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厂工业安全风险评价与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核电厂工业安全风险评价与管理

李沐非

海南核电有限公司 海南省海口市 570100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核能发电的应用越来越广,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核能的利用问题。为了充分利用核能,使其发挥最大的产能,就需要加强核电安全风险评价与管理。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核电厂安全风险评价以及管理措施进行了简单的探讨,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核电厂;安全风险评价;管理策略

引言

随着化石能源的不断消耗,核能作为安全高效的清洁能源,因其零排放、低能耗的原因成为替代化石能源的理想选择之一,逐渐成为世界能源消费的主要支柱。我国是世界核电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在建核电机组数量世界第一,核电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占比越来越高。安全是核能利用的重要议题,核电的高速发展,对我国核电安全风险评价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我国核电产业发展概况

我国核电的发展起步相比起西方国家来讲较晚,因此与世界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距离。1955年开始,我国的核电开始起步,而后经历了发展阶段乃至快速阶段等几个时间段。特别是从步入新世纪之后,我国便开始走入了核电快速发展的时光,而且发展速度极其飞快。新世纪之后,我国已经开始自主研发了三代、四代核心的核电技术,核电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世界当中已经具有一定的突出位置。到2020年底,全国累计发电量为74 170.40亿kWh,运行核电机组累计发电量为3 662.43亿kWh时,占全国累计发电量的4.94%,占比为近几年来的最高峰,但是还远远比不上比世界的平均水平。截至2020年12月底,我国大陆地区商运核电机组达到48台,总装机容量为4 988万kWh,仅次于美国、法国,位列全球第三。拟建机组以及拟建装机容量均位居全球前列。2021年1月30日上午,“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在完成满功率连续运行的整体考验后,已经开始投入了商业运行。该机组是我国自己独立研发创造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其正式投入运行无疑意味着我国当前核电技术的发展已然迈入了先进国家的门槛,我国核电技术的发展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地位。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随着我国核电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这给核电企业既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如何更好地适应当前整个核电市场发展的需要,并对国内乃至国外核电厂商低价策略的冲击,并在市场中赢得生存与发展,是当前我国核电企业营销所必须考虑的重点问题。

2、核电厂安全风险评价方法

对核电厂实施安全风险评价,其关注点主要是公众健康风险。常用方法如下:

(1)概率安全评价,是指事故发生之前,对某类设施可能引发的事故以及导致的环境风险进行预测;(2)实时后果评价,是指在事故发生的具体过程中,对各类有毒物质呈现的迁移轨迹及其具备的实时浓度进行实时分析,并据此制定正确有效的防护决策;(3)事故后果评价,是指事故结束后,对环境社会产生的不良后果和影响。

三种评价方法大同小异,均包含源项、健康风险评估、剂量估算以及大气弥散等环节。但在目的、分析对象、研究范围、定量结果、扩散模式、气象数据以及应急措施等方面存在不同,具体比较如下:

(1)目的:概率安全评价在事故发生前进行,主要考虑事故谱的概率以及后果,实时后果评价在事故发生期间进行,主要通过剂量评价,为应急响应提供输入,事故后果评价在事故停止后进行,主要评估事故对环境产生的长期影响;(2)分析对象:概率安全评价将可能发生的事故谱作为分析对象,实时后果评价将某基准事故源项作为分析对象,事后后果评价将发生的事故源项作为分析对象;(3)研究范围:概率安全评价的研究范围包括一级、二级和三级 PSA,涉及系统、事故进程、源项以及后果分析,实时后果评价的研究范围包括放射性烟羽浸没外照射、地面沉积外照射以及吸入内照射,事故后果评价的研究范围包括食入途径以及长期环境影响;(4)定量结果:概率安全评价的定量结果包括经济代价和健康风险,实时后果评价的定量结果包括健康风险和剂量估计,事故后果评价的定量结果包括环境影响和污染水平;(5)扩散模式:概率安全评价通常采用高斯模式,实时后果评价通常采用高斯模式和拉格朗日模式,事故后果评价主要对环境监测信息进行利用;(6)气象数据:概率安全评价通过天气取样获取气象数据,实时后果评价通过气象部门实时预报以及诊断模式等获取气象数据,事故后果评价主要对环境监测信息进行利用;(7)应急措施:概率安全评价主要采用简化应急措施进行利用,实时后果评价能实施应急措施模式,事故后果评价无应急措施。

3、核电厂安全风险管理措施

3.1、建立安全风险管控制度

核电厂能否安全高效运行,取决于核电厂自身安全风险管控制度的完善。从运行安全的评估到运作机制的完善、到危险有害废料的处理收尾工作,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加大排查和治理,明确安全质量管理标准。无论是运输、储存、使用还是分配,都必须经过严格的风险评估,严格落实后分级、分层实施,避免埋下安全隐患。许多“微不足道”的失误单一存在时可能不会对整体流程工作造成负面影响,人为监管也不一定能及时发现问题所在,但是当一些问题集中起来或是与自然因素和客观条件发生反应,则会酿成大灾难。所以规范制度、按照等级明确划分责任和处理方案,是监督监测、跟踪处理、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以及处理风险事故的重要手段。

3.2、优化安全风险处理体系

安全风险处理体系是管控制度下的落实性原则途径,每一个部门和职位所负责的工作内容与责任都是不同的,所接触的危险因素和机密内容也都有所出入,所以评判标准也要相对协调,以减少内部员工对工作事务的怨言,从而强化自主安全意识,提高工作责任感。只有建立良好的处理体系,才能在发现问题甚至是发生事故时,从容不迫、妥善处理,第一时间减少损失和伤害;才能优化防范措施。有效管理各种风险有利于正确决策,从而保护核电厂资产安全完整并实现经营目标。

3.3、做好核电安全运行和安全反馈工作

除了要做好平时的防护工作,也应该善于总结平时运行中容易出现的突发情况,总结分析突发事件出现的原因,在这些容易出问题的方面多加注意,优化核电站的管理系统,对这些容易发生突发事件的设备或是操作都要准确地通知每一个工作人员,让工作人员能够在工作中多加注意,避免此类安全事故的再次发生。同时,工作人员发现任何安全隐患都要及时进行安全反馈,可以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展开设备的安全检查,检查工作环境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确保不会出现任何安全漏洞,保证运行过程的安全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核电厂安全风险评价方法主要包括概率安全评价、实时后果评价以及事故后果评价。核电作为当前能源开发的重点对象,在实际开发应用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为了能够保证核电安全运行需要做好核电安全运行和安全反馈工作、优化安全风险处理体系、建立安全风险管控制度,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会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专业素养能力,确保核电开发工作能够安全顺利地展开。

参考文献:

[1]黄晓津,田宇琨,李江海.核电厂数字化仪表控制系统网络安全风险分析方法综述[J].自动化仪表,2022,43(05):1-7.

[2]方立强,蔡锐.核电技改项目风险决策分析和应用[J].核标准计量与质量,2022(01):61-65.

[3]栾鹏,刘纯,李晓荟,李京,吴瑶瑶.核电厂大修自主安全管理绩效评价方法[J].电力安全技术,2021,23(09):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