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立交节点平面选型实例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城市立交节点平面选型实例的思考

吴泽广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510000)

摘要:城市交叉节点作为城市道路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若节点处理不当造成全段道路交通产生明显的瓶颈效应影响道路整体交通通行能力。构建立交体系作为提高节点通行能力主要措施手段其中立交功能分离主线转向车流,对于缓解交通拥堵起到立竿见影的意义因此前期规划以及工程设计过程中是必须受到重视。

关键词:快速化改造 立交节点  立交选型  注意事项

Reflections on Examples of Plane Selection of Urban Interchange Nodes

Wu Zeguang

Guangzhou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510000

Abstract: As a crucial part of the urban road system, improper handling of urban intersection nodes can cause significant bottleneck effects on the entire road traffic, affecting the overall traffic capacity of the road. Building an interchange system is the main measure to improve node capacity, with the function of separating the main line and turning traffic flow, which can have immediate significance in alleviating traffic congestion. Therefore, attention must be paid to the early planning and engineering design process.

1.前言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初广东省城镇人口城镇突破72%。伴随城市化的进程不断推进城市车辆保有量正在快速提高城市干道系统问题逐渐显现多以信号灯控主的交叉口高峰时段,不仅无法保证主线通行效率,转向交通流延误率也相当高,导致城市拥堵加剧。为缓解现有的交通困境,部分道路进行快速化改造,多采取对重要节点构建立交体系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本文结合工程规划及实施实例,对节点的立交选择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将来城市立交选型提供一个参考。

2.立交类型选择

2.1城市道路立交形式的选择

主要根据相交道路的等级、直行及左转的车流行驶特性、其他干扰因素进行分析选择。主要分为1)枢纽立交:立A1类、立A2类此类立交全互通立交,主要设置在城市中心区以外区域。(2一般立交:立B此类立交为全互通立交或者根据用地条件合理布置半互通立交主要设置城市中心区域。(3分离式立交:立C此类立交主要为主线分离式立交,保证主线连续快速通行,转向通过绕行解决。

2.2城市道路立交形式的选择

应根据相交道路的道路等级、路网中的地位作用结合城市规模、交通量预测数据进行选定

表1立交交叉选型

立体交叉类型

推荐形式

用形式

快速路—高速公路

立A1类

快速路—快速路

立A1类

快速路—主干路

立B类

立A2、立C类

快速路—次干路

立C类

立B类

快速路—支路

立C类

主干路—高速公路

立B类

立A2、立C类

主干路—主干路

立B类

主干路—次干路

立B类

2.3立交设计参数选择

1)立交间距选取

相邻互通式立体交叉的最小间距应满足上游立交加速车道渐变段终点至下游立交减速车道渐变段起点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00m,且应满足设置交通标志的距离要求;市区范围立交最小间距不宜小于1. 5km。立交直接的间距不宜过小,间距过小,存在车流交织段不足,交织车流影响主线车流通行。

(2)设计速度选取:

城市道路立交采用相应道路等级的设计速度匝道设计速度为主线设计速度的50%~70%,定向类匝道取上限,一般匝道选下限。菱形立交平面交叉部分平面交叉口设计速度一致。以60km/h为例,定向类匝道一般40km/h,一般匝道30km/h。

3.匝道形式选择

根据《公路立交细则》:车辆前行主要左转、直行以及右转而直行车流为主线车流时候,左转以及右转需要通过匝道形式与被交道路衔接。下图为一个方向的左转及右转的常用方式,左转采用直连形式分为外转弯跟内转两种形式,内转弯线更优,设计速度更高,在 DDHV交通量大于1500pcu/h选用该形式;外转弯竖向空间上对于整体立交线形的布置更有利,在 DDHV交通量在1000到1500

pcu/h选用该形式环形匝道则在用地造价节约方面更有优势,但设计速度范围取值较低通行能力有限仅在转向DDHV交通量小于1000pcu/h时采用

图1  左转外转弯半直连示意图      图2  左转半内转弯直连示意图

3左转环形示意图

上图看出,其实整体立交就是以上的四个方向因地制宜,需要结合现状地形条件进行组合,而较为复杂的是左转匝道的确定,半直连形式因左转涉及跨越两次主线,占地大且需要最少两层层高甚至层高需要深入考虑纵坡坡长的因素。左转环形占地小,需要考虑两层层高的纵坡关系

4、工程实例

城市主干道快速化或者高等级公路在市政过程中,与之相交的等级道路就考虑设置立体交叉,尤其是主干路-主干路、主干路-规划快速路快速路-快速之间需要考虑设置立体交叉。节点立交的总体规划及设计过程大致如下过程(1)优先判断主要的车流方向,确定立交形式大致判断可选用的匝道选型。2)根据交通量预测的交通流量,判断匝道选择的车道数。(3)确定周边地形的受限因素,地形地物、建筑水源等。4)判断匝道选择的转弯半径指标:直连、半直连、环形分别取值范围。5)判断出口段及入口段的距离判断接入形式。

花都区区域环路主干路节点规划设计方案

项目背景(1)根据上层次规划,此路口属于五路交叉口,交路道路等级均为主干路,其中平步大道与车城大道构建城市快速环路,道路宽度50到60m,主线设计速度均为60km/h。(2)该节点远期预测交通量各道路交通量均衡,单向交通量在3565pcu/h到4368pcu/h之间,左转交通量最大为1669pcu/h。(3)该位置位于城郊位置,相对有足够的位置布置互通立交

D:\360安全浏览器下载\aidaroe-2017-11-3-16-7-18-流量图.png

2匝道类型选型

规划设计方案介绍根据交通量预测,本互通的主要交通流向为直行交通(平步大道-炭步大道、车城大道-赤坭大道、风神大道-炭步大道、风神大道-赤坭大道)以及环线交通(平步大道-车城大道)。根据路网结构,平步大道-炭步大道直连,组成纵向干线,车城大道与赤坭大道组成横向干线。风神大道采用直连匝道接入赤坭大道、炭步大道,平步大道与车城大道采用主线标准衔接。整个主交通均采用高标准平纵横指标,保证通行能力。次要交通赤坭大道-炭步大道、炭步大道-车城大道、平步大道-赤坭大道利用干线道路间的空地,采用环形匝道的形式连接。

2匝道类型选型

优点实现各个方向的交通车流分离,根据各个转向的交通量,确定主线以及匝道的形式,在最大程度提高交通节点的通行能力

缺点城市而言占地面积大,工程造价高,对于周边行人出现造成一定的切割影响

4 结语

关于立交选型主要的难点在于结合上层次规划意图、远期预测的高峰小时量以及周边的限制条件主线以及匝道的形式的确定。从规划以及工程实施角度由于立交节点一般关乎到城市的整体形象,因此立交的规划设计不仅需要考虑用地的节约性,还需要考虑线型的美观,做到既能符合上层次规划的意图能满足后续落地实施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 152-2010,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公路立体交叉设计细则,JTG/T D21-2014,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3)杨少伟,道路勘测设计,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6

(4)《公路与城市道路设计手册(第二版)》,人民交通出版社2016.3

作者简介:吴泽广(1988~),男,籍贯广东省汕头市,本科,市政路桥工程师,主要从事市政路桥勘察设计以及交通规划等工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