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面料的发展趋势与新材料技术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纺织面料的发展趋势与新材料技术的应用

吴红

赤峰东黎羊绒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赤峰 024000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随着国内纺织工业市场与国际纺织业市场之间的相互影响,国内的纺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以及新的机遇,尤其是棉纺织工业作为我国的传统纺织工业,在进军国际市场平台的过程中面临着因产品种类缺陷、产品多样性以及功能性不足而逐渐受到新型纺织品冲击的形势。文章主要分析了我国纺织面料的发展趋势,并就我国纺织新材料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纺织工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参考。未来我国纺织工业的面料将逐渐朝着更加美观且多性能的方向发展,同时也会引进更多新型纺织技术,进一步提升纺织工业的工作效率,推动我国纺织工业进军国际市场。

关键词:纺织面料;发展形势;新材料技术

引言

纺织面料是一种人们生产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一种材料,是自人类文明进入农耕时代后人们掌握纺织技术后用来进行各种生活用品、服装服饰制作的原材料,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使用纺织面料的制品如绳子、衣服布料等等,涵盖了“绫罗绸缎”等所有纺织制品的原材料。所以,在人们的常识性认知当中,纺织面料是属于防寒保暖、遮羞蔽体的作用,并未详细了解纺织面料的其他用途。事实上,纺织面料的种类繁多,大致可以按照来源分为天然、人造合成等等。如今,随着科技文明的进步和人们对于时尚潮流的追捧,对纺织面料的需求也急剧增长,纺织面料的研究进程也不断加快,甚至学术界有言:纺织面料的发展可以直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经济文化水平,其与国家生产力水平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所以,为确保新时期我国纺织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并在国际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扩大中国纺织的影响力,就需要加强对纺织面料和新材料技术应用的研究,实现纺织面料与新材料技术的有机融合,从而创造出更多更加优质的纺织产品。

1关于纺织面料

纺织面料主要是指纺织行业进行产品加工的布料或纺织物,其主要是由一些细小的柔长物,包括纱线、纤维和长丝线,利用一定结构关系编织而成,如交叉、绕结、连接等等。基于这几种结构而编织的纺织面料在进行规格、性质、功能划分方面都是以这几种结构为前提。根据当前纺织面料组织结构可以将其划分为:针织物:主要是由同根纱线的线圈串套形成纬编织物,由平行排列的经纱所形成的线圈串套形成经编织物,线圈是针织物的基本结构单元。针织物的主要特点是富于弹性,布面手感柔软,舒服适体,透气,易散脱。主要有汗布、天鹅绒、鸟眼布、网眼布等。机织物:又被称之为梭织物,主要分为平纹布、斜纹布和缎纹布。机织物结构稳定,不具备弹性,但不包括加入弹性纤维的面料,其布面平整,坚实耐穿,主要有雪纺、牛津布、牛仔布、斜纹布、法兰绒、花缎等。无纺布,又可以称为非织造布、针刺棉、针刺无纺布等等,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阻燃、无毒无味、价格较低、可循环使用等优势,能够应用到隔热,口罩,服装,医用,填充材料当中。

2化学纤维材料的应用

对于化学纤维材料的应用,可以将化学纤维材料分为化纤长丝材料和化纤短丝材料。化纤长丝材料中以氨纶材料最为常见。氨纶材料包含氨纶纤维和莱卡纤维两种类型。莱卡纤维是美国杜邦公司为新材料的应用所制定的特殊名称,传统的氨纶与莱卡纤维内部的分子结构基本相同,但是二者的生产工艺存在较大差异。在过去的发展历程中,传统的氨纶生产材料为乙氰酸酯,但这种化学材料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会分解出氰酸物质,这种物质具有较大的毒害性,即使在衣物回收中也无法自然降解,甚至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美国杜邦公司建立的许多氨纶材料生产厂家因受到环境污染的影响,开始迁往印度和非洲一些较为落后的国家。但是莱卡纤维的生产工艺大不相同,原材料不会分解出毒害物,更加符合环保要求。

化学短纤维中以大豆蛋白纤维的研制最为成功。大豆蛋白纤维是由大豆榨油后产生的豆粕提炼而成,这些纤维物质其实就是豆粕中的蛋白质,最终通过纺织工艺技术形成纤维。大豆蛋白纤维是唯一一个由我国自主研发并自主生产的化学纤维原材料,也是我国打入国际市场的名牌。大豆蛋白纤维的整体外观以及触摸手感与山羊绒和丝绸非常相似,但是这种纤维材料的抗皱性能较差,目前,我国在纤维材料的研发和制作过程中也在努力弥补这一缺陷。江苏常熟和浙江绍兴地区已经建立了10万t大豆蛋白纤维生产线,而对这种产品的进一步研究以及抗皱性能的改善也正在摸索阶段。2001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举办了大豆蛋白纤维的系列精品发布会,使大豆蛋白纤维的环保性能引起了国内外业界商家的关注,尤其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大豆蛋白纤维也逐渐步入国际市场,并引起了较大的反响。目前,大豆蛋白纤维已经成为美国市场和日本市场最受欢迎的纤维纺织面料,并为中国纺织工业带来了极为可观的经济收益。

3天然纤维材料的应用

天然纤维材料来讲,随着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对最新材料的应用研究越来越紧迫,由此也产生了大量的新材料,例如超长绒棉,其长度能够大幅度拉伸,最长甚至可达38mm,而中长绒棉则作为杂交品种的一类。主要是结合了海岛棉和内陆棉,染色体对数相差一倍,在我国已实现大面积种植,最大拉伸长度可达到 33mm。天然彩色棉在我国数量相对较为稀少,而且出现了很多假冒的伪劣产品,其性质与天然彩色棉有着很大的区别。但是从对比角度来说,天然棉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其牢度较差,加工漂洗耐性不高。所以,在一些生态纺织品当中,对于天然纤维材料的使用仍有待研究。

再以山羊绒材料为例,其长度约平均为 36mm,长度和特点直接决定了山羊绒能够在棉纺设备作用下实现有效的加工,而且其有着较好的耐久性。目前,天然棉和山羊绒混合纺织面料在国外和国内市场都有着一定的需求市场。而化学纤维材料是属于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过程当中,种类较为多样,材质也各有不同。以化学纤维材料当中较为典型的氨纶为例,氨纶主要包括两种材质,其一为氨纶纤维,其二为莱卡纤维,两者纤维分子方面并没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性,然而纺织工艺方面却有着很大的差异,氨纶纤维是属于传统性面料,生产原料主要是以异氰酸酯为主,其原料容易降解成为氰酸,虽然降解部分只是极少数比例,但这一类物质带有一定的毒性,而且无法消解。

结语

结合上述文章内容所述,当前时代背景下,我国无论生产技术还是经济水平都得到快速提升,而于纺织行业来讲,在国内市场需求不断增大和进军国际市场的紧迫要求下,如何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与企业自身生产运营规模的不断扩大是其必须重点研究的课题。这就需要其在确保纺织产品质量前提下,在原有纺织面料相关生产技术与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积极探寻新材料与新技术,对现有技术进行升级和创新,依据市场实际需求进行纺织面料的发展趋势的研究,并加快新材料技术的研发速度,从产品功能、质量、面料材质、舒适度方面进行整体上的进步与提升,最大限度上满足消费者和国际市场所提出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确保自身规模与效益扩大的同时,也推动纺织行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殿根.新材料技术在纺织面料的应用发展初探[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1(1):25-26.

[2]马婷婷.探讨新材料技术在纺织面料的应用与发展[J].黑龙江纺织,2021(1):15-17.

[3]高捡平.纺织面料的发展趋势与新材料技术的应用[J].化纤与纺织技术,2021(5):2-4.

[4]许春华.浅谈新形势下新材料技术在纺织面料中的发展[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1,11(10):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