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

王朝蔚

石家庄市广安大街小学,河北省  石家庄市 050011

【摘要】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信息意识就属于这“全面”中的一面,尤其现代社会已经是信息爆炸在时代,获取信息的能力也变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需要从小培养信息意识,本文分析了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

【关键词】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教学      信息意识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十八个基本要点。其中信息意识就属于十八个基本要点之一,包含在学会学习这一素养之中。

新时代下的教育要求我们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全面发展”已不仅仅只包括以前我们所说的“德、智、体、美、劳”,它增加了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信息意识”。我们现在的社会就是一个信息社会,信息是知识的基础,是创造的源泉,这就要求每个人都必须具有信息意识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最大化的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所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尤为显得重要,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信息意识是我们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的重点。

一、什么是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指人对信息敏锐的感受力、判断能力和洞察力,即人的信息敏感程度,是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的各种现象、行为、理论观点等从信息的角度理解,感受和评价。通俗地讲,就是面对不懂的东西,能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答案,并知道到哪里,用什么方法去寻求答案,能自觉、有效地获取、评估、鉴别、使用信息;具有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发展示趋势;具有网络伦理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等。

二、如何培养信息意识

对于小学的课堂来说,跟信息意识最相关的,让人最容易想到的恐怕就是信

息技术课了,所以国家加大了对于信息技术的教育,信息技术成了必修课,也有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按理说学生们的信息意识应该有很大的提高,但现实的情况却不尽人意,原因之一,虽然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必修课,但却是以副科的身份存在,并没有被重视;原因之二,很多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的认识就是玩电脑,并不把它当作一门学科来学;原因之三,很多家长怕对孩子的眼睛有影响或者怕孩子玩游戏而拒绝孩子在课余时间用电脑。虽然存在着如此的原因影响着对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但是对于一个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就应该为解决这一问题而努力,下面就谈谈我如何在教学课堂中来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的。

  1. 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到信息技术课程的魅力

要提升信息意识,就要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学习热情,让学生正确认识这一学科的价值,而不是简单的玩电脑,做为自己学习累了放松的一种娱乐活动。要让学生对某一学科感兴趣,最重要的就是第一节课,尤其是三年级的第一节,因为从三年级开始才能上信息技术课,这是学生们开始接触电脑的第一节课。我每次上这节课之前,都会先把学生在一二年级上美术课时画的一些作品通过绘图软件画出来,作成电子画册,上课时给学生们展示出来,让学生们看到自己在纸上画的画也能在电脑上画出来是多么神奇的一件事呀,极大的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再展示上一届学生们制作的比较优秀的电子画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到了四年级上半学期主要以练习打字为主,学生们难免会感到枯燥,不太愿意练习,我就会利用和学生们聊天的方式,让他们给我发信息,同样一段话看谁发的最快。同样是比赛的方式这样要比单纯的让他们直接打出来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或者用游戏通关的方式,比一比谁先通关成功,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 创设情境,以任务驱动为导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来设计课程

创设学生熟悉的、贴近实际生活的教学情境,充分挖掘信息技术在实际生

活中的应用,将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成一个一个在现实生活的问题,以任务的方式让学生来完成。要是学生每次课都在经历利用所学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度过,长期下来,学生的信息意识就会逐渐增强、提升。我们的信息技术课本基本上每一课都是按照“提出任务——任务分析——解决任务——大显身手”这样的过程设计的,我所要做的就是把这些任务设计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来解决。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会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而这种成就感会增加学生获取知识的欲望。

比如在给五年级讲“Word的基础知识”这一章的时候,课本上是让制作了一个儿歌集,我当时就想这些儿歌对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的意义不大,要怎么才能把它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呢,我就想到了,我们学校教学处给每个学生留了一个作业就是写“采蜜集”,把一些课本上,课外书上的的好词好句子写下来,再配上插图,为写作积累素材。我完全可以让学生用“采蜜集”来代替“儿歌集”,这样学生的作品不会千篇一律,也教会了学生如何把一些纸上的信息变成电子信息保存,增强了学生的信息意识。

再比如在给六年级学生讲“PowerPoint 演示文稿”的时候,以前都是让学生自己从网上下载一些相关的图片进行制作,这样学生的兴趣不高,意义也不大,怎样才能让学生更感兴趣些。我想到让学生自己拍照片,用自己拍的照片去做PPT,展示给同学们看。我提前给学生们留作业,让学生们利用休息的时间去拍一组自己感兴趣的照片,或者录制视频,内容自已定。然后用自己拍的照片或视频做成PPT,并附上相应的文字做解释,展示的时候还可以给同学讲讲自己在拍摄的时候发生的一些故事。这样让学生们自己收集素材,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而且都是自己亲身经历的,让学生更加有创作的欲望。在此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到我们可以用照片、视频的形式让一些信息永久的保存下来;还有如何把自己拍的照片视频上传的电脑上,也就是信息上传的方法,等这些相关的信息知识,让学生了解到信息无时无在。

  1.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增强家长的信息意识

俗话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家长对学生的影

响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须得先让家长懂得在现在的信息社会信息意识的重要性。只有家长明白了,才能言传身教的影响学生。所以要多和家长沟通,让家长明白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多给家长发一些学生的课上作品,让家长明白信息技术课上都学哪些知识。告诉家长如果你在电脑上工作时遇到问题可以问问你的孩子,也许你的孩子能帮你解决,这对孩子来说是极具有成就感的。

     在现实生活中,家长们也能时时刻刻体会到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的便利,比如网上购物,可以让我们足不出户买到你所需要的任何东西;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可以让我们出门不必带现金,只要一个手机全部搞定 ;共享单车也大大方便了我们近距离出行。我们的家长在享受这些便利的同时,我们的孩子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着这些信息技术带来的影响,如果我们的家长同时也能实时的引导让孩子对信息技术有个正确的认识,相信每个孩子都能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总之,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具有信息意识,掌握信息技术是每一个人都必须具备的。做为一名信息技术的教师,我更应该从自身做起,不断的学习,增强自身的信息意识,认真的设计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让学生学有所成。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   2018年

【2】 教育部    《中国学生发展示核心素养》   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