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的先兆表现知多少,该如何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5
/ 2

脑出血的先兆表现知多少,该如何治疗?

杜章楠

 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  神经外一科 河南安阳 45000

由于脑出血起病急、病情发展快且致死率高,在当前的医学界受到了极高的重视。虽然脑出血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但该疾病的发生也有一定的逐渐发展演变过程,超过一半的患者在发病初期都会出现一些异常情况,也就是出现一些脑出血的先兆表现。如果能够及时发现先兆症状给予正确的判断,接受及时的医学治疗,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疾病的发展,保证生命健康。因此,了解脑出血的先兆对于控制疾病、避免发生严重后果起着重要作用,下面将介绍脑出血的先兆表现和治疗方式。

一、脑出血是什么?引发脑出血的原因有哪些?

脑出血又被称为脑溢血,是一种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而造成的出血现象,是脑卒中的一种。脑出血的症状比较多样,与发病的严重程度、出血的位置以及受影响的组织范围大小有关。

脑出血的发病原因可根据原发性脑出血和继发性脑出血来进行分类,原发性脑出血是脑出血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由小血管自发破裂而引起脑内出血,一般主要是由于淀粉样血管病、长期高血压而引起的小血管或穿支动脉破裂所导致。脑淀粉样血管病是一种随着老化和高血压而出现的血管壁异常的疾病,该疾病在引发大出血前,很可能会出现一些微小的、很难被察觉的出血现象;高血压属于一种慢性疾病,长时间的高血压会对人体的血管病造成损伤,进而导致脑出血发生。继发性脑出血是由于血液成分异常、血管病变等其他原因而引起的脑出血,主要病因包括血管畸形、肿瘤、血液病、药物因素等。血管畸形也就是动静脉畸形,是指大脑内部及周围的血管弱化症状,很多患者在出生时就已经存在;如动脉瘤、脑肿瘤等肿瘤会因动脉瘤破裂而导致血液流入大脑内,进而引发脑出血;如血友病、镰状细胞贫血等血液病也会引发脑出血,存在血友病的患者其血液中缺少凝血因子,一旦出血,很难进行止血;镰状细胞贫血症状会因红细胞异常而出现溶血,进而很有可能伴随脑出血疾病的发生。

根据大量医学研究发现,患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的患者容易引发脑出血,同时一些经常性吸烟、饮酒、滥用药物、工作强度较高、久坐不动和肥胖的人群也容易引发脑出血。

二、脑出血的先兆表现有什么?

脑出血疾病在疾病初期往往会表现出一些异常的情况,其先兆表现主要如下:

1、出现头晕症状,会明显感觉到周围的环境不停地发生旋转,使得自身无法稳定站立或直接晕倒情况,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脑血管内的压力增大,导致大脑神经功能受到干扰而产生。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较为剧烈的疼痛,或头痛感持续较长且有加重趋势。

2、出现恶心、呕吐表现,同时会伴随剧烈头痛,因脑血管内压力骤然增大,颅内压升高所致。

3、经常反复出现鼻腔出血症状,也就是流鼻血现象,主要因颅内压增高引起鼻腔内毛细血管扩张或破裂而导致出血。

4、出现颈部僵硬、后枕部不适症状,与患者出现颅内感染或脑膜刺激征有关,颈部活动受限,低头动作困难。

5、出现暂时性视物模糊或者眼前有重影。

6、语言功能障碍,即在与他人进行交谈时口齿不清或听不懂他人说话。

7、意识障碍,因颅内压升高或局部脑组织受压,导致正常意识受到影响,主要表现为嗜睡、昏睡。

8、肢体障碍,出现突发肢体麻木、眼睑下垂、活动不便、口歪、流涎等表现,主要因脑血管扩张压迫肢体和运动神经导致。

总的来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使得脑出血等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除以上先兆表现外,如出现手指麻木、精神状态变化明显等表现,也需引起重视,及时就诊,以便获得有效的诊断和治疗。

三、如何治疗脑出血?

脑出血治疗可分为内科治疗、外科治疗、物理治疗、康复治疗、高压氧治疗等治疗方式。临床上一般较多采用内科治疗,引导患者平复情绪、卧床休息,以避免情绪过于激动及血压升高;以脱水降颅压治疗为基础来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避免患者因血压升高而出现再次出血;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应用于脑出血急性期的治疗中,使用甘油果糖、利尿剂、甘露醇等药物;如患者合并凝血功能障碍,需给予止血治疗;使用异丙嗪、哌替啶、氯丙嗪等药物来进行亚低温治疗,以改善患者脑组织血液灌注、降低脑细胞代谢,同时恢复脑细胞功能。除此之外,针对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其他治疗,如气管插管患者需静脉使用镇静剂,常用的药物包括咪达唑仑、依托咪酯、二异丙酚等药物;如合并低钠血症,应采取缓慢纠正治疗;如患者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在脑出血停止,病情稳定后,可使用小剂量的低分子肝素达到预防性抗凝效果。

对于一些较为严重的脑出血病症,内科治疗的效果往往较差,在这种情况下,可采取外科治疗介入。如发生颞叶出血、基底节区出血,可应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这种手术操作简单方便、创伤小,属于一种微创手术,缺点是术后容易出血、减压效果不彻底、手术出血量大。如出血量较大,可采取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可在直视下进行血肿清除,止血过程安全性高,但存在创伤大、手术时间长的缺点。神经内镜下颅内血肿清除术适用于绝大多数脑内部位的出血,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清除血肿及时、恢复快的优点,同时具有手术空间小、视野较窄、清晰度容易受影响等缺点,如深部手术出现大出血,很难完全实现止血。除此之外,立体定向血肿引流术也是一种适用于大多数脑内部位出血的治疗方式,手术操作相对比较简单,且安全性相对较高。

物理治疗可包括经颅磁刺激、生物反馈、功能性电刺激等。高压氧治疗在发病14小时内治疗效果比较好,有助于提高血液中氧气的含量,进而改善脑组织缺血症状。康复治疗适用于脑出血发生后,生命体征平稳、病情未发生进展时,尽早进行康复治疗有助于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脑出血的发生与高血压或一些特定的危险因素有较大关系,尤其是发生过卒中事件的人群,做好降压治疗对于降低脑出血复发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做好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控制也能够有效预防脑出血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一些脑出血的先兆表现,需要引起注意和警惕,及时到医院进行专业的诊断,避免突发脑出血造成较大的生命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