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护理风险管理对患者感染及预后情况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1
/ 2

ICU护理风险管理对患者感染及预后情况的影响分析

吴璇瑜

(石狮市总医院  福建泉州 362700)

【摘要】目的:探讨ICU护理风险管理对患者感染及预后情况的影响。方法:2021年5月到2022年5月,选取100例重症患者进行研究,通过抽签法分组,对照组采用ICU护理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ICU护理风险管理。结果:观察组感染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预后改善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感染率,提高患者的预后改善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ICU护理常规管理;ICU护理风险管理;重症;感染;预后情况

ICU患者大多病情复杂、发病急促、病程漫长、预后不佳[1]。临床治疗ICU重症患者时,不仅要遵照医嘱提供药物,还需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全面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2]。既往多为ICU患者提供护理常规管理,固然可辅助疾病治疗,但整体疗效一般[3]。ICU护理风险管理近年来在临床广泛使用,可有效识别患者护理中存在的风险,针对性的处理风险,提高护理管理效果。此次研究以2021.5-2022.5收治的100例ICU重症患者为对象,探讨ICU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报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21年5月到2022年5月,选取100例重症患者进行研究,通过抽签法分组,每组有50例患者。对照组:男有36例,女有14例;年龄37-77岁,平均(57.38±5.46)岁。观察组:男有33例,女有17例;年龄38-77岁,平均(57.76±5.49)岁。两组资料有比较价值但无比较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ICU护理常规管理:按照已经制定的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工作,包含病情监测、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管道管理等。

观察组采用ICU护理风险管理:(1)成立小组:ICU护士长与优秀护士组成小组,护士长担任小组长,承担统筹安排ICU护理工作、安排护士参与护理风险管理培训及考核等重任。确定护士均通过考核,能够在ICU高质量的执行护理风险管理后,让护士参与到此次研究,提供相护理服务。但在这一过程中,护士长需带领小组成员密切观察ICU护理现状,及时发现护理不足与护理缺陷,积极进行护理会议,以护理缺陷为主题,探寻解决该缺陷的有效护理措施,持续完善护理风险管理方案,充分发挥护理管理的作用。(2)完善制度:制定符合ICU实际情况的护理风险管理制度,明确小组成员应该承担的责任,并通过书面形式让小组成员明确这一责任,日常护理中落实这一护理责任,保证各项护理风险干预能够落实到位。为有效应对ICU的护理风险,还需创建相应的风险管理预案,有效应对各种突发情况,进一步提高护理的完善性及安全性。(3)风险评估:为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在患者进入ICU3小时内需为患者提供全面的风险评估,结合评估结果明确患者的实际情况与风险等级,灵活调整护理服务内容,针对性的处理各个风险因素。比如患者需要使用呼吸机通气,且自身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撤机失败等现象,需严格落实无菌操作的同时,加强呼吸机通气监测,积极帮助患者尝试撤机,尽可能一次性撤机成功。

1.3观察指标

(1)感染率,统计患者的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创口感染发生率。(2)预后情况,在护理一周后评价,疗效评定标准如下,显效:患者的生命体征基本恢复正常,不适症状基本消失。有效:患者的生命体征、不适症状有所改善。无效:患者的生命体征、不适症状无明显改善,或患者病情进一步发展。预后改善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00%。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涉及的计数资料均录入SPSS22.0处理。

2·结果

2.1患者的感染率统计

观察组感染率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一。

表1 两组感染率(n/%)

组别

例数

肺部感染

尿路感染

创口感染

感染率

观察组

50

1(2.00%)

1(2.00%)

0(0.00%)

2(4.00%)

对照组

50

4(8.00%)

4(8.00%)

2(4.00%)

10(20.00%)

X²值

-

-

-

-

5.093

P值

-

-

-

-

0.001

2.2患者的预后情况统计

观察组预后改善率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二。

表2 两组预后情况(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预后改善率

观察组

50

35(70.00%)

13(26.00%)

2(4.00%)

48(96.00%)

对照组

50

23(46.00%)

16(32.00%)

11(22.00%)

39(78.00%)

X²值

-

-

-

-

6.523

P值

-

-

-

-

0.001

3·讨论

ICU患者的疾病大多比较严重,患者存在较明显不适症状,自觉生命机能持续衰弱,所以存在较严重负面情绪[4]。患者身体衰弱也会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尤其是在护士难以及时识别、处理护理风险的基础上。积极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有利于临床识别护理风险,可针对性的处理风险或规避风险,提高患者的护理管理效果、质量,优化临床护理工作

[5]。护理风险管理可充分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及风险应对能力,护士可结合患者的评估结果,针对性的为患者提供服务,全面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提高患者的整体康复效果。综上可知,重症患者应用ICU护理风险管理,可降低感染率,可提高预后改善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普及。

参考文献:

[1] DAVID PROCACCINI, REBECCA RAPAPORT, BRENT PETTY, et a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n Analgesia, Sedation, and Paralysis Order Set to Enhance Compliance of pro re nata Medication Orders with Joint Commission Medication Management Standards in a Pediatric ICU[J]. The joint commission journal on quality and patient safety,2020,46(12):706-714.

[2] 戴晓婷,姜平平. ICU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对护理风险事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护理舒适度的影响[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7):163,169.

[3] BRUYNEEL, ARNAUD, SMITH, PIERRE, TACK, JEROME, et al. Prevalence of burnout risk and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burnout risk among ICU nurses during the COVID-19 outbreak in French speaking Belgium[J]. Intensive and critical care nursing,2021,65. DOI:10.1016/j.iccn.2021.103059.

[4] 孟齐. 重症监护病房(ICU)护理风险管理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3):340-341.

[5] 陆晓萍. ICU护理风险管理对重症肺炎呼吸机辅助治疗患者预后及并发症的影响[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7):156.

[6] 于娟娟. ICU护理风险管理在预防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吸机获得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5):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