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预算法下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相关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新预算法下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相关探讨

孙月明

秦皇岛市抚宁区审计局   河北省秦皇岛  066300

摘要:随着我国新预算法的出台,对国家财政审计系统和社会各项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是国家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是在新预算法实施的背景下,如何在内部控制管理下完善其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成为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而完善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对于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工作质量优化与提高大有裨益预算管理工作作为财务管理中的核心部分,不仅涉及到单位资金的利用率,同时还会影响到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体系的构建。因此,行政事业单位需要积极应对当代新政策的不断变化,同时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对策,解决既有问题,进一步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高质、高效开展。另外,具体明确内部控制预算管理体系间存在的密切联系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体系的改进与完善,为提升财政预算审计工作质效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新预算法;财政预算;预算执行审计;相关探讨

前言:伴随着我国新预算法的执行,国家审计规章制度和社会各类财务管理工作都有了新的要求。财政预算审计是国家审计的主要内容,特别是在新预算法执行的情形下,怎样在内部控制和管理下健全其预算管理体系,保证财政预算审计的执行以及提升现阶段单位的工作质量有重要意义。

1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定义及特点

1.1定义

所谓预算执行审计,即各层级审计机关,依照本级人大审查以及批准的年度财政预算,针对本级财政和各个预算执行部门、单位施行预算工作过程施行严格的审计监督,具体内容包含财政资金筹集、分配、具体应用情况,组织政府预算收支任务完成状况,其他财政收支真实性、效益性、合法性。审计的宗旨主要是探索挖掘政府机构预算执行期间出现的问题,最终出具审计报告,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1.2特点

1.2.1动态性

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我国税收制度的变化,尽管政府机构的财政预算是一定的,但每一个阶段都会出现变化。因而,政府机构的财政预算展现“动态性”,预算执行和预算平衡情况会不断变化,导致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内容也会随之变化。

1.2.2灵活性

政府机构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过程中,其审计时间与审计范围可以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其审计方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1.2.3广泛性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内容具有复杂性特征,具体而言,就是预算审计不仅包含着中央及地方预算审计,同时还包含企事业行政单位的预算审计。既审计本级预算安排的资金,审计上级部门转移支付资金,扩增部门预算审计实施范围,实现对全部政府性资金的全方位监督。

1.2.4时效性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根本目标是监管财政资金的应用,找到存在的问题,从而推动地区经济发展。这就要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要从微观角度进行考虑,在对资金使用等整个过程开展监管的基础上,及时处理资金使用中的违法乱纪行为,并明确提出有关整改措施,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因而,要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务必及时发现审计问题,实现审计效益最大化

2新预算法对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影响

2.1关注预算体系

根据新预算法规定,需要践行“全口径预算管理”,逐步完善预算管理规章制度,更改过去“公共性成本预算”管理的粗放型管理方式,各部门要细化预算管理。在此基础上,审计人员应重点关注政府机构和机关事业单位是否单位开支列入成本预算管理体系,是否开展全口径预算管理,预算管理数据是否一致客观。

2.2关注预算绩效

新预算法明确指出了“跨年度预算均衡规章制度”,这可以进一步加强单位在运营发展中预算支出规范性,避免发生超收或财政赤字,推动财政支出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将收入支出管理的单一化变化为高效率管理。单位必须依照对应的经费预算,不可私自改变资金的用途。因而,审计人员应对预算资金的使用状况进行审前调查,在日常工作中开展全方位、细致审查,避免资金利用的随意性,保障资金的安全性。同时,参与审计的人员还要注重民生资金审计,切实保障民生资金的安全使用,为人民的发展做出贡献。

3新预算法下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对策探讨

3.1审计前期工作完善,关注预算编制方案的合理性

第一,审计工作人员在开展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时,应进行审计准备工作,以保障审计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审计工作人员应结合被审计单位预算管理规范标准要求,开展相应的审计工作,并确认其预算管理是不是能反映单位实际情况

第二,审计工作人员需要保证审计预算管理的一致性。在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全过程中,审计工作人员应注意单位预算管理与公共性资产是不是有全覆盖关联,同时查验预算外资产和地区债务是不是列入预算管理,核查其是否依照新预算法的标准和要求,编制政府部门经费预算和国有制资产运营经费预算

第三,审计工作人员要注重预算管理程序合理性。政府部门的费用预算方案应该及时进行审批,并根据有关标准分类编制。财政审计工作人员应紧密关注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不断扩大预算执行审计

范围,不但要对财政预算中的资产开展审计,同时还要强调非税、国有制资产处理状况,尽可能地做到全口径全方面审计监管。

3.2审计重点工作完善,关注财政资金分配行为

在我国新预算法推行落实之后,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工作人员需要不断的强化预算执行审计重点工作的落实,做好预算执行期间所有财政资金的合理配置,进一步提高审计的量化分析、规范性水准,推动单位资源配置可持续性发展。审计人员一开始就要对审计的合理合法开展监管,保证审计预算支出的合规管理,查验各单位三公培训费等公款的使用状况,扩大审计范围,提高公共性财产应用审计的重视,进而规避公共性财产被侵吞的情况。

3.3深化完善审计结果利用,加强综合分析发挥审计监督的建设性作用

审计工作人员需要促进审计结果的优化与完善,对审计结果展开认真分析,确保审计结果公开性和透明性,充分发挥审计监督效用。一直以来,公开性和透明性都是我国财政预算审计要求,即使处于建设过程中,该政策导向也对我国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

首先,审计工作人员需要关注审计处理结果真实性和精准性。依照我国新预算法对于预决算的全面公开规定,人民群众将会提高对政府部门预算管理参与度,所以,审计工作需要顺应当下新舆论环境变化;

其次,审计工作人员要不断提升审计结果的公开度。根据新预算法的相关政策规定,部门审计结果应该进行全面公开,并将其固定成为一种制度化的行为;

再次,相关审计部门应针对审计整改落实加强监督,对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结果实行全方位的整改,秉持审计结果公开性原则。另外,审计工作人员在引发社会关注监督的同时,还有必要针对审计整改的具体情况,建立科学、完善的监督机制和问责机制,适当的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最后,审计部门需持续推行审计信息公开制度的,为人民群众提供多样化的审计信息了解渠道,自觉接收社会大众的监督,不断的健全制度管理,提高审计信息公开性。

结束语:

中国传统的预算执行审计存在一定的问题。新预算法贯彻践行之后,财政资金预决算管理内容方法有所创新,对预算执行审计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国审计部门在新预算法执行基础智商不断顺应新形势变化加大预算执行审计,提高预算执行审计能力,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胡长飞.新预算法下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探究[J].当代会计,2018(04):58-59.

[2]张春红.论新预算法下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的完善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02):70-71.

[3]严志远,曾艳.深化预算执行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研究[J].现代商业,2020,562(09):182-183.

[4]唐大鹏,刘国平.新预算法与财政管理内部控制的关系[J].中国审计,2018(02):26-27.

[5]王悦晓.Z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22.DOI:10.27753/d.cnki.gcqgx.2022.000005.

[6]孙涛.探讨县区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管理文摘,2021(17):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