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TO的低浓度VOCs处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2

基于RTO的低浓度VOCs处理研究

赵守庆

上海沛森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0035

摘要:在工业生产过程中, VOCs的排放情况十分复杂。根据VOCs气体的特性,一般采取多种处理工艺。通过比较和比较国内外现有的几种工业VOCs技术,指出采用吸附、浓缩、生物过滤或焚烧-分离相结合的方法来处理低风速行业排放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RTO技术;低浓度;VOCs处理;污染问题

引言: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的日益提高, VOCs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生态环境和人体的危害也越来越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多种类型和源的污染物,包括自然源、工业源、农业源和生活源,而工业源污染尤为突出。所以,要从源头上控制大气中的污染物,不仅要控制工业VOCs的排放量,还要控制其排放量。除了针对VOCs浓度较高的大气进行净化外,还应针对大风量低浓度VOCs的污染气体进行有效治理。

1.低浓度VOCs处理技术分析

我国的工业企业在大风量、低浓度 VOCs环境下的环境治理中,急需要找到一种经济实用、高效、节能的处理途径,这也是国家污染治理工作开展的重点内容。从现有的工业 VOCs处理技术来看,针对工业生产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处理,可以将其分成两大类型:脱除法和再生法。脱氮的途径是利用光催化、生物降解、催化氧化等一系列的化学过程,把有机化合物变成无毒的、无毒性的、如CO2、水中的化合物;它包括燃烧法、生物处理法、离子法等。主要采用吸附、吸收、冷凝和膜片等工艺,对高排放气体和可再生的有机物质进行再生,以达到对资源的最大化再生。对比分析来看,不同方法之间各具优缺,其中一些技术手段,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或者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吸附、生物、燃烧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的 VOCs处理技术,热能燃烧技术和电浆技术等处理技术也较为频繁,随着国家生化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在低浓度VOCs处理工作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对于大风量低浓度的行业,采用生化法进行生物滤池是一种高效的方法,但由于占用空间较大,且投入较高,需要结合其他工艺进行治理。近年来,世界各国先后研制出一种处理低浓度、高风量含颗粒物的行业废气的处理工艺:采用分子筛式吸附、浓缩+生化过滤/焚烧工艺,此工艺在日本、美、欧、台湾等地区得到广泛使用,并逐步在我国逐步推广和发展,逐步发展为大风量、低浓度的行业 VOCs的主要处理技术。比如:利用间歇法对不同组分的沸点进行分批脱吸,使 RTO的启动次数降低57%。另外,在氧化过程中,因为尾气的高密度,RTO装置在启动后可以达到70%的自给率。通过对各地区的数据分析,在进行分批脱附法之前,该装置的总消耗约为1060m3/日,经运行后,平均消耗179m3/d,减少83%。如果以300天的作业量来算,可以节省264300m3的燃气,减少了925,000元/a的费用。此项技术无需硬件投资,只需调整参数,修改程序即可,其经济效益及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另外,对于低浓度、大风量 VOCs,采用蜂窝型分子筛法进行预处理是最理想的方法。工作时采用低速、不间断的方式,通过鼓风机将尾气分为两股,一股送至分子筛浓缩器的加料段。通过吸附剂在处理区中吸收并去除VOCs,通过集中设备处理区间排出的排气达到标准,吸附器具有较多的与吸附剂表面的空气相接触,所述设备以大约3~8 rpm的转速连续转动,并将所吸收的VOCs转移到脱附区,在脱附区中利用另外一股再生的加热器进行脱附,在脱附结束后,转动到冷却区进行冷却,然后转动到吸附富集区。排出的排气通过冷凝器,经加热后可回收利用。

2.低浓度VOCs处理现状分析

2.1处理现状

VOCs 是一种在大气中进行光化学作用的有机物,如:桂、含氧有机物等,是形成臭氧和细颗粒物污染的重要前体物。2018年起,按照国家和省、市要求,对涂装行业的VOCs排放进行了全面的整治。其中,在一家大型机械公司中,已有十几个单位已装备了分子筛+ RTO氧化法。沸石转轮吸脱附+RTO废气处理系统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沸石转盘持续旋转,将低浓度、大风量的排气依次送入吸附区,使 VOCs在沸石上被吸附,并将其吸收后的净化气体排出。其次,将少量的尾气通过 RTO加热装置的换热器进行传热,将其加热后的热空气净化到脱附区,将附着在转盘上的VOCs进行脱附,并在760℃或更高的温度下进行氧化,产生CO2和蒸汽。与家具行业、油漆行业、印刷行业相比,喷涂行业的尾气排放水平要高得多,而且尾气排放的热源远没有达到自我保持的水平。以某工程机械公司为实例,在RTO系统中,除吸后排放的气体质量浓度只有0.6 g/m3,要保持自身的能源,必须要有7 g/m3的排放,所以必须通过不断地燃烧来恢复能源,才能保持RTO装置的恒温,每天消耗1100-1400m3,这对于公司而言,运营成本是相当高的[1]

2.2问题分析

VOCs处理装置的高能量消耗问题必须要得到解决,从增加 VOCs的角度出发,采用常规的溶剂型漆取代了高固化、低黏性的漆,经过系统的测试和数据统计,发现其耗气平均减少&2%。但由于油漆工的反应,油漆气味大,长期使用对人体健康不利,而且由于环境要求,一般的溶剂型油漆被高固低粘涂料替代,加之节能效果不明显且影响工人健康,该试验停止。其次是仅吸收而不排放,当转盘吸收达到饱和后,才进行浓缩,这时的 VOCs浓度高,具有自我维持的能力。现有的VOCs处理装置为实时吸附、脱附和焚烧,新的处理方法是将RTO装置进行脱附和加热。通过对转轮的分离吸收达到饱和,燃烧器、脱附风机、RTO风机都不工作,能耗下降。仅抽不抽时,采用设于烟气出口的质量浓度联机监测表格,每10分钟测定一次排气的质量浓度,其质量浓度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如在旋转吸附初期,排气质量的浓度发生了较小的改变,在20 mg/m

3后,其质量密度曲线逐渐变陡,3小时后,其质量浓度超过规定的50 mg/m3,由于不同的工件喷涂量存在差别,所以必须预留足够的空间,最后决定仅抽不排出时间区间为2小时。仅吸不脱工艺尾气排放在线监测品质密度变化中可以看出,由于高 VOCs气体在集中脱吸后进入RTO,导致高温超高压的危险。为了规避以上的危险,必须要对具体的技术进行调整[2]

2.3解决方式

通过反复实验,得出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第一次进行旋转吸附,在进行脱附之前,将 RTO装置在脱附之前进行加热,使其升温到760℃,再进行脱附。第一阶段的脱附温度为126℃,脱附率为49%,其中以丁酯和丁醇为主;第二阶段的脱附温度为146℃,以丙二醇甲醚醋酸盐为主,脱附二甲苯为主体,约为46%;第三阶段为200℃脱附温度,以三甲基和其他高沸有机物质为主,约为5%。三阶段的脱附时间大约为1.5小时,在此过程中,对转盘进行了正常的吸收。脱附结束后,RTO处于保温待用的条件下,进行下一阶段的分批脱附和集中燃烧[3]

根据数据变化可以看出,在分批脱吸时, RTO的温度随时间的改变。在仅抽不出的2小时中关闭RTO,从前一循环760℃降低到600 T, RTO启动,在极短的15分钟之内,RTO的温度就上升到760℃,满足了进入气体的要求。甚至在八小时内,该装置的温度也下降到了500℃,并在20 min内上升到760℃。该系统的断续脱附时间为3.5小时,其能量的自我保持基本上是真实的。燃烧器的全开时间小于1小时,自然气门的开口量比以前更小,节省了大量的燃气。

总结:综上所述,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 VOCs污染问题,既威胁到了人们的身体和精神,又给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所以,必须尽快进行污染防治。结合国内外常用的VOCs治理技术特点和施工实践,认为采用吸附、浓缩式分子筛结合、燃烧、含粉尘、浓度低、空气流量较大的行业尾气,既经济又环保,又是一种新型的治理方法,它的推广及普及定会使我国VOCs治理工作迈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张琰,李好管.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技术进展及政策探析[J].煤化工,2022,50(06):1-10+15.

[2]杨旭,王涛,王翼鹏,蒋伟,孙莉.沸石转轮+RTO工艺在低浓度VOCs废气治理中的应用[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2,40(12):88-90.

[3]王登祥,杨生林,张同鹏.低浓度VOCs节能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J].上海涂料,2022,60(04):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