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生态水利建设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22
/ 2

黄河流域生态水利建设探究

王璐

 濮阳黄龙工程建设养护有限公司 河南省濮阳市  457000

摘要:现阶段,黄河流域大量兴建水利设施,虽然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也对黄河生态系统功能产生显著的影响。黄河流域自然资源禀赋差,水土流失问题尚未得到完全控制,大量兴建水利设施容易引发生态水资源供需失衡,加剧生态环境问题。黄河的高度人工调控造成水沙情势变化显著,河流生态空间被挤占,河流生态廊道功能受到破坏,黄河流域的社会全面健康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基于此,本文就黄河流域生态水利建设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黄河流域;工程建设;生态水利建设;

1 黄河流域生态水利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黄河具有宽、浅、散、乱的特点,季节性、突发性来水过程、边界条件以及管理体制都和其他流域、其他行业工程施工有较大的不同,因此黄河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具有独特性。黄河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地带,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新时代,黄河流域必须以生态保护为基础,大力建设生态水利,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黄河的治理与开发互相交织,水环境、水生态等问题日渐突出。黄河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归属于不同行政区域管辖,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由不同职能部门管理,使得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呈现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特征。黄河出现复合性水功能失衡与环境破坏问题,经济、社会和生态矛盾加剧,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利用、防洪和生态环境保护存在复杂的利益冲突。总体来看,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必须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全方位贯彻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认真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以流域生态保护为基础,持续改善流域生态环境,深化生态调度实践,突出抓好水土流失治理,强化河湖管理保护,维护河流生态功能,是新时代黄河治理与保护的重要任务。黄河生态水利建设是黄河生态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生态水利规划、建设、运行过程的生态保护,强化黄河水利设施生态保护功能,推进黄河生态功能修复,以生态水利建设满足沿黄人民群众对丰富多彩生态环境、安全优良生态产品的需要,以黄河长治久安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

2 影响黄河流域生态水利建设的因素

2.1 产业发展不够强

第一,县域产业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单一,引导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历史欠账较多,产业发展限于种植业和养殖业。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程度低,深加工和科技含量不够,在引进先进技术和品种、增加产品附加值等方面存在短板,高精深加工为主的企业也仅是起步阶段。第二,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没有形成质量优势和规模优势。企业和农户单打独斗角,基础建设滞后,仓储冷链保障不够,农产品向外投送能力不足承载力差,特别是没有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外销品牌优势,缺乏市场竞争力。不少企业、合作社存在吃“政策饭”的问题,产业做大做强任重道远。

2.2 生态基础依然脆弱

生态基础依然脆弱,流域内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集中,危害严重,部分耕地盐碱化,水源涵养功能弱,水土流失现象严重。此外,污染防治任务艰巨,域内存在滥用农药化肥、垃圾不分类,滥倒污水垃圾、乱烧秸秆等农业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工业污染和农业污染难以根除,生态保护意识有待加强。因此要转变发展理念,虽然认识到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但是在创新改革上的思路不活,转化层次不高。

2.3 侵占重要生态功能区

水利工程与河争地、争水问题突出,水退人进现象时有发生。湿地生态系统人工化趋势明显,干支流和入海口等自然生态岸线及重要湿地持续减少。为了满足防洪和景观需求,大量流经城市的河流河道被截弯取直、被“两面光”衬砌,河流呈现渠道化、通道化,生境彻底消失。黄河上游水源涵养湿地生态系统持续退化,出现沙化现象;中下游沿河及洪漫湿地自然植被围垦等破坏;干支流水库拦蓄泥沙、上游过度引水使来水减少,造成海水倒灌,引发河口三角洲湿地被侵蚀。多重原因导致生物群落结构趋于单一,动物生存环境恶化,流域河流廊道生态出现功能性损害、破碎化阻隔和逆向演替发展趋势。

2.4 文化发展仍滞后

对黄河文化保护传承紧迫感认识不足,产业化推动不足,与旅游业融合不够。在具体工作中,人们总认为黄河文化和文化遗址就在那里,不会迁移也不会消散,对黄河文化保护传承的紧迫感认识还明显不足。黄河文化的文化氛围不浓厚、展示不充分、影响力不足、吸引力不够,游客体验效果不佳。

3 推进黄河流域生态水利建设的建议

3.1 加强水利工程审批与监管

以生态保护为统领,结合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刚性约束,强化黄河流域在水利建设空间、建设工程总量、生态环境准入等方面的管理,做好事前审批,严格管控水利建设项目。施工期间,要加强环境监测,将环境影响降到最低,使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水利工程运行期间,应加强监督管理,严控河流开发强度。

3.2 坚决遏制过度开发

目前,黄河流域已出现水资源过度开发、重点区域水污染与水环境破坏、河湖空间生态功能侵占与损害等问题。要持续开展河湖生态环境监测,推进流域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和科学修复,坚决遏制重点区域违背自然规律的过度开发。

3.3  加大科研力度,推进精细化管理

当前,要推进黄河河源区、河口区及主要支流生态廊道的保护和修复,构建以龙羊峡为核心的河源区淡水资源库保护体系,为流域整体生态环境保护奠定基础。加快推进水文规律研究,探索不同条件下水库排沙和下游河道泥沙输移对黄河生态环境的影响,实施水利工程的生态改造,建设水利工程鱼类保护设施,为水库精细化管理提供支撑。

3.4 深入推进生态调度、构建统筹协调机制

生态调度可以兼顾防洪、发电、航运等社会经济效益,同时维持河流生态健康安全,尽可能地减小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黄河流域要发展生态水利,深入推进生态调度,加强生态流量管理,确保黄河不断流。

黄河流域要建立完善的统筹协调机制,统一分配黄河水资源,加强生态流量管理。要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加大奖惩力度,将湿地面积、湿地保护率、湿地生态状况等指标纳入地方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体系,严格追究生态环境损害 责任。

3.5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能力

黄河水利基层单位职工,尤其是一线工程建设老职工,一般文化素质较低,接受安全知识能力差,在日常工作及生活当中安全意识淡漠,生产操作规程执行不到位,对于他们的安全管理难度大,是安全操作技能培训和宣传教育工作的重点对象。要采取多种形式、多种层次,抓好安全生产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及时更新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努力提高参建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工作能力。坚持岗前培训制度,提高职工自我保护意识和对事故的规避能力。

3.6 探索安全生产管理新模式

随着黄河水利科技含量的逐步提高,治黄生产项目向高、精、尖迈进,要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整体规划中;不断创新安全理论、工作体制和工作方法,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体系,由人治向法治转变,构建预警、应急、管理、评价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充分利用高科技实现对安全生产的全方位、全过程管理,逐步适应新时期治黄发展需要。

结论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可以发挥调水调沙、水量分配、水利发电等重要作用,但是黄河现有水库规模远超黄河多年平均径流量和水资源可利用量。新时代,加强生态水利建设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客观要求。黄河流域要大力推进生态水利建设,并对水利工程进行统一管理,合理利用黄河水资源,切实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支持。

参考文献:

[1] 王旭.水利工程建设中安全生产问题研究分析[J].水利水电技术,2019(增刊 2):172-175.

[2] 崔绍峰.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善途径[J].中华建设,2020(06):158-159.

[3] 杜承书,王嘉琦.浅谈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对策[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0(09):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