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测在生活饮用水和水源水检测中的应用价值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5
/ 2

微生物检测在生活饮用水和水源水检测中的应用价值评价

陈超

四川省  资阳市   安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642350

【摘要】:目的分析微生物检测在生活饮用水和水源水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开展时间2020年9月-2021年12月,本疾控中心在本县城市及农村各100个及60个生活饮用水监测点采集饮用水水质样本采集,共采集2000份水质标本,进行水中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中的检出情况分析。结果进行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发现城市水样中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检出合格率高于农村水样(P<0.05)。结论:对城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进行微生物检验,有助于疾控中心准确监测各区域生活饮用水情况,确保微生物达标,以提升生活饮用水质量,有效控制疾病感染情况。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水质;微生物检验;监测结果

前言

现阶段,饮用水最迫切的安全问题是微生物污染问题,这也是世界范围的难题。消除安全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为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查。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都是经由相关处理,水中微生物达到一定标准,且人们能够安全饮用的水。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发现,水污染导致世界上约12亿人发生了肠道传染性疾病,其中大约有400万人因为水污染疾病死亡,所以生活饮用水质量把控工作十分重要。目前,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对生活饮用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生活饮用水水质达标的标准,是通过感官判断水质清澈。并且饮用水中的不同微生物水平达标,避免携带病毒、细菌,在居民饮用后传染病菌,引发疾病[1]。因此,在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中,确保水中微生物水平达标非常重要。本疾控中心为了提升居民身体健康安全,定期取样,对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提升监测的准确性,为疾病控制提供可靠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开展时间2020年9月-2021年12月,在城市及农村各100个及60个生活饮用水监测点采集2000份饮用水水质样本。

1.2 方法

依据城市及农村人口比例,对本县共160个生活饮用水供水点进行采样,城市及农村共采集2000份水样,对水样进行微生物检测。检测指标包括水中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采集的水样在4.5h内送到实验室,采用合适的微生物检验方法进行检测。采集水样时严格按照标准流程操作,确保检测质量。(1)其中菌落总数采用平皿计数法检测,将水样放置在营养琼脂上,在温度37℃的环境下培养48h。获取1ml水样中菌落总数。(2)总大肠菌群采取多管发酵法、酶底物法进行检验。其中多管发酵法在温度37℃下培养24h,经过乳糖发醇试验、分离培养、证实等几个步骤,经过72h培养,分离出乳糖及产酸产气、需氧、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为总大肠菌群阳性。进行总大肠菌群阳性管数对照,获取100ml水样中的总大肠菌群最可能数值。酶底物法为水样培养24h,待分解色原底物释放色原体,可观察到培养基从无色变为黄色,为总大肠菌群阳性。若为可疑阳性,可继续培养24h,判读检测结果。(3)大肠埃希氏菌群采取多管发酵法检验,获取总大肠菌群阳性样本,在含有荧光底物的培养基上培养,温度为44.5℃,时间24h。产生β-葡萄糖醛酸酶,分解荧光底物释放出荧光产物,在紫外光下产生特征性荧光细菌的,为检出大肠埃希氏菌。

1.3 观察指标

分析城市及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检出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以SPSS25.0软件为判定标准,整理文中各数据指标,分别纳入至t检验与卡方检验进行处理。以(均数±标注差)为处理结果的属计量资料,利用t检验整理计算,以n(%)为结果的属计数资料,通过卡方检验处理;观察p值,若其<0.05,则表示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显著;反之若p>0.05,即为数据无明显差异性。

2 结果

进行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发现城市水样中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群检出合格率高于农村水样(P<0.05)。见表1。

表 1 城市及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检出情况分析[n(%)]

分组

份数

菌落总数合格数

总大肠菌群合格数

大肠埃希氏菌群合格数

城市

1100

1070(97.3)

1050(95.5)

1052(95.6)

农村

900

808(89.8)

795(88.3)

780(86.7)

48.545

35.111

51.759

P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疾控中心在传染病的控制中,需要重点进行生活饮用水水质中微生物监测,以确保饮水安全。原因在于病菌、病毒及病原菌微生物可从传染病患者粪便中进入到水源中,通过以孢囊或肠虫的虫卵传播,对水质造成污染[2]。而生活饮用水污染后,不进行严格的消毒管理,就会在居民饮用后造成伤寒、痢疾及霍乱等疾病。

疾控中心是控制各种传染病的部门,通过对各种可能导致传染病的途径进行抑制,能够提升传染病的防控效果。对于因生活饮用水造成的传染性疾病,可通过微生物检验方式,进行提前预防。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可通过大肠菌群检出情况,判定水质是否污染,可对传染病发生风险进行评估

[3]。根据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标准,水中微生物指标需要达到菌落总数低于100CFU/ml,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群未检出。因此,疾控中心想要进行传染病控制,就需要进行严格的水质监测,微生物检验无疑是较为准确、科学的指标。

在微生物检验中,多管发酵法是一种稳定性较强的检验方法,判读结果方便、准确,且检验成本低。但由于耗费较多的人力,检验时间长,这是其不足。酶底物法人工成本低,操作较为简单,出结果快,且结果易判断。稳定性强,可进行密封培养,可避免二次污染。但由于耗费的成本高这也是其不足。本次研究将多管发酵法及酶底物法应用在居民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中,提升了检验的准确性。

本次研究通过不同的微生物检验方式,对城市及农村生活饮用水点进行水样采集,进行微生物含量检测,利于观察是否有超标情况。其中菌落总数的检验,主要是由于自然环境中微生物种类多,绝大多数对人体无害,有些还是调节人体肠道平衡的有益菌。但也有一部分会产生环境污染,导致人体发生感染[4]。其中细菌是一种常见的致病源,因此,进行水中菌落总数的检测非常有必要。疾控中心定期进行居民生活饮用水中菌落总数的评估,有助于了解饮用水安全,为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提供依据[5]。总大肠菌群在水中含量,能够反映水质受到粪便污染的情况,可确定水体污染源,从而为传染性疾病的控制提供条件。通过对总大肠菌群的检测,可间接的评估肠道菌群中对人体健康及致病的危险性。因此进行总大肠菌群的评估,可推测肠道病原菌情况。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群检出情况是评估生活饮用水是否符合健康标准的指标,通过科学的微生物检验方法,确定饮用水是否达标非常有必要。

综上,对生活饮用水进行微生物检验,有助于疾控中心进行传染病控制,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李毅然,李德洁,冯看.柳州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挥发性有机物和微生物检测及结果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2022,28(06):521-526.

[2]潘文义,杨燕飞,俞泽亮.歙县2016—2020年农村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污染状况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22,28(03):220-223.

[3]普布卓玛,孙宗科,马啸,朗杰卓嘎,张登城,彭措次仁.青藏高原地区水质微生物现场检测与标准方法的应用比较[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2,32(08):914-917.

[4]黄曾,赵卫红,丁欣悦,詹卓蓬,邹锦群.2018年丰城市生活饮用水微生物监测结果分析及解决措施[J].中国当代医药,2021,28(15):189-191.

[5]张卫星.安阳县2017-2019年农村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指标检测结果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20,26(06):482-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