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景观设计中传统园林空间营造手法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2

现代景观设计中传统园林空间营造手法的应用

李丽雯

韶关市规划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东  韶关   512000

摘要:中国传统园林被称作“世界园林之母”,这主要是因为其具有独特的空间营造手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强化对传统园林空间营造手法的运用,可以通过各种自然元素构建一个更具美感和艺术特性的空间。在现代景观设计中,景观的实用性固然重要,但是还需要将重点放在园林景观的艺术性上。本文针对中国传统园林具有的空间特点,分析空间营造手法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以此来不断推动我国现代化景观设计的发展和建设。

关键词:现代景观设计;传统园林;空间营造手法

现代景观设计起源于西方的工业文明,相对于传统的景观设计其更强调几何化,讲究空间带来的视觉体验。如此具有理性特色的设计理念虽然能够具有普遍适应性的特点,但是在适应不同地域文化和生态上还是存在不足。中国传统园林就更加注重体验性,具有非线性的空间价值观,对于现代的景观设计有着极大的启发价值。随着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地都开始注重文化交融的问题。基于此,越来越多的设计工作者开始将目光投入到传统园林的设计工作中去,目的就是通过更多先进的技术进行造林手法的学习,发掘新型的园林设计手段,从而使现代景观设计更具特色和艺术性。笔者认为,现代景观设计中传统园林空间营造手法的应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现代景观设计中传统园林空间营造手法的应用案例

如今已经有现代景观设计与传统园林相结合的园林景观,比如:花洲书院园林的建造。其充分运用了空间营造的相关手法,给予不同景区不同的风格变化。主要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空间艺术和总体布局。

花洲书院是采用了“步移景异”的手法来表达它的空间艺术,通过对空间进行合理划分和元素填充,呈现出一个园林不同风格变化的场景。此外,对于园林建筑进行合理的安排,体现了疏松惬意的景观风格,给游客和居住者带来更好的体验。

花洲书院采用的是“三瓣”式的布局,不同的区域划分出不同的作用,通过连廊类的建筑对景观进行分隔,达到借景的效果。此外,园林除了具有本身的地方特点,还蕴涵了丰富的现代化气息,满足了城市工作者对于绿色自然的追求,很好地缓解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压力,达到了传统园林设计的真正目的。

二、传统园林的审美化空间理念

传统的园林空间是一个富含艺术特性的空间,是设计师综合多种因素,将情感和丰富的内容融入其中所创造出来的,给原本无味的园林以情感,让进入园林的人触景生情。中国园林审美化的空间与西方园林存在区别,并不像西方园林那样错落有致,树形方正,而是力求与自然更好地融合,通过山、水的组合实现情感的表达,激发园林观赏者的想象力,实现园林设计者与园林观赏者的共鸣。

传统园林空间设计受到了我国传统山水画的影响,注重空间布局的虚实,讲究留白的设计理念。正是由于传统园林审美化了空间,才造就出了一个又一个意境不同的风景园林,给予一个又一个观赏者遐想的余地。传统园林的审美化空间,注重对于诗情画意的表达,讲究空间的主题审美,而在非线性观下又讲究模糊的界定性。

三、传统园林空间营造的手法

1.空间主题法

空间主题法顾名思义给园林空间设计赋予一个主题,其主题可以多种多样,除了平时经常用的山水素材外,还可以是动漫、卡通等等。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空间主题法通过构建主题的形式带给了园林景观不同的情感体现,能够有效增强游客的体验性,提升传统园林整体文化品格。传统园林毕竟是由山水树木以及建筑所构成,不同于画和诗本身所具有的韵味,因此需要借助诗画来给它增添意境。比如:承德的避暑山庄,其主要是用于皇帝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地方,但是为了能够有效提高空间的作用,给予皇帝避暑和处理政务之外的作用,也为此设计出更多的主题,既发挥了组织园林空间的作用,同时也能够提高欣赏者对于园林空间的体验感,给观赏者带来眼前一亮的感觉。

2.非线性空间设计

非线性空间设计指的是在有限的空间里面创造出无限大的空间感。传统园林非线性空间设计中有一种十分常见的设计:以小见大。其特点就是能够让空间形态看起来更加丰富,使得整个空间看起来具有更强的流动性。非线性空间设计中一种十分典型的表达手法就是先抑后扬,主要表现为在入口或者是园林的重点位置表现得未能看透整体,通过植物遮挡的方式或手段来营造期待感,这种植物遮挡会让观看者对园林产生兴趣,对内部设计产生期待感,通过小路的引导突然眼前呈现主体空间,这能够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这种先抑后扬的设计思路给人更多的空间实感,对于园林景观也有了更多期待。

3.空间流动性设计

通过观察中国传统园林,大多数人都认为园林是处于静止状态,但其实园林是流动而非静止的。在古文写作中运用到的前呼后应的写作手法就被运用到了传统园林的建设中。此种方法的运用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第一,将整个园林结构进行细致地划分,一般采用水、石等进行分隔,如此每一部分空间就会因分隔物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设计效果。第二,在将园林结构进行划分之后,通过一些桥梁和小路进行连接,使得游玩之人有种身临其境的观感。这种园林设计方式被统称作流动性设计,该种设计能够为园林景观建设提供更多的思路,使得城市居民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园林景观带来的艺术熏陶。实际上,要想园林符合空间流动性的理念,可以在进行空间序列设计时采用诗文结合的思路进行设计。诗文内容的开始和过渡就可以转变成园林空间设计的承上启下,而诗文中的高潮部分则可以设计转变成园林的点睛之处。这样的设计思路能够使得空间的序列更加完整,给观赏者一种更加有意趣的空间体验。当然,园林设计和诗文写作还是存在区别的,园林设计需要考虑现实问题,像是景观墙体的高矮、植被是否遮挡等问题,对此要想保持园林空间的流动性,就需要根据实际进行园林设计,从而实现传统园林空间的融合。

  1. 声景空间设计

传统园林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就是供给游客旅游的场所,其二就是供给人们日常生活的居住场所。因此,传统园林设计应当要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给游客和居住者带来更好的体验。前往园林景观进行游玩的游客主要是以视觉和触觉为主要感受,而居民则是主要以听觉、嗅觉为主要感受。因此,传统园林中的声景空间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不同的声景能够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从而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想象。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在现代化景观设计中进行传统园林空间营造手法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现代化的手段来学习传统园林空间营造手段,将现代手法和设计理念融入其中,形成独特的城市园林风格。如此才能够实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园林设计者能够通过学习新知识新理论设计出适合观赏者和居住者的园林景观,为处在城市高压环境下的人们提高一个纯洁的冥想圣地。

参考文献:

[1]陈嘉婷.中国传统园林艺术与现代景观设计的比较分析[J].明日风尚,2022,(14):133-136.

[2]王美熙.中国传统园林艺术与现代景观设计的比较探讨[J].中国民族博览,2020,(22):191-193.

[3]耿攀.现代景观环境设计中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结构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2020,(10):222.

[4]王大艳.传统园林空间营造手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浅析[J].南方农业,2018,(27):46-47.

[5]祝后华.传统园林的空间营造手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牡丹,2017,(12):72-73.

[6]张杰.江南传统园林空间特征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常熟尚湖太公望售楼处展示区景观设计为例[J].建筑知识,2015,(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