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煤炭采矿区生态文明建设框架体系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2

大型煤炭采矿区生态文明建设框架体系建设

徐树强1,李文尧2

(1.652325198804281219,2.622323198806074178)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环境、资源等问题越来越重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探索与思考,从而促进人类文明的可持续性发展。为了更好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相关部门也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建立起相应的考核机制以及评价标准,本文重点研究大型煤炭采矿区生态文明建设框架体系建设,提成若干建议,旨在实现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大型煤炭;采矿区;生态文明;建设框架;体系建设

前言:目前,大型煤炭采矿区对地质环境的破坏也是剧烈的,进而对区域水循环、地表生态系统稳定性造成影响。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保持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将是煤炭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核心瓶颈。

一、大型煤炭采矿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对于“文明”一词的解释,学术界有不同观点。但是从广义上讲,文明包含了人类社会在物质和精神方面所取得的成果;而狭义上则认为文明仅仅指一种文化、一个国家或地区历史传承下来的风俗习惯以及与之相关的制度等。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逐渐意识到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并展开相应的研究。目前,关于生态文明的概念尚未形成统一定论,本文将其定义为: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主导,通过建立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过程[1]

(二)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在人类社会中,“文明”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概念。从最早出现的原始部落到现在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城市,人们对于“文明”这一词都有着不同的理解。但是无论如何,可以肯定地说,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以及技术的革新等因素影响下,人类已经进入了新时期——生态文明时代。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生产力得到快速提升,使得人类开始逐渐将注意力转移至自然界之上,而这也就导致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的产生,如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等。为解决这些问题,世界各国纷纷提出并实施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生态文明理念。该理念主要强调通过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体系来约束人类行为,以此实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同时,还要大力倡导绿色环保意识,使人类能够自觉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共同构建和谐美好的家园。

二、大型煤炭采矿区生态文明建设框架体系

(一)生态文明建设框架体系构建思路

在对生态文明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和探讨。因此,在实际开展工作时,应当从多个角度入手,并且要结合不同方面的内容,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措施。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展开,同时也能够使得相关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另外,在具体实施阶段,还应对生态环境、社会以及经济等各方面之间存在着的联系有充分了解,这样才能够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目标。除此以外,在对框架体系进行建立时,还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系统性;二是层次性;三是动态性;四是开放性。只有按照这些原则要求,才可以确保所设计出来的方案更加具有可行性与可靠性[2]。而在整个体系当中包含的内容比较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制度、文化及物质三个层面上的内容。所以说,在对框架体系进行构建时,一定要加强对以上三部分内容的重视程度,以此来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在进行大型煤炭采矿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时,首先要明确该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方向。其次是对生态文明建设所需要的相关内容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法、措施等作出详细规划与设计。最后则是将这些内容落实到实际中去,通过一定的手段来实现预期效果。而这其中最为重要也是最基础的就是建立起一个完善且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建设框架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成果。因此,本文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确定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第二,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机制及法律法规;第三,确立好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标准;第四,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教育工作;第五,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第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得以有效推进;第七,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监督考核机制[3]

(二)生态文明建设框架体系构建原则

在对生态文明进行建设时,需要将其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来完成。因此,要想使该项工作能够顺利地开展下去,就必须制定出一个完善、合理的框架体系,以此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和活动,从而保证各项措施都可以落实到位。同时还应当注意到,不同地区所面临着的问题也有所差异,所以不能直接套用其他地方的模式,否则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情况。此外,在建设过程中,不仅仅是要考虑如何更好地去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还应当思考怎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除此之外,在建设生态文明时,还应当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理念以及方法等,以便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另外,在建设过程中,相关人员还应对制度加以重视,因为这是保障生态文明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之一。最后,在建设生态文明时,还应当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原则:一是以人为本;二是全面协调可持续;三是统筹兼顾;四是因地制宜;五是改革创新。

(三)生态文明建设框架体系构建内容

矿区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牵头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办法,按照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奖惩并举的原则,对各单位领导干部定期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基于此,本文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应该涵盖以下几种不同层次的内容:一是生态意识文明建设,即要提高全社会成员尤其是领导干部以及广大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使他们认识到良好环境不仅仅只有优美舒适等好处,还关系着自身利益甚至生存问题,进而自觉地保护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二是生态生产文明建设,主要涉及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并将绿色理念融入企业管理中去,最终达到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生存条件的目的。三是生态消费文明建设,这里所说的“消费”并非单纯意义上的物质资料消耗,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享受,如旅游度假、体育健身等等。四是生态制度文明建设,这是最根本也是最核心的环节,因为没有完善健全的法律法规作保障,任何形式的生态文明都只能停留在口头或纸面上。五是生态行为文明建设,即要求每个公民必须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市民[4]。六是生态文化文明建设,具体来说就是要大力倡导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美德,同时积极宣传环保知识,努力营造浓厚的生态氛围。七是生态空间文明建设,即要合理规划城市布局结构,科学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切实维护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八是生态产业文明建设,即将生态文明思想贯穿于各行各业,以便形成良性循环机制,推动整个行业向更高水平迈进。

三、结语

综上,大型煤炭采矿区是国家能源战略要地,是人类活动影响大规模广的特殊区域,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矛盾存在最多的区域。在新时代新形势新背景下,应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解决目前存在的各种难题,构建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推动矿区地企民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朝平:以建设生态文明为契机推动国土资源开发利用[J].西部资源,2019(6).

[2]刘博琳:生态文明视角下的西部矿产资源法律制度建设[J].北方经贸,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