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居建筑的健康建筑创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2

浙江农居建筑的健康建筑创建

王三军,梅晨怡

浙江省建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310023

摘要创建美丽乡村是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是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的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在健康方面还有不足。目前国内外已经有多个针对建筑健康的标准,可以借鉴综合,为浙江省农居健康建筑的设计建造提供参考。

关键词浙江;农居建筑;健康建筑;标准

1、背景

创建美丽乡村是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是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省在美丽乡村建设上取得了很大成就,目前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乡村建设已经向低碳、健康、绿色的更高层次上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乡村建设尤其是农居建设暴露出了一些短板,之前的农居建设以安全和风貌为重点,对农居建设的低碳、绿色,尤其是健康等方面关注不足,研究基础弱,在新形势、新要求下缺乏相应技术手段和方法,设计上也存在不足。

2、健康建筑

健康建筑围绕建筑中人的需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考虑建筑中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各种因素。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实践低碳和健康,是对生态文明的全面回应,是对人民幸福的深度探索,是对当前美丽乡村建设的有益升级。健康建筑关注的是人居健康,为确定建筑是否能够满足健康要求,要构建人建筑健康性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于是就出现了各类健康设计标准。

3、各类健康建筑标准

国内外对健康建筑评价的研究时间都不长,主要是大家认识到建筑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后,通过分析研究,总结出了一系列主要印象因素,从而形成了相关标准,来帮助设计者、使用者和管理者营造一个健康、安全、舒适的室内外环境,提升建筑的舒适、健康和安全,提高建筑生活品质,根据建筑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因素一般分为形式、空气质量、热舒适、噪声、安全等方面。2006 年我国发布了首部绿色建筑三星评价标准,绿色建筑与健康建筑密不可分。2016年实行的《健康建筑评价标准》,是我国首部用于健康建筑评价的标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对民用建筑的健康水平进行了评价。我国的健康建筑评价发展较晚,健康建筑理念是在绿色建筑的基础上深化,还是一项全新的研究,仍然处于实践的探索之中。

英国的建筑研究组织1990年发布了BREEAM标准,这是世界上第一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其中包括健康与舒适指标,对视觉舒适、室内空气质量、实验室安全防护、热舒适、声学性能、便利性、危害、私人空间和水质做出了要求。这也是第一个对建筑的健康要求做出规定的国际标准。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在成功开发LEED标准后,又推出了WELL这一健康建筑标准诞生,这是行业中第一个专门针对建筑物中使用者健康的标准,意图营造健康的建筑内部环境,鼓励健康生活方式,第一版WELL标准包括七个类别的内容,目标是尽量减少环境对人体的负面影响,随后的新版又扩展为空气、水、营养、光、运动、热舒适、声环境、材料、精神和社区10 个指标。2016年美国的Fitwel 标准重点是疾病控制预防,保证人的健康和工作效率,目前主要应用于办公建筑,规定了设计、卫生、管理等方面的12 个部分内容。

德国的DGNB标准从生态、经济和社会三方面出发,评价建筑的环境质量、经济质量、技术质量、过程质量、过程质量和场地质量 6 个方面,其中涉及多项建筑健康的内容。中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从2006年颁布后经过两次改版,目前正在进行局部修订,从“四节一环保”的绿色理念到加入“以人为本”的内容,对建筑的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等方面的性能进行综合评价,其中多项指标涉及到了建筑的健康问题。为了响应健康中国战略,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编制的中国建筑学会标准《健康建筑评价标准》,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先进的健康知识,将健康建筑定义为“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基础上,为建筑使用者提供更加健康的环境、设施和服务,促进建筑使用者身心健康、实现健康性能提升的建筑”,对空气、水、舒适、健身、人文和服务六大指标进行打分评价,帮助提升居住和工作环境。除了这些主要标准,还有国家住宅工程中心以居住者的健康体验出发编制的《健康住宅评价标准》等都对居住建筑的健康提出了要求。

总结:虽然没有专门针对农居建筑的健康建筑评价标准,但是目前国内外已经有多个针对建筑健康的标准,可以借鉴综合,为浙江省农居健康建筑的设计建造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清勤、孟冲、李国柱等. 我国健康建筑发展理念、现状与趋势[J]. 建筑科学, 2018, 34(09)

[2]吴相科、张洋、韩建军. 我国健康建筑评价标准体系现状分析[J]. 质量与认证, 2021(03)

[3]袁梦、张群、成辉等. 美国WELL建筑标准评价框架与指标内容演变[J]. 建筑科学, 2019, 35(12)

[4]张凯. 德国建筑可持续评价DGNB体系[J]. 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  2015(01)

作者简介:王三军,浙江省建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建筑设计二所所长,从事建筑设计实践多年,获得过多项各级设计类奖项。

基金项目:浙江省建设厅建设科研项目(2020K072)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