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22
/ 2

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运用

李旺

身份证号码:120225198702072976  天津市蓟州区水务局  3019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对各种电力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为了满足电力供应的基本需求,避免在发电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各种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要求越来越高。尽管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已相对成熟,但现阶段在一些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的应用策略,并探讨了提升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效用的有效路径,以期为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导流;围堰技术;水利水电;运用

引言

水利水电事业在河流运输、电力资源供应、水环境及生态环境优化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水利水电事业发展迅速,有效地提升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也强化对于水利资源的宏观调控。但同时应当看到,不少现存的水利水电项目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优化新建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施工环节,提升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已势在必行。在此背景下,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作为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关键环节,其技术的实际实施情况直接关乎整个工程的最终质量,因此探索这些技术在水利工程项目中的优化设计与应用思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特点

(1)水利工程主要用于挡水泄洪,在水流较为湍急、水量较大的情况下,水利工程需要有较强的承压、防渗、抗冲、抗冻、抗裂、耐磨等性能,因此,在其施工中需切实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牢固性。(2)水利工程施工现场所处环境、地形较为复杂,存在较大的施工难度,为避免工程后期出现安全隐患,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的要求实施作业。(3)水利工程是依托河道、湖泊、沿海及水域施工,因此,在其施工过程还需根据施工现场的水文信息进行相应的导流、截流及水下作业。(4)水利工程施工与施工现场所处的自然环境存在密切联系,会受到施工现场气候条件的影响,因此,要求水利工程尽量在枯水期内施工,必要时需增强施工强度、加大作业量,以此可降低自然环境对施工过程的影响。

2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

2.1施工导流技术

为了保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需要合理对导流施工技术进行使用,一旦在施工作业中发生了导流问题,就难以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如果发现导流问题,应及时开展围堰的修筑工作,最大程度保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充分发挥挡水的作用。另外,在开展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认真做好地面建筑的修建工作,确保洪涝灾害发生时,其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在围堰建设过程中,会占用河床面积,但河床整体结构稳定性较差,认真做好研判和调研工作,保证其施工稳定性,避免围堰建设完成后产生较为严重的水流冲击安全隐患。

2.2围堰技术

围堰是指在水利项目施工作业中起到临时围护功能的框架结构。围堰类型较多,主要包括土石围堰、钢筋混凝土板桩围堰、钢板桩围堰等。在工程竣工后,围堰通常会进行拆卸。作为进行河道截流的关键设施之一,围堰的实际建设高度通常由施工现场河道内的最高水位所决定,而围堰应当选择的建材也应当由施工现场实际地质与水文条件所决定,从而保证围堰技术与施工导流技术形成有效的互补,进而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与施工安全。

3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的应用策略

3.1施工导流技术的选择

(1)施工单位应当根据施工现场的水文条件,选择适当的施工导流技术类型。对于河道内水位幅度较高的河段,可选用过水围堰这一形式。而在确定围堰的实际建设高度时,则只须考量河道枯水期的水位情况。(2)施工单位应当依据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选择适当的施工导流技术类型。对于施工现场河道宽度较大、项目存在河运需求的情况,应当选用分期导流的形式;对于施工现场河道宽度较小的情况,则可以选用明渠导流、隧洞导流等形式。(3)施工单位应当依据施工项目各个阶段对于泄流的差异化需求,选择相应的施工导流技术类型。在施工初期,应当选用围堰进行河道水流的阻挡;在施工中期,则应当选用水坝进行河道水流的阻挡;在施工后期,则应当选用泄水设施进行河道水流的有效引导。

3.2围堰技术的选择

(1)绘制围堰施工技术路线 施工单位要在水利水电施工项目中运用好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就应当在施工前做好项目测量工作,界定围堰工程的施工范围。测量技术人员应当亲赴项目现场,综合考虑现场河道的施工允许条件、下游生产活动的用水需要、环境移民难易程度等多种因素,制定出具有可行性、有效性的围堰施工技术路线,从而确保后续施工项目得以顺利、平稳地展开。(2)开展围堰工程的加固处理 受到地质条件的影响,目前我国不少地区河道存在土质松软的现象,河床内多为黏性土壤与碎石。若只是单纯地进行围堰施工而不对围堰进行加固处理,会导致围堰抗冲击性不足,出现围堰崩塌的隐患,进而使得整个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收到严重影响。基于此,应当在开展围堰工程的施工时,对围堰的整体结构进行加固处理,特别是针对淤泥层厚度较高的河段,应当通过打桩机、木桩固定等手段,强化整个围堰工程的稳固性,提升围堰结构的可靠性。(3)围堰施工作业及防水导流测试 围堰施工是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最主要的环节,因此,施工单位应当对围堰工程的施工质量给予高度重视,贯彻落实各项监管制度与手段,并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运用塔吊、车吊等大型起重设备进行辅助作业,从而提升围堰工程的最终成品质量。在完成围堰施工后,施工单位还应当严格执行防水导流测试,在围堰主体结构内置入少量净水,验证其是否具备防渗能力,从而进一步保障围堰施工项目的安全性与可靠性。(4)清淤工作 围堰施工项目的最后一道工序是进行河道内淤泥的清除工作。施工单位应当采用工程机械为主、施工人员人工处理为辅的形式开展清淤工作。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当充分考虑围堰的实际高度,反复验证围堰的防渗能力。若出现问题或特殊状况,施工人员应当第一时间进行问题或状况的上报,从而保证问题或状况能够得到及时地处理与解决,使得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用。

3.3做好施工现场的技术协调工作

在项目实施期间,需提高工程组织规划的实施效果,不但需依据现场的具体情况,也需妥善做好技术的准备和统筹工作,持续提高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在编制施工方案期间,需针对技术进行必要的审核,保证施工技术与实际需求相符,不断提高工程的实施质量和效率。此外,还需在施工现场做好技术的协调工作。在具体施工期间,可能会应用到不同类型和性质的技术手段。上述技术手段具有一定实用性,尽量提高工程的实施质量。此外,还应保证工程的进度达到要求。最后,应对现场的施工技术进行调节,不但为技术的应用提供必要的客观环境,同时还应细致检查技术及相关的材料、设备等,尽量发挥出施工技术的最大功能,保证工程各程序均有序实施。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作为水利建设项目施工作业的基础支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施工单位应当高度重视,依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保证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在水利水电建设中的平稳落地,从而提升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在水利水电建设中的实际效用。

参考文献

[1]赵鉴.关于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初探[J].工程与建设,2022,36(01):124-125.

[2]李桢,李红,柳树摇,等.浅谈水利水电施工中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的运用[J].四川建材,2020,46(06):113-115.

[3]周涛,胡玉.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水利技术监督,2020(02):24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