中输送4至5L·min-1的二氧化碳,在700度下进行处理,时间控制在1小时,确保其表面出现碳酸钙覆盖层。根据试验结果来看,没有进行处理过的材料,其水化粉化率达到了87%(w),对于处理过的材料,其水化粉化率减少到12%(w)。另外,还可以借助这类工艺对氧化钙表面构建碳酸钙覆盖层,以提升它的抗水化性能。该方法的成本比较少,且具有良好的抗水化效果。然而难以对无机层开展控制,导致覆盖层分布不平衡,部分低熔点物覆盖层还将导致材料高温性能下降。实际进行运输时,极易导致脱落问题,影响抗水化效果

[2]

(2)覆盖有机物。将高纯白云石及镁砂当作原料,借助200兆帕压力进行压制成型,接着在1600度下进行保温操作,持续三小时,将形成高钙镁钙系材料,然后对其进行浸蜡处理,借助自然防治法,对材料抗水性能进行检测。根据有关结果得知,该工艺在增强镁钙系材料的抗水性能上有较大的作用,基于自然环境下,能够确保产品保存超过半年的时间将菱镁矿及白云石当成原料,借助1800度开展煅烧,形成镁钙砂,接着借助油酸及硬脂酸等开展表面改性,以获得表面改性镁钙砂。根据试验结果得知,借助复合酸改性制备的材料,其抗水化效果非常好。因为改性剂中存在端羧基,能够和镁钙砂的钙离子形成反应,从而产生油酸钙及硬脂酸钙,可以对材料进行水汽隔绝。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第二种方法比较简单,有关设备方面的要求不高,还可以形成优异的抗水化效果。然而基于高温作用下,却极易分解出有害物质,不利于生态环境。

2.3其它措施

(1)密封包装法。基于材料之上喷涂抗水化物质,然后借助防水材料开展包裹,或是放于密封箱中,避免与空气中水汽接触,从而增加存放时间。其优势在于成本不高,不会影响材料的性能。然而却不能防止材料水化,仅能在储存及运输中使用。(2)外加电场法。借助第一性原理开展计算,对外加电场条件中氧化镁晶面对水分子的吸收情况开展研究。根据结果得知,外加电场能够极大地降低氧化钙的吸附作用,避免水化反应的出现。

结论:综上所述,现阶段常见的增强镁钙系材料抗水性能的方法有覆盖法及煅烧法等,借助这些方法可以实现显著的效果,然而也有着一定的问题,煅烧法对温度有一定要求,相关工艺比较复杂,成本很高;覆盖法会导致材料体积增加,导致材料性能下降,借助覆盖有机物的形式,在高温下会形成有毒物质,不利于操作人员的健康,还会导致环境污染问题。在将来研究中,应致力于水化机制的研究,对外部条件开展综合分析,如磁场等;利用纳米技术,提升材料抗水化性能;采用科学的制备工艺,融合多种方法,全面减少生产成本,增强材料的性能。

参考文献:

[1]于秋月.MgO-CaO耐火材料抗水化性能研究进展[J].有色矿冶,2022,(02):39-42.

[2]彭俐俐.镁钙系耐火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关系[J].轻工科技,2021,(1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