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债务融资对会计盈余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试述债务融资对会计盈余质量的影响

刘彤

哈尔滨新区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作为当前企业发展中采用的战略方式之一,债务融资在企业融资结构中占有极高比重,其不仅可将债权人对企业求偿权反映出来,且可体现出公司治理活动中债权人的参与程度。但如何保证债务融资作用的发挥,又需充分考虑其是否对企业会计盈余质量带来影响,其是当下集团企业债务融资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本文对债务融资对会计盈余质量的影响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会计盈余质量;债务融资;影响;策略

前言:关于会计盈余,可将其纳入会计信息范畴中,一般用于投资者、债权人决策活动中,其是对企业经营活动、公司治理好坏的具体反映。从当前大多学者研究理论中可发现,关于会计盈余质量在概念上并未具体界定,通常将其与盈余管理、盈余操纵等相关联,其中盈余管理主要指以会计准则为依据,由管理层改变会计盈余的行为;盈余操纵,则指在操作盈余方面,管理层并未按照会计规定范围,实质为非法改变会计盈余的行为;对于盈余质量,是对会计盈余信息状态的一种反应。从债务融资角度看,现代企业对其理解中打破传统财务理论观念,认为其是降低代理成本、可提高公司治理水平的重要内部机制。

一、债务融资对会计盈余质量影响表现

(一)银行融资影响

    作为集团企业债务融资的主要来源,银行融资在影响会计盈余质量方面极为明显,由于其在集团企业中半夜大债权人角色,所以所能否保证公司治理效应与之存在较大关联。从当前银行融资情况看,更注重采用信贷跟踪管理模式,但业务开展中,更倾向于对政府背景企业贷款,这在商业银行中表现极为明显。由于这种融资很大程度基于政治目的角度出发,对盈利关注较少,使债务契约停留在软约束方面,公司治理活动中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假若债务企业为履行债务契约,会采取盈余管理手段,其直接导致会计盈余质量降低,一般债权人银行在融资比例越高,企业的会计盈余质量便可能越低。

(二)客户融资影响

    债券融资中,客户融资作为债权人通常治理效应较多。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在于,客户融资活动中,大多为卖房市场具有较高的地位,客户预付款情况下,无需考虑现金偿还问题,所以在参与公司治理方面,客户融资并无较高的积极性。例如,对于正向盈余企业,在交易对象选择方面自主权更大,其中的交易对象通常以正向盈余管理少的企业为主,这样便导致客户融资作为债权人时,不会发挥明显的债权人治理效应。但需注意的是,部分行业如制造业,尽管其同样为卖方主导市场,但有较大的客户选择空间,且注重融资双方的长期合作,在互利共赢下,客户更乐于参与到治理活动中,其可说明,债务融资中,会计盈余质量在客户融资比例提高下会随之提升。

二、债务融资对会计盈余质量影响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良好银企关系的构建

    针对银行债权人对企业会计盈余质量的影响问题,首先应考虑构建良好银企关系。以商业银行为例,在借贷行为方面对许多企业设置较高门槛,而对于已合作企业,参与公司治理积极性不高。这种情况下便使债权人治理效应被降低许多,所以银行应注意改变传统政企不分离的观念,对于预期可还本付息项目或企业,应提供贷款业务,且注意持续进行信贷跟踪,以此使会计盈余质量得到提高。

(二)集团内部机制完善

集团内部机制是否完善,是影响会计盈余质量的关键所在。实际完善中,可采取的策略集中表现为:第一,债权人信息披露力度的加强。尽管债务融资需借助债务契约实现,但从实际情况看,如债券持有人或银行债权人,仍对债务人是否在偿付本金与利息中能够完全按照债务契约执行而担忧,或考虑债务人信用期内,财务状况能否满足持续经营需要,而在客户方面,也会对产品质量是否有保障或能否按期交货考虑。而这些情况的产生主要归结于借贷双方信任问题,债务人对此可在信息披露力度上强化,使债务契约信任基础得以夯实,如将产品生产情况、交付计划如实告知客户,或将资金状况以及还款计划如实告知银行。

第二,债权人代表的引入。从当前集团企业债权人参与治理与监督情况看,仍有一定的弊病,如监督重点集中于外部环境,忽视企业内部情况,且这种监督在企业中并未以制度形式呈现,主要为债权人自发行为,所以监督权难以保证。对此问题可考虑将债权人代表引入监事会中,做好外部监督的同时,能够对企业内部进行监督。需注意的是,所引入的占全人代表,应以公司债权比重较高的债权人为主,且在专业能力上较强,这样通过参与企业治理活动,有助于会计盈余质量的提高。

(三)监管部门作用落实

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企业在融资结构上一般以银行融资为主,其所占比重极高,这就要求做好融资渠道工作。加之当前股票市场保持低迷走向,银行在信贷规模上倾向于收紧政策,所以直接融资渠道中,债券发行的方式最为适宜。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债券市场发展上并不成熟,存在企业发债困难问题。对此情况,便要求监管部门参与其中,可在债券发行审批制度上进一步完善,将准入限制放宽,特别对于机构投资者,本身有专业特长,在公司治理参与方面更会表现出积极性。同时,在债务监督方面,通常小债权人更注重“搭便车”,其可能造成债务人在缺少监督情况下未履行债务契约,更可说明机构投资者的重要性。监管部门应从该角度出发,在机构投资者最低认购额度上进行界定,在投资机构这积极参与下,有助于会计盈余质量的提高。

结论:债务融资作为当前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方式,其对会计盈余质量影响也极为明显。本文在研究中主要从银行、客户以及企业债券融资等角度剖析,可发现会计质量在银行融资比例提高下可能有下降趋势,会计质量在客户融资比例提高下会随之提高,且在债券融资比例提高下会计盈余质量也较高,实际解决这些影响问题中,可从良好银企关系构建、集团内部机制完善以及监管部门作用落实等方面着手,这样才能实现企业治理水平、会计盈余质量共同提高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静;刘娟.融资约束与企业会计盈余持续性研究[J].会计之友,2021(14)

[2]熊翮菲.资产减值损失、会计盈余可比性与分析师盈余预测[J].财会通讯,2020(05)

[3]黄丹.内部控制审计对会计盈余质量的影响探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03)

[4]高彦芳.论述会计盈余质量的影响因素[J].时代金融,2015(06)

作者简介:刘彤,性别:女,籍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民族:汉族,学历:本科,职称: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