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焊接工艺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5
/ 2

汽车零部件焊接工艺研究

彭广新

320924198611055272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汽车制造业占据着国民经济增长的首要地位。零部件焊接质量直接影响着汽车的整体质量。本文从焊接的概述、焊接在汽车零部件中的作用、汽车零部件的焊接工艺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汽车;零部件;焊接

  一、前言

近年来,由于汽车行业的不断壮大,汽车零部件的焊接工艺问题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虽然我国在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改进,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新时期,加强零部件焊接工艺技术的研究,对我国汽车制造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焊接的概述

焊接是现代机械制造业中一种必要的工艺方法,在汽车制造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汽车的发动机、变速器、车桥、车架、车身、车厢六大总成都离不开焊接技术的应用。在汽车零部件的制造中,点焊、凸焊、缝焊、滚点(凸)焊、焊条电弧焊、CO2气体保护焊、氩弧焊、气焊、钎焊、摩擦焊、电子束焊和激光焊等各种焊接方法中,由于点焊、气体保护焊、钎焊具有生产量大、自动化程度高、高速、低耗、焊接变形小、易操作的特点,所以特别适合汽车车身薄板覆盖零部件的焊接,因此在汽车生产中应用最多。

三、焊接在汽车零部件中的作用

汽车车身零部件为金属薄板壳体结构,主要由薄板冲压件经电阻点焊或CO2气体保护弧焊等粘结而成。汽车车身装焊生产的主要任务就是完成汽车车身(即白车身)的制造。对于轿车来说,车身焊装线一般是由地板总成线、左右侧围总成线、前围(仪表台横梁)、后围(后行李仓托架)线、顶棚线、门盖总成线、车身总成线(主线)等组成。各分总成线又由很多合件、组件及零件焊装工位组成。汽车车身焊接的基本特征就是组件到部件再到总成的一个组合过程,因此汽车零部件的焊接精度决定着车身分总成组件的焊接精度,最后影响和决定着车身焊接总成的焊接精度与质量。因此,汽车零部件的制造过程中,对焊接工艺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四、汽车零部件的焊接工艺

焊接是汽车生产流水线上一项不可或缺的加工工序。汽车最主要的车架、车桥、车身、车厢、变速箱、发动机等几大零部件的加工,也都离不开焊接。目前,在汽车生产制造中使用的焊接工艺有很多种,如CO2气体保护焊、电阻焊、氩弧焊、电弧焊、激光焊等。在这些焊接工艺中,CO2气体保护焊、电阻焊具有生产量大、焊接变形小、效率高、便于操作、自动化程度高、低能耗等特点,比较适合汽车车身薄板覆盖零部件以及车厢、车架和车桥等的焊接。

1、CO2气体保护焊

CO2气体保护焊主要是以CO2为保护气体的一种焊接工艺,其优点是:

(1)焊接成本低,仅为焊条电弧焊成本的50%左右;

(2)生产效率高,是焊条电弧焊的2~4倍;

(3)便于操作,由于是明弧焊接,所以对工件的厚度要求不限,并且还可以进行全方位焊接及向下焊接;

(4)焊缝具有较高的抗裂性,由于焊缝低氢且氮的含量较少,所以其抗裂性能较高;

(5)焊后变形相对较小,角变形仅为0.5%,不平度仅有0.3%。

该焊接工艺主要用于汽车车身蒙皮、后桥车、架以及车箱等的焊接。

2、电阻焊

电阻焊是将被焊工件压紧在两电极之间,然后施加一定的电流,并利用电流流经工件接触面或邻近区域时所产生的电阻热效应,将工件加热至熔化或塑性状态,使之形成金属结合的一种焊接工艺。电阻焊的具体优点如下:

(1)焊接成本低,电阻焊无需使用焊条、焊丝等填充金属,并且也不需要氢、氧、乙炔等焊接材料,所以其总的焊接成本较低;

(2)操作简便,能够实现自动化和机械化,降低了劳动强度,改善了劳动条件;

(3)无噪声及有害气体;

(4)加热时间短,且热量集中,热影响区域小,变形与应力也很小;

(5)焊后无需校正和热处理

3、激光焊

激光焊是以聚焦好的激光束作为能源轰击焊件,并通过这一过程所产生的热量进行焊接。其主要优点如下:

(1)热影响区间变化范围小,因热传导产生的变形也相对较低;

(2)无需使用电极,没有电极污染,并且该焊接工艺不属于接触式焊接,能够降低机具的变形和耗损;

(3)不受空间限制,可焊接小型或间隔较近的零部件;

(4)可焊接的材质种类范围广,并且可接合各种不同材质的材料,或不同物性的两种金属;

据有关数据表明:一台激光焊接机器人,能够代替3~4台电阻焊机器人,如果在加工一个车身上充分利用激光焊接,则可减少焊件准备工装投资车身密封以及材料消耗等费用约合150美元左右,并且还可将钢材利用率提高50%。

五、实例分析

1、案例概述

某汽零部件是公司主要产品之一。传统工艺上,加工此类部件一般是先进行点焊、铆接,最后进行CO2气体保护焊。在多次生产过程中,CO2气体保护焊焊缝镀锌总是出现镀不上或黑斑等缺陷,之后多次进行工艺改进,添加去焊渣工序,虽然镀后焊缝效果有所改善,但零件外观较差,添加新工序后严重耗费人力工时,并滞后生产进度。针对这种状况,对该部件工艺研究势在必行。

2、工艺分析

(1)材料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分析

部件组成材料主要包括圆钢丝A、钢板B。其中,A材料为中碳钢,锰含量较高,力学性能良好;B材料为低碳钢,塑性较好。

(2)材料焊接性分析

材料B为低碳钢钢板,含碳量及其他合金元素均较少,因而该材料的焊接性好,一般不需采取特殊的工艺措施即可得到优质的焊接接头。另外,低碳钢几乎适用各种焊接方法进行焊接。材料A为中碳钢棒料,含碳量较高,焊接性较低碳钢差。焊接时一般采取焊前预热焊后缓冷的办法处理,预热可以减小冷却速度,降低近缝区的淬硬倾向,改善焊接接头的塑性,减小焊接残余应力。

(3)选择合适焊接工艺

根据我公司设备能力和生产状况,倾向用电阻焊代替CO2气体保护焊。电阻焊生产效率高,劳动条件好,工件变形小,容易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成本低。

首先,分析零件结构。材料A为Φ7.2mm,材料B厚度2.0mm。若采用点焊方式,由于这两种焊接件材料不同,厚度不等,焊接熔核将不对称于其交界面,而是向厚度大,导热、导电性能差的一侧偏移,偏移的结果将使锁板焊透率减小,焊点强度降低。同时,生产上一般采用双面单点焊模式,焊后工件两侧均有压痕,影响外观。因此,考虑采用凸焊技术。

3、试验论证

(1)夹具、电极设计

根据图样要求,设计焊接夹具一套,上下电极各一副。设计原则:定位准确,配合合理。

(2)焊前准备

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第一,取待焊件若干件,要求过量具合格,外观合格。

第二,对部分零件进行压包处理。考虑到待焊面为圆弧面,而常规圆球形及圆锥形凸点不利于接触定位,故改为长形凸点,变成线接触,以增加熔核尺寸,提高焊点强度。

凸点设计方案:沿焊缝中心位置对称压包,左右各一个,间距8mm,凸点尺寸:长4mm*宽3mm*高1.5mm,长方向与A垂直方向,进行压包处理。

第三,对所有试验件进行表面清理,去油污、锈迹,并对所有试验件进行编号。

(3)确定焊接参数

试验采用凸焊机,主要焊接参数:压力、行程时间、预压周数、加压周数、焊接周数、热量调节量、维持时间及次级空载电压。

撕破试验是检验焊点的最常用方法,操作简单,效果明显。

第一,撕破试验是用外力撕开焊缝,优质焊点的标志:在撕开试样的一片上有圆孔,另一片上有圆凸台。有时也可以通过撕开的断口判断熔核的直径。

第二,试验工具有虎头钳、撕破锹和锤子。

第三,试验现象及结论。

结论:凸焊样件经多次锤击仍无法撕破,点焊样件锤击后B材料有明显撕破痕迹,A材料上有明显凸台,在特定冲击范围内,凸焊样件焊接接头牢固可靠。

通过对该部件的工艺研究,发现该部件采用凸焊技术成形是可行的。显然,这一技术上的改进,让我们对该部件的焊接方法有了新的认识,加工手段也有了更多选择。

(1)凸焊作为电阻焊中的一种,也是点焊的一种变形。在相同的技术条件下,凸焊在处理焊缝熔核偏移等问题上更具优势。由于电流密度集于凸点,电流密度大,故可用较小的电流进行焊接,并能可靠地形成较小的熔核。

(2)在一个焊接循环内可同时焊接多个焊点。不仅生产率高,而且没有分流影响。原采用CO2气体保护焊生产速度为200个/h,现采用凸焊方法生产速度可以达到500个/h。

六、结束语

通过对汽车零部件焊接工艺的问题研究,进一步明确了焊接工艺在汽车零部件加工中的重要性。因此,在汽车零部件的后续加工中,要加强焊接工艺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汽车制造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昌雄 车身焊装技术的发展趋势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制造分会 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