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投资管理及风险控制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4
/ 2

企业投资管理及风险控制探究

刘德鹏

中国葛洲坝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同时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企业竞争日益呈现出白热化趋势,投资工作对企业稳定运行及资金正常周转。本文研究分析企业的投资风险常见问题,并提出合理控制措施及建议,以提高企业的投资风险控制水平,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企业投资管理;风险控制

引言

投资风险管理是企业投资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其开展质量切实影响企业的发展质量,企业要不断优化投资风险管理体系及理念,这是当前广大企业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课题。

1企业投资风险概述

企业投资风险管理是投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覆盖投资行为的全过程,一般包括投、融、管、退等环节。投资风险管理主要是以充分吸收前人在投资风险管理方面的经验为基础,结合现代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衍生出来的管理模式。企业投资风险管理包括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风险监控、风险考核与评价等环节,需要企业根据投资风险产生的背景以及实际情况制定应对和管理办法。同时,投资活动对于当前很多企业来说已经成为常规工作范畴,从这个角度来说,企业应该构建投资风险管控体系及机制,借助科学合理的方法,通过转移、降低、避免以及接受风险等手段,有效应对投资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类风险,从而确保企业经营活动有序开展,为企业业务发展保驾护航。

2企业投资管理及风险控制常见问题

2.1投资项目与战略规划不匹配

企业的战略规划是依据企业外部环境和自身实际状况及其变化确定的发展目标及方向,投资活动应服从整体的战略规划、聚焦主业才能合理配置资源,推动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部分企业投资管理意识比较薄弱,战略定力不足,以多元化发展为名进入投资回报较高的行业或投资与主业相关性不强的项目,往往因缺乏新领域的管理经验和专业团队以投资失败告终,同时也因此错失主业发展良机,造成资源严重浪费。

2.2企业投资风险预警欠缺

通常,企业可以依据科学的方法对投资风险进行预判,但是现阶段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极为复杂,提高投资风险预测和评估的精确性难度较大。同时,投资风险的形成往往需要一定的过程,这使得企业在构建投资风险预警机制方面存在较大的难度。因此,企业应该在经营管理实践中科学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从而更好地对投资风险进行预警,提高投资风险管控水平。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未构建完善的投资风险预警机制,或者缺乏有效的风险监控和预警措施,使得投资风险预警机制的价值和效能没有得到真正的发挥。同时,投资风险预警机制的不完善,使得企业难以将风险监测系统有效地融入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从而导致风险管控失去应有的作用。

2.3投资实施过程管控不力

部分企业存在重投资审批、轻落实监督的情况,关于过程监督主要是要求已审批的项目如发生重大变化需重新报批、主办单位需定期报送重大投资项目的执行情况等,但这种方式下收集到的项目执行情况往往比较滞后,进度延迟或成本超支已成事实,管理的主动性不强,不利于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出现重大偏差时也不利于及时止损。分析造成过程管控不力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方面:第一,过程监督责任主体不明确,未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造成监督缺位;第二,对于周期较长的项目,过程中若项目责任人发生调动,前后责任划分不清晰影响项目推进;第三,未建立与项目执行进展挂钩的考核机制。

3企业投资管理及风险控制优化措施建议

3.1加强企业投资管理制度建设

健全企业投资管理机制,可有效降低企业投资风险。因此,企业要实现投资效益、降低投资风险,首先要建立健全公司的投资管理制度,使公司所有投资都有据可依、最大限度降低公司投资的随意度和盲目化。一是明晰投资机构的职能与权力,建立规范的投资方案审批程序与方式。二是企业投资管理制度中,关于投资项目的管理与评价等工作要有明确清晰的落实情况。此外,企业投资管理制度还包含了对在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重要问题处置预案、方案重大变更等相关制度等,确保投资项目落地过程中各类情况得到及时解决,最大限度减少企业投资风险。

3.2完善企业风险管理机制,加强企业风险管理和过程控制

企业风险管理机构是执行风险管理机制的有效保证,能够使其内部控制得到有效管理。一是健全企业风险管理机构,要设置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各相关部门、各岗位人员的职责和管理相关操作流程应清晰,上述人员对于相关规定应熟悉。二是要设置专职或兼职风险管理员,明确各部门、各岗位人员责任分工和责任主体,确保责任风险管理的各项工作落地并见效落实。此外,还要设立有相应级别的专业化风险控制和投资项目管理监督机制的专业部门,对投资风险管理工作进行全面专业化监督管理,以便企业及时发现自身投资和管理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3.3增强风险意识,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企业在投资时要加大对内部发展水平和管理能力的重视,还要客观合理的评估自身财务状况。另外,企业应提升管理意识,投资应严格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实施,对具有重大风险的投资项目应“一票否决”,要慎重评估项目的可行性,要建立负面清单机制,比如,对于主业关联度低、预期投资回报率低于资本成本、技术、环保、能耗及安全标准较低的项目应

明确禁止参与。与此同时,企业投资前一定要对投资项目的内容,聘请专业人员或第三方独立机构对投资项目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将因为缺少相关经验而引发的投资失败因素去除,降低投资风险。此外构建完善的风险预警防范机制,有效预防风险发生,企业应结合投资数额、时长等参数设置不同的风险管理条例,实施分层管理,实现投资管理结构的优化。

3.4加强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升企业投资管理体系的效能

人才是实现企业稳定发展的第一动力和永恒之源。企业应立足发展全局,采取切实措施,引导工作人员认识到投资管理体系构建与高效应用的战略性意义,并致力于通过培养工作人员的科学意识和创新意识实现投资管理体系创新性与时代性的提升,创新投资管理路径和工作方法。第一,加强投资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基于投资管理体系的最新现状,一方面加强投资管理基础知识培训,打造高素质团队,提升员工对于投资管理体系的认知程度。另一方面,构建内部交流机制,鼓励投资管理团队到业务一线,提升对业务的熟悉和了解程度,提升实践知识基础。通过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螺旋提高,为创新投资管理模式和实务方式方法打下坚实基础。第二,打造符合时代要求的最新投资管理体系“新人才”。对内常态化开展工作能力提升“培训班”,邀请行业内外开展投资管理的专家举办专题讲座,推进优秀后备人才培养;对外积极通过社会招聘等多种方式,扩大优秀人才来源,不断提高团队的专业性。

3.5 高效开展投资风险管控工作

完全没有风险的项目是不存在的,一方面不能放任投资项目不按规定、流程开展,但也不能为了完善体系而设置大量重复流程。风险管控应做到高效、及时及有效,不应为了风险防控而阻碍业务的开展。这要求相关制度、体系设计应精简、高效、合理;相关人员应专业且明确公司战略目标。

结束语

企业为提高自身竞争力和行业领导力,需要通过有效的投资活动获得经济收益,以此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在面对比较复杂的投资业务时,为保障预期目标实现,要加强投资管理,有效地规避投资风险,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参考文献

[1]范旭.房地产企业投资管理及风险控制的策略探讨[J].商业观察,2022(01):67-69.

[2]章昊,俞洁.新时期国有企业投资管理及风险控制策略探究[J].今商圈,2021(13):25-27.

[3]杨冰月.试析企业投资管理及风险控制[J].金融文坛,2021(06):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