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2

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杨依依

临海市高级职业中学 浙江 临海 317000

摘要:植物造景是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关键环节,对推动园林发展和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植物造景在丰富园林植物种类的同时,还可提升园林在建筑体系中的地位。作为风景园林中的重要因素,植物造景可将园林设计的整体效果进行优化,使其在绿化环境的基础上更具观赏价值和艺术性。本文对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分析。需要对植物的生长习性和观赏特性有所了解,还要对植物造景这项技术有清晰和全面的认识,才能创造出优质的植物景观。

关键词:植物造景;风景园林;设计;应用

引言

植物是风景园林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存在,在布局方案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设计师在布局过程中要对植物的形态、颜色进行全面分析,根据具体的施工类型,科学合理地选择植物。 我国城市风景园林规划正处于一个严峻阶段,有关部门需要从原有环境中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1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1.1生态原则

园林设计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需重视园林生态原则。园林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环境因素和地形条件因素,选择适合当地气候的植物进行造景。在园林设计中除需要考虑审美价值外,还应充分考虑植物的生长特点,尽量将植物配置在适合的生长环境中,保证植物能够健康生长。

1.2审美原则

园林设计应充分考虑植物与周围建筑光源色彩方面的和谐,要求植物的色彩造型与建筑主体建设的色彩和造型融合一致。

1.3平衡原则

植物造景整体与建筑群之间平衡,植物间色彩搭配平衡,植株高矮搭配和植株叶片大小平衡,植物生长环境生长周期平衡,实现以上因素间的平衡,才能保证风景园林设施错落有致,体现出较高的观赏价值。

1.4季节相宜原则

植物的茂盛程度、形态和色彩会随季节变化发生改变。园林设计需掌握植物的生长特点,遵循四季相宜原则。需要根据植物生长周期、后期维护难易程度进行植物的选择,并根据各种植物的季节变化特点进行排列,保证观赏者在各个季节均可欣赏到不同类型风景。对观赏周期较短的植物可进行人工干预,适当延长观赏周期,并重视植物的日常维护工作。

2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2.1声形色香 五感结合

人有形、声、闻、味、触五感,分别对应着眼睛的视觉、耳朵的听觉、鼻子的嗅觉、嘴巴的味觉和手指的触觉,进一步与植物景观建立起联系是我们可以用眼睛直观的看见树的形体、色彩和纹样;用耳朵听到雨打芭蕉的淅沥声和气势磅礴的万壑松风;用鼻子闻到花木芬芳与草木香气;以嘴巴感受到花蜜所带来的甜味;手指能触摸到植物表面或光滑或粗糙的纹理。通过观赏不同色彩的植物,我们的心情可以随之起起伏伏,象征希望的绿色是舒缓的,长久用眼的上班族看一看窗外的绿树会得到片刻的身心放松;热情似火指的是红色,节日庆典上红彤彤的旗帜与花车唤醒了被压抑着的滚滚热血;而黄色则给人一种温和、明亮和纯净的感觉。一个好的植物景观势必会调动起观赏者的感官,如在儿童游乐区的植物会挑选无毒无害、叶型奇特和花色艳丽的,同时单棵植株的体量并不会太高大,以花灌木小乔木为主,此举充分的调动小朋友对于自然探索的渴望,也是视触两感的交相应用。

2.2艺术手法之植物建筑布局

建筑是风景园林中核心关键, 也是影响植物造景和艺术手法设计的重要因素。 在进行植物造景的过程中需要对建筑本身的结构性、体量情况进行科学的设计,结合风景园林的实际需求,科学地构建植物-建筑体系,科学调整植物-建筑的细节设计,如走向、位置、形状等,让植物的曲线和建筑的几何线条形成充分的对比分析,以凉亭为例,其主要功能在于为人们提供休息空间,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另外,一些风景园林也会专门设计景观亭,相比较休息类的凉亭而言,景观亭要考虑到当地的精神文化、景观传统,打造兼具古、现韵味的景观亭。从凉亭的布局方法来看,可以将其和喜阳植物相结合,根据弧形、 多边形、 坡面等不同的凉亭外观选择合适的植物类型,在周围种植长藤花木,放置在湖中、草坪上或者清幽的小径上,打造出高低平凸的空间变化,让风景园林的层次感更加丰富。 在主景观区中道路街角处的凉亭两侧采用了“榆树 + 樟子松 + 连翘 + 大叶黄杨 + 圆柏 + 三色堇”这种配置。而在其他功能区域内的凉亭中则采用孤植的方式进行配置, 展现植物的姿态美之外,也可以让游人更好地休息。文化长廊也是风景园林中的常见建筑类型, 但从目前来看这一植物-建筑项目的细节还需要进行优化,一些风景园林长廊中侧重植物、花卉等方面的布置,忽略了文化、精神的展现, 在选择植物的过程中需要兼顾长廊两侧柱子、 廊檐的设计,科学地搭配植物以此来提高长廊本身的审美价值。另外, 长廊在风景园林植物造景和艺术手法设计的位置也应该进行合理规划,从而让长廊和不同的植物融为一体。 长廊是连接景点的重要通道,不仅要具有人文意义,还要设计出多元造型,增加长廊的游玩趣味和观赏艺术价值。此外,不同大小的长廊也可以更好地分隔空间,提高风景园林的空间感。 比如,某风景园林在相邻的长廊之间设计出仿古韵味的门洞,并且在长廊上缠绕藤蔓,提高欣赏价值和游玩价值。 不仅如此,在该风景园林中还采用了合欢 + 香花槐 + 金叶桧 + 大叶黄杨的组合搭配方式, 用植物搭建出一个全新的长廊,利用规则性的植物配置营造出植物长廊。 根据长廊所在的地区位置不同,采用的植物组合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以此给游客营造出一种新鲜感。

2.3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园林植物配置中,植物的选取应充分考虑植物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因城市空气污染,土壤环境理化性能较差等因素不利于园林中植物的生长,因此在植物选择中,应以适应性较强的本地植物为首选。当需要引进外来物种时,在平衡植物造价与生态环境平衡的同时,应充分了解植物的生长特性及是否会对当地物种平衡造成破坏。外来物种、稀有物种引入后,应根据其生长特性为其营造出一个可持续健康生长的环境,并加强看护和后期维护。

2.4加强信息技术应用

植物保护是风景园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充分发挥风景园林在城市生态建设中作用,必须加强植物保护工作,结合园林实际情况,制定日常养护措施,确保植物保护工作的有序进行。在植物保护工作中,应大力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详细调查,建立数据库,不断优化信息管理系统,提高植物保护工作的效率。数据库应该包含各种类型的植物资料,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种类、数量、病虫害也会发生改变,需要及时更新数据,以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处理问题。此外,在园林中合理布置监控设备,优化植物数据、环境数据监测功能,实时监控植物生长环境,充分发挥植物保护作用。

结束语:

   植物造景不仅表现在优化城市环境,对提高空间协调度和完善内部环境,增强园林设计的合理性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针对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配置不合理的问题,从植物季节变化特点、植物观赏期、园林地形地貌、植物互生互惠等角度改善。针对缺乏生态保护性的问题,可通过加强外来植物物种筛选、加强维护等措施改善。植物造景技术会随着周边生态与经济环境的改变而不断的发展,若想留下精品工程,就需要经常进行学习,走出去了解新兴的植物品种与应用技术,通过对优秀案例的学习总结才能保持灵感之源不枯竭。

参考文献

[1]董璐.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现代园艺,2020,43(18):110-111.DOI:10.14051/j.cnki.xdyy.2020.18.052.

[2]蔡文江.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花卉,2019(22):127-128.

[3]周霞.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门窗,2019(20):274.

[4]严婷婷.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花卉,2019(20):157.

[5]罗丹轶.研究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花卉,2019(1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