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2

河道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杨春平

天津市水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 300222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及施工技术的进步,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与其他混凝土浇灌技术在控制点和浇筑流程方面有很大不同,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一旦出现问题,会产生难以挽救的质量问题,对工程整体质量会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因此,研究钻孔灌注桩在河道工程中的施工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河道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一、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概述

钻孔灌注桩是广泛用于工程建设领域的一种施工方法,利用机械进行钻孔施工的方式,通过采用挖掘或钢管挤土等方式形成建筑地基下的桩孔,对桩孔内布设钢筋笼,进行灌注混凝土,最终形成有一定强度及抗力的地桩结构。其优势为:①噪音小,因在地下进行,所以钻孔形成的孔洞在形成后会直接进行混凝土灌注,形成的噪音及波动较小。②桩基直径大,钻孔空洞大小直接决定了钻孔灌注桩直径大小,所以若想要形成较大的桩基直径能直接加大钻孔直径即可实现。因预制桩的直径是因生产设备的模型决定,所以搬运直径很大的预制桩很困难。③适应性强,无论工程是在陆地还是水下区域,钻孔灌注桩技术均可适用,优势明显。④桩基的承载力受到施工质量影响,因钻孔灌注桩形成的桩基是在现场直接形成。

二、混凝土的配制性能要求

水下混凝土质量的关键是混凝土的配制,除检查水下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规定外,还应检查以下几点是否符合施工要求:

1、水泥可选用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普通水泥或硅酸盐水泥,使用矿渣水泥时应采取防离析措施。水泥初凝时间不应早于2.5h,强度等级≥42.5R,用量不应小于370kg/m。

2、对于粗骨料,不应使用单级配碎石,其最大粒径不应大于导管内径的1/6~1/8及钢筋最小净距的1/4,并大于40mm。泵送混凝土应≤30mm,扁平状含量不得超过规范规定值。

3、细骨料应为具有良好集配的中砂。为使混凝土具有良好和易性,其含砂率应为40~50%。水下混凝土水灰比可为0.5~0.6。水灰比可根据强度要求、所选水泥类型和标号及施工中是否使用外加剂适当增加或减少。水灰比的确定必须经试验,以确保其符合设计试验强度及施工中规定的和易性。

4、混凝土中添加缓凝剂的种类及比例应根据预定混凝土灌注时间、气温、水泥种类、缓凝剂性能等试验确定,以真正达到延长混凝土初凝时间、保证混凝土强度的目的。同时,注意缓凝剂的种类及用量对钢筋的腐蚀影响。

5、由于水下混凝土整平及密实是通过混凝土自重下沉完成,所以水下混凝土应具有良好流动性及粘聚性。为使混凝土和易性满足施工工艺技术要求,一般要求坍落度控制在180~220mm之间,施工开始时可略小,结束时可酌量放大,使混凝土表面自动坍平。

6、水下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密切相关。通常,当水下混凝土强度较高时,其耐久性较好。水下混凝土强度取决于水泥标号、水泥和水的用量、粗骨料类型与性质及是否掺用外加剂等。根据相关实践表时,水下施工混凝土成品强度低于空气中。用取芯法取样检验,水下混凝土强度约为混凝土标准强度的80%,水下混凝土强度一般为空气中的50~90%,所以水下混凝土试配强度应比混凝土设计强度高20~30%。这一点应得到充分认识及估计,这也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的有效措施。

三、机械设备检修与试压

机械设备的完整性和配套性是保证水下混凝土灌注质量的基本前提。机械设备检查重点是:

1、钻孔桩灌注混凝土施工时,施工现场应配备性能良好的备用发电机,以防断电延误灌注时间,甚至造成断桩事故。

2、搅拌站应满足混凝土连续灌注及控制灌注时间的需要。每次使用前应仔细检查维修混凝土搅拌机,以确保其在灌注中正常使用。混凝土拌和机应为强制式,其容量应≥400L。

3、水下混凝土一般采用钢导管灌注,导管内径200~350mm,可根据桩径确定。导管使用前,必须进行水密承压及接头抗拉试验,不得使用压气试压。水密试验的水压不得小于孔内水深压力的1.3倍,也不得大于灌注混凝土时导管壁及焊缝可能承受的最大内压力1.3倍。

4、钻机机带爬斗或起重机配吊斗,用于提灌混凝土,其他相关灌注机具在使用前必须检查,确认可靠后方可进行混凝土灌注。

四、成孔检测

钻孔深度达到设计标高后,应按钻进方法检查孔深、孔径、孔位和倾斜度等,符合设计施工规范要求后方可清孔;清孔方法有很多,如换浆、抽浆、掏渣、空压机喷射、砂浆置换等,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必须保证孔内水头,避免坍孔;清孔后,从孔底提取泥浆样品进行性能指标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规范的有关规定。灌注水下混凝土前,应严格测量孔底沉渣厚度,确保其符合设计施工规范要求。

五、水下混凝土的灌注

水下混凝土灌注是钻孔桩施工的一个重要工序,在灌注混凝土前和过程中,需检查以下方面:

1、钢筋笼加工安装应准确牢固,下孔时分节焊接应竖直,笼与桩孔中心相对应,并设置定位筋牢固定位。特别是对未放在孔底的钢筋笼,应注意吊环和吊钩强度和牢固性。一根桩的钢筋笼由于焊接不竖直或缩孔下不去,必须查明原因,处理后再下笼,严禁冲击下放。

2、灌注混凝土前,应再次测量孔底沉渣厚度、泥浆含砂率与比重,以满足设计施工规范要求。首批灌注混凝土数量应满足导管首次埋深不小于1.0m及填充导管底部要求。

3、灌注混凝土的第一步是在导管中下入球塞,球塞初始位置应为其顶面与导管中泥浆液面齐平,低于液面,倒入的混凝土将有泥浆;高于液面,会产生气阻或形成高压气囊,从而损坏导管接头密封圈,造成泥浆泄漏。

然后倒入少量水泥砂浆,数量取决于桩径,缓慢下放球塞,使砂浆进入导管,停止下放球塞并用混凝土填充孔口料斗,待吊运料斗装满并吊至孔口料斗上方后,剪断固定球塞铁丝,开始灌注首批混凝土。吊运料斗中混凝土放完后,继续装料并将料倒入孔口料斗,倒料期间应控制其速度,避免满管下放在导管中形成气囊。为防止混凝土在灌注中冲击钢筋笼上升,当灌注的混凝土顶面距离钢筋骨架底部约1.0m时,应降低灌注速度。当灌注混凝土顶面上升至距骨架底部约4.0m时,提升导管,使导管下口高于骨架底部2.0m以上,即可恢复正常灌注速度。混凝土面探测锤重取决于孔深,但应≥4kg。

4、为正确控制导管埋深,必须连续测量混凝土面上升位置。仓促拆除导管可能会将导管下口从混凝土面拔出,或埋深太小,再次灌注时易冲翻混凝土面,导致夹泥甚至断桩。埋深控制在2~6m。在掺缓凝剂、灌注速度快、起重能力充足条件下,可适当增加埋深,减少拆管次数。拆出导管时间应短,一般控制在15min内。

5、灌注结束时,由于导管内混凝土柱高度较小,管内压力降低,而导管外泥浆和所含渣土稠度增加,相对密度增大。若此时混凝土难以顶升,可向孔内加水稀释泥浆,并掏出部分沉淀土,以确保灌注顺利。在拔出最后一段长导管时,应缓慢进行,以防止沉积在桩顶上的泥浆沿着导管外壁挤入混凝土中,形成夹泥。

6、为保证桩顶质量,灌注桩顶标高应比设计高出一定高度(0.5~1.0m)。为减少今后凿除桩头的工作量,灌注完成后,应及时清除多余部分桩头,但应预留0.1~0.2m,以便随后修凿,浇筑墩台或承台。

7、混凝土应连续浇筑。浇筑水下混凝土时,应综合考虑混凝土拌制能力、运输时间、运途长短等因素,防止混凝土在浇筑中长时间突然中断,造成质量事故。

参考文献:

[1]卢晓东.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常见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J].现代交通技术,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