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对农场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思想政治工作对农场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么志全

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第十农场   河北 唐山  063209

摘要:思政工作与农场经济发展存在密切关系,在农场内部管理及创新阶段均会对思政工作开展有较高重视,遵循以人为主体的开展原则,能为农场管理工作标准化开展有巨大影响,使各部门都能主动参与到农场经济建设环节中,通过新理念的全面渗透,还会强调新模式、新手段的高效应用,能帮助农场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进一步稳定农场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地位。

关键词:思政工作农场经济发展影响

引言: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化,也扩大了各项技术手段的应用范畴,会在农场内部管理阶段强调渗透新思想、新理念,为农场创新发展及转型均带来巨大影响。同时,管理层还会在此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通过对现阶段农场经济发展实况的细致分析,会对政工人员针对性地教育培训,定期开展思政教育活动,使政工自身发展与农场经济发展产生较强的关联性,持续推动农场经济发展。

一、思政工作与农场经济发展的关系

基于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各领域关于思政工作的开展有较高重视,特别考虑我国农场经济发展实况,行业的特殊性也能突出思政工作开展的巨大影响。同时,在农场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各部门职工都能突出较强的职责作用,主动参与实践工作的同时还能对思政工作要点细致分析,强调整个过程的监管,能提前发现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与措施,始终都会追求经济效益,还能大力渗透新的思想及理念,从农村内部管理阶段就会突出思政工作开展的重要性,能为农场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各项条件的持续完善也会有较强的基础保障[1]

此外,农场关于思政工作的开展也给予了多方面的支持,是从内部人才培训方面入手,引导职工学习新方法、新方法,会深层次地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为农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起到较强的推动作用[2]。同时,在思政工作开展过程中还能明确农场革新发展的目标与任务,在管理机制、法律政策等高效落实的条件下还能帮助农场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在思政工作与农场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的条件下实现预期发展目标。再加上政工队伍作用的充分发挥,能在农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强调思政工作开展的必要性,会在内部解决矛盾问题,还会强调各类资源的科学配置与高效应用,在各队伍职责作用发挥下也便于农场创新发展,打破传统化的工作模式,不受思想禁锢,始终都能随着时代发展主动创新。

二、思政工作对农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有目的性地开展思政工作,发挥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

在农场发展阶段开展思政工作,主要目的是对管理理念的持续优化,能考虑不同时期农场发展实况,并在工作模式方面大力创新,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便捷条件,也会引起各部门及职工的高度重视,端正良好的工作态度,把新思想渗透到具体的工作环节中,能帮助职工解决实际问题,还能维护政工与职工的良好关系,工作目标的明确,为农场创新发展提供充足动力[3]。同时,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发挥,还能尊重工作对象,在适合的工作岗位中发挥较强的职责作用与价值,本着人人平等的待遇提高工作质量及效率,还会使农场内部管理力度持续加强。

比如:某农场关于思政工作的开展,会结合日常工作内容及要点对思政内容针对性地设计,引导职工学习新知识,并丰富知识结构,在思想修养方面也会持续强化,善于用理论武装头脑,始终都能有较强的职责意识与能力,会通过具体的工作业绩突出重要价值,才能帮助农场各项业务持续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在实践阶段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还会利于农场良好形象的树立及维护,在思政工作的感召下提高各项工作质量与效率。

(二)渗透思政理念,强化职工责任心

思政工作的开展能持续增强农场综合能力,会重点考虑新时期背景下农场自身发展实况,经各部门工作内容与职责的细化,大力渗透思政理念,会直接影响着职工的综合能力与素养,始终都会保持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坚持跟踪问效,在各项工作完成后都会重点思考思想变化情况,职工自身的思想觉悟持续提高,在具体行为表现方面还能从工作、生活、学习等多个方面观察职工的具体态度,通过细节捕捉与处理,能详细了解每位职工的思想与态度,也可及时发现思想工作的问题,通过对思政工作模式及方法的科学化调整,在实践阶段解决问题,还能为职工营创良好的工作环境,主动学习新理念、新方法、新知识,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的同时还能为农场创新发展起到较强的促进作用,重点突出思政工作开展的必要性。

比如:某农场管理层在思政工作开展阶段就会把每位职工看成重要的“合作伙伴”,通过多种方法使政工与职工相互交流,维护良好关系的同时,还能在员工沟通的过程中对农场管理模式高效创新,各项条件都能满足农场经济发展需求,还能拓展更多业务及发展途径,随着农场发展趋势的动态化跟踪,也能强化人员责任意识,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扩大思政工作的影响范畴,在新思想、新理念全面渗透的过程中还能促进农场经济发展。

(三)增强职工能动性,对农场发展有较强的认同感

在思政工作开展阶段,会重点分析不同阶段农场发展的实际情况,根据自身所具备的各种优势,能在日常工作环节中强化职工责任意识,会重视劳动效率与各项工作质量的提升,随着职工责任意识与能力性的不断增强,才能主动参与到实践工作中,动态化地分析农场整体发展趋势,无论是农场管理机制的制定还是文化建设均有较强的认同感,并在职工队伍中发挥较强的引导作用,使职工受思政理念的影响,全身心地参与到具体的工作环节中,深层次地探析农场特殊性及本质,在农场革新转型阶段还能突出较强的职工价值[4]。同时,政工队伍与职工人员的相互交流,会以促进农场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由政工队伍对思政理念的全面渗透,持续强化职工的责任意识,也能对农场发展有较强的认同感,便于农场开展人员管理工作,降低此方面的投资成本,使人才队伍得到高效优化及调整,管理成效与预期目标相符。

此外,农场经济发展也会为职工思政工作开展提供充足条件,在两者关系相互维护的过程中会树立农场发展信心,制定长远化的发展目标及方向,会强化每位职工的主人翁意识,不再单方面地考虑自身利益,而是把农场权益放在首位,使每位职工的责任感持续增强,也帮助农场顺利开展内部管理及新业务,在社会层面上有较大的影响力,也吸引了更多人才的主动参与,为农场各项工作标准化开展组建专业化的工作队伍,在实践阶段促进农场经济发展。

结语:

在农场经济发展阶段还需重点考虑思政工作开展的重要性,经两者关系的细致探究,能对各项条件充分利用,并随着实践工作开展有目的性地开展思政工作,发挥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经思政理念的全面渗透,还能强化职工的责任心,主动参与实践工作,在各环节中均能保证管理成效更突出,并增强农场管理能力,在经济发展前就会保证基础工作的充分性,持续增强职工能动性,对农场发展有较强的认同感,帮助农场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红菊.影响家庭农场经济发展的因素及对策研究——以济宁兖州区穗丰家庭农场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22,6(25):35-37.

[2]黄大勇,熊豪,朱洋洋.我国家庭农场的生成机制、发展现状与现实约束[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22,36(03):25-30.

[3]姚丽娟,马跃进.家庭农场贷款难的成因与对策——基于法经济学视角的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2(02):130-139.

[4]李传祀.国有农场体制机制改革现状及对策建——以福建省明溪县雪峰农场为例[J].中国农机监理,2021,3(11):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