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绿色生态理念下的乡村景观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2

基于绿色生态理念下的乡村景观设计

陆韵霓

广东国地规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430000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美丽乡村自上而下的战略性安排。乡村景观涵盖了生态环境、传统文化、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绿色生态理念下的乡村景观发展是未来乡村改造的关键。完善景村融合发展机制,加强景村人文景观开发、景村原生资源利用,能够提升景村融合的契合度,进一步带动景村产业发展,增强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建设幸福美丽新村进行乡村景观设计中,要在有所保留、有所创新、有所发展的原则上,以传承精华、超越过去、互动参与的理念实施乡村景观设计。

关键词:绿色生态;乡村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74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社会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经济得到大力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园林是城市绿化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美化城市景观以及改善人们居住环境非常重要。风景园林从设计到施工,要涉及多方面人力物力,因此,绿色理念下园林景观设计非常重要。制定景村融合发展规划,营造留得住乡愁的田园景观,这既有利于推动景区旅游业和乡村产业发展,也有利于增强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1基于环保理念的景观设计价值

1.1景观设计的生态价值

将环保理念植入设计方案,尽可能运用环保素材,在设计思路上尽量降低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减少建筑设计与景观规划上对周围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原生态景观为设计核心,促使自然环境资源与人工景观有机结合,达到利用率的最大化。例如浙江东阳白溪江共享田园景观设计中,利用其原本的自然农田作为景观,并在此基础上修建田间步道与观景台,利用本土植物作为人与景的天然屏障,在设计中充分融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保理念,在满足人们游玩需求的同时,又保障了当地的生态平衡。

1.2景观设计人文价值

景观设计的受众群体为人,因此设计过程应当以人为本,不管是设计理念还是设计目标都应重视参与者的主观与自然的客观反馈。作为乡村的景观设计,应重视“乡土味、乡亲味、乡愁味”,满足人们走进乡村所携带的“乡景”期待感。乡村景观设计在对乡村景观提升的同时,基于环保理念,就地取材,减少对乡容乡貌的改变。还原村庄本味,由景触情,感受乡村人文气息,充分体现环境保护理念下景观设计人文价值提升方面的巨大推动作用。

2绿色生态理念下的乡村景观设计

2.1减少生态干预引入生态规划

在进行景观设计的时,部分人推崇复制成功经验,不顾当地自然资源条件制约,全盘引进成熟的设计方案,对不符设计方案的当地自然环境进行改造,大拆大建,在增加设计施工成本的同时,也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一名合格的景观设计师应遵循“师法自然”的设计理念进行景观设计,在景观设计的同时,保护当地自然环境不应人为景观设计受到破坏并尽量减少人造景观对其的干扰。例如在粤中造船厂旧址上建设的中山岐江公园,原场地有发达的水系、相互适应的生境和土壤条件、历史悠久的老榕树以及良好的地带性生物群落。设计师面对保护古榕树和水利防洪的双重挑战,根据河流动力学原理开设支渠,形成榕树岛,既保护了场地原有的古榕树,同时也满足了过洪断面的要求。河道、水塘等滨水景观设计是乡村景观设计当中常见设计,不能简单使用刚性防水加固塘埂,而应把生态规划引入其中。在滨水景观设计中,可优选水杉、杨树、柳树、湿地松、水葱、芦苇、黄菖蒲、菖蒲、千屈菜等各类亲水植物对岸边土壤进行覆盖,以此可实现生态型驳岸的设计,避免暴雨等自然现象对滨水景观造成破坏。其次,在滨水景观方案设计时,为了更好地突出生态性设计理念,应注重采取山石护岸、仿木护岸、植被护岸、生态墙壁护岸等设计方式,完成河道护岸形式的规划工作。

2.2互动参与

由于现代社会发展节奏快,人们想要体会农村的慢节奏生活,所以设计时可以从互动参与方面进行着重突破。在设计乡村景观时,加入农村的劳作因素,让游客们体会农家耕种、感受田园风光,增强他们对乡村景观的喜爱,从而达到增强乡村景观互动性的效果。现在的乡村景观设计中常常忘记互动的重要性,就比如一个地方盛产水果,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加一个游客采摘的项目,既吸引了游客又能宣传当地的特色;有编织艺术品的地方也同样可以开展游客体验项目,让人们通过参与互动对当地印象更加深刻。当然,在景观设计方面也要注重人与人的互动,通过不同的设计手法营造不同的景观,要设计出可供人们观赏、游玩、休息、娱乐等一系列富有交流互动的体验性空间,让人们可以在景观内建立联系,强调了人之间的情感互动和自身感官与乡村景观的互动性。

2.3加快景村产业融合发展

(1)推动景村旅游产业融合。景区与周边乡村在产业发展上的衔接,就是利用景区与周边乡村的有限旅游资源,发挥二者的区位优势,在旅游产品开发上有效合作,促进旅游产业链发展。景区旅游产业比较成熟,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形成了独特的发展优势,具有潜在的市场前景。周边乡村可以利用近邻景区的优势,依托景区旅游市场显在效应,依据乡村后发优势和便利条件,发挥接续景区产业发展空间优势,延伸景区旅游产业链,对接景区的旅游产品开发技术,拓宽景区旅游产品体验式发展渠道;探索不同于景区旅游的营销形式,将发展优势综合运用到农家乐等乡村旅游产业中,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提升周边乡村旅游质量。即周边乡村要与景区旅游产业形成优势互补,促进景村旅游产业共同发展。(2)推动景村特色产业融合。“所谓特色产业,是指一个地区通过本地的长期积淀下来的具有当地特色的资源禀赋,由此形成反映独特的地域文化优势的产业或产品。”景区特色产业集聚度高,升值空间大,旅游产品具有一定特色,这为景区周边村落提供了产业发展基础。因此,景区与周边乡村的特色产业发展应在避免雷同的前提下打造景村特色产业品牌。周边乡村的特色产业除了配合景区需要外,还要“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把产业链主体留在县城,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即发展一些具有自身特点的特色配套产业并形成自身特质,特别是一些有别于景区的体验性产业,以此增加对景区游客的吸引力,实现景区与周边乡村的对接发展,助力乡村振兴。(3)推动景村产品宣传融合。大多数景区产业主要以旅游产品开发、景区自然环境利用和为游客提供服务为主,这些产业借助网络技术使得景区服务网络化、景区宣传多元化,扩大了景区品牌潜在知名度,避免了景区产业单一性产生的不利影响。目前,景区周边乡村的产品开发尚未形成规模,产品经济效益不明显,这就需要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周边乡村产品知名度。周边乡村应通过网络推介自身的特色产品与服务,提振乡村产品形象,增加消费者对周边乡村产品的认知度。可以在景区产品推介中融入周边乡村产品内容,在周边乡村网络介绍产品时增加景区产品品牌,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使景村产业发展与产品品牌开发在宣传上实现有效对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风景园林而言景观设计非常重要,设计师在对园林植物进行选择和搭配时,要考虑城市美观和功能,遵循低碳理念相关要求,跟上时代脚步,创新设计,设计出满足人们美观需求的城市景观。运用园林植物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园林景观艺术性以及生态性,提高园林植物在景观中运用的水平,同时创造出富有欣赏价值及高效益的景观效果。要从多个方面开展设计工作完善该地的产业结构,从而实现乡村景观设计和乡村的融合这一目的,这也是对乡村经济发展的一份助力。

参考文献

[1]魏世建.景观设计的经典理念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应用[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42(10):94+113.

[2]吴颖.现代乡村景观设计中国画意境的营造[J].现代园艺,2021,44(20):71-72.DOI:10.14051/j.cnki.xdyy.2021.20.027.

[3]闫立江,杨翠霞.乡村景观设计方法及应用[J].现代园艺,2021,44(17):114-116.DOI:10.14051/j.cnki.xdyy.2021.17.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