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环境监测过程质量管理提升环境监测水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4
/ 3

加强环境监测过程质量管理提升环境监测水平

杨莉

身份证321284198707203646

摘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重视环境质监测,强化质量管理,提高环境监测整体水平十分重要。为此,本文从环境监测特征及内容入手,对做好做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提升环境监测水平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监测水平;提升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环保问题也越来越关注。要将环境保护工作加以落实,就需要做好环境监测,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作为监测工作的一部分,通过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可以保证环境监测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为更好地开展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提供参考数据支持。

1 环境监测特征及内容

1.1 环境监测特征

第一,环境污染涉及面广。基于我国环境现状,可以了解到环境污染涉及面很广要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就需要重视环境监测。而因环境污染涉及面广,环境监测的范围也比较大[1]

第二,环境监测较为复杂。从目前我国环境整体情况看,环境监测工作是十分复杂的,要是缺少科学的环境监测技术及过程管理,必然会引起环境监测问题的发生,进一步影响环境监测的顺利开展。

1.2 环境监测内容

环境监测也就是对环境质量对影响环境质量的因素,比如说,水源、气候等加以全面监测。监测内容涉及现场调查、方案制定、数据分析等等。

2 环境监测过程质量管理及其意义

    所谓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也就是采用各种科学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对环境监测过程实施管理,以获取更为理想的质量监测结果,主要包含质量规划、质量保障、控制、监督、优化等内容[2]

在环境监测中,质量管理作为不可或缺的内容,是提升环境监测质量的关键。只有做好环境监测,才可以获取更为完善的监测数据信息,为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与此同时,通过实施科学有效的环境监测过程管理,也能够对有关部门开展环境监测、治理工作结果加以考评,为环境污染治理提供数据保障。环境监测成功与否离不开治理管理,监测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确保所获取数据结果的准确性、完整性,而质量管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环节,我们必须对质量管理工作加以全面重视,采用科学的方法和途径做好监测过程质量管理

3 环境监测过程质量管理面临的问题

   在环境监测中,质量管理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是保证环境监测质量的关键,但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实施环境监测过程质量管理时,还面临如下问题,下面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简要概述。

3.1 思想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虽然现在我国大部分环境监测部门对环境监测过程质量管理工作比较关注,但是还是有少数人觉得环境监测过程涵盖的内容很多,监测过程较为复杂,重视度不够,在具体工作中也并未严格遵循有关规范去实施,当产生监测质量方面的问题,相互推卸责任,没有第一时间采用有效的方法去处理问题,环境监测过程管理工作并未得到系统落实,导致环境监测数据不准[3]。与此同时,有的人员在环境监测过程管理中,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到了最终的结果上,忽略了监测过程,从而使得监测结果和实际有误差,环境监测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

3.2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

    虽然我国环境监测工作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也构建了较为专业的监测系统,但是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并不完善,地方环境监测部门受到考核、行政干预的双重压力下,并未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到质量管理体系上,有些监测工作只要达标就行,出于完成自身工作任务考虑,并为从根源上使环保问题得到解决。另外,虽然有些地方环境监测部门也设置了质量管理体系,但是因缺少内部管理,执行力不高[4]

3.3 监测基础较为薄弱,各区域间发展不平衡

监测基础较为薄弱体现在科研水平不足、技术水平不高、监测手段较为滞后、人才不足等方面。环境监测设备性能不高,数量不足,应用频率高,存在的安全风险大,相关的环境污染应急监测设备很少,基本没有。受到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的影响,环境监测基础建设还有所不足。

3.4 环境监测技术需要提高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趋严重,环境污染物的不断增多,对环境监测技术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要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精准性、完整性,提高环境监测质量和水平,就需要做好技术革新。但很显然,现在的环境监测工作中,还存在着环境监测技术水平不高,更新不及时,目的性不强等方面的问题,进一步影响了质量管理效果。

3.5 环境监测有关人员的素质水平不高

伴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环境监测技术水平越来越高,相关监测设备性能也越来越强,这对监测人员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但从现在的情况看,有关监测人员还存在着技术应用不熟练、素质水平不高等问题,使环境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4 强化环境监测过程质量管理提升环境监测水平的措施

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技术保障,对发现并解决环境问题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新时期,我们要重视环境监测,并做好环境监测过程的质量管,最大程度的提升环境监测水平。

4.1 强化环境监测过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4.1.1 树立全员参与思想观念

环境监测涵盖的内容很多,并不是某个部门、机构、人员的事,涉及到各个岗位,各个人员,从监测方案的设定,到评审等整个阶段都需要贯穿管理。传统管理思想、模式下,除了质管部门、人员能够积极承担自身的责任外,其他部门人员并未积极参与到质量管理工作中来,若是不扭转这一局面,环境监测过程质量管理工作就无法得到有效落实。所以,有关环境监测部门、机构需要进一步加大环境监测过程质量管理工作重要性的宣传、教育力度,对各部门岗位职责加以明确划分,让各岗位工作人员都能够意识到自身工作对提升环境监测过程质量的作用,树立全员参与思想观念,从而更高效完成自身工作[5]

4.1.2优化质量管理制度

区域环保部门要建立环境监测体系时,要全面更新并优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科学应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对所监测到的环境数据指标加以科学分析,尤其是要做好对环境影响因素的评价工作。在优化质量管理制度时,还需对做好化学污染物等各种变化量的归纳整理,做好数据的深入分析。各区域环保部门要加强于有关企业间的合作,以获取到更为精准、完整的数监测数据,为环保工作助力。区域环保部门还要有效落实并执行国家关于环保及环境监测有关规定,对环境监测主体、要素加以科学划分,与此同时,还要对做好对各种环境监测方式、过程的高效管理。

4.1.3 强化环境监测设备的质量管理

  环保部门及有关机构要重视环境监测设备的质量管理,深入市场,着重对质量不达标的监测设备加以排查,实施规范化管理。同时,还需建立信息共享渠道,做好环境监测设备购置、使用全过程的管理,系统搜集设备信息。此外,有关部门还要做好对监测设备的维护、升级,以免因设备质量问题引起监测数据误差,并对污染物成分等重要指标加以科学划分,设置更为科学的评估标准,从硬件方面提升环境监测管理水平。

4.1.4 建立多角度、系统化的环境监测质量监督机制

  我国环保工作的落实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环境监测过程也并不是单纯对某个指标的监测,涉及到的内容很多,在进行环境监测时,质量监督是很重要的,所以,各区域环保哦监管部门要建立多角度、系统化的环境监测质量监督机制,对环境监测制品评估指标加以科学划分,通过内外部监督等形式,强化大众参与环保工作的积极性。在建立质量监督机制时,环保部门、监管部门还需全面做好污染源头治理工作,获取各区域环境方面的信息,找到污染源所在,严惩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行业、企业。此外,建立多角度、系统化的环境监测质量监督机制,也可以基于已有的管理体制,对相关权责加以有效划分,对各时期内环境监督结果加以呈现。

4.1.5 做好日常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需要融入到环境监测的全过程,从监测计划的设计、监测点的确定、样品获取、数据分析等都需要强化质量管理。一方面,采样人员需要严格依据标准流程做好样品采样工作,对每批样品都需要做好质量控制,一旦出现质量问题,要查明原因,并做好样品复检或者是再次取样。另一方面,还需再次审核监测数据,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4.1.6 实现内外部质量控制的结合

有关监测部门或人员要积极与上级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并让各级监测机构、部门加入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评估等各项活动中来,利用外部力量提高环境监测技术水平。同时,还要做好实验室内部质量管控,比如说,从安排人员采样、操作等都需要做好质量管理。还要对监测质量加以评价,可通过留样复测等方式实施。

4.2 提升环境监测水平的措施

4.2.1 建立完善的环境预警机制

为了更全面提高环境监测水平,有关部门就要建立更为完善的环境预警机制,并综合现代化的环境监测技术,对各区域环境监测范围加以集中编码,以更高效对环境监测数据指标加以分类、整理。建立完善的环境预警机制离不开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率,所以,在保证相关环境监测数据可以高效传输、共享的基础上,各区域环保部门、机构要科学应用环境监测设备,对超过标准数值的环境数据信息加以着重标记,及时定位异常信息。除此之外,还要实现各环境监测网络、架构间的高效衔接,帮助相关监管人员更快做出决策。

4.2.2 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完善环境监测网络平台

在调查中了解到,各区域发展程度不同,技术的应用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现代化的新技术手段在具体运用时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各区域环保部门、机构要加大对新技术研发力度,全面提高环境监测设备的应用水平。要积极加大与当地院校或者是科研机构的深入合作,做好技术的研发。

此外,要全面提升环境监测水平,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环境监测网络平台,虽然我国环境监测网络平台建设已较为成熟,但是相较于一些发达国家,还是有可提升的空间。因此,我们还要有效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构建更为专业化、规范化的环境监测网络平台。

4.2.3 严格按要求做好监测数据的审核

监测工作的实施本身就是为了获取更为准确的监测数据。数据审核是提升监测结果的准确性、有效性的前提。只有获取准确的监测数据,才能够为环境治理提供依据,所以,我们需要重视环境监测工作,做好数据的追溯控制,对数据异常情况加以分析。

4.2.4 提升监测人员的素质水平

    环境监测工作的有效实施离不开监测人员,监测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监测质量。所以,相关监测单位、机构必须不断地提升监测人员的素质水平,组织培训教育活动。一方面,要强化思政教育,端正监测人员的思想行为,强化监测人员的责任意识。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对监测人员的技术培训力度,全面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以更高效开展环境监测工作。

结束语

总之,在环境监测过程中,质量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内容,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可以规范环境监测人员的工作行为,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提升环境监测质量和水平。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重视环境监测过程的质量管理,采用更为科学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全面做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为我国环境污染治理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张先波,袁显龙,高飞鹏.加强环境监测过程质量管理以提升环境监测水平[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3,4(04):57-59.

[2]胡艳.加强环境监测过程质量管理并提升环境监测水平[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3,4(03):95-97.

[3]莫雪莹.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中提升监测水平的措施[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3(23):196-198.

[4]涂春林.加强环境监测过程质量管理及提升环境监测质量的策略[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3(20):62-64.

[5]孙年军,等.简析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标准提升环境检测水平的路径[J].大众标准化,2022(15):17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