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开放式社区边界公共空间景观规划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城市开放式社区边界公共空间景观规划研究

单欣宏

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城规院 江苏 南京 210000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对“开放式住区”新模式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住宅街区制越来越盛行,这种模式对于缓解城市化进程中的交通拥堵以及公共资源紧张等等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城市街道公共空间的公共服务特权在实际落地的过程中会与开放式社区边界空间公司权利的关系产生一定的矛盾冲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要合理的避免这些有损业主私有财产的问题发生,同时还要去不断的平衡业主对于私有财产的想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保证城市公共空间的资源达到最大化的利用效率。有效供给不足、居民缺乏公共维护意识以及建设特色不鲜明等等,是我们在对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的几种问题。目前我们在对居住区安全防控进行规划的过程中,非常有必要的站在景观设计预防犯罪理论上去深入解读社区防控空间的作用,保证其能够达到最大化的利用效果。

关键词:城市;开放式社区边界;公共空间;景观规划

1相关概述

1.1开放式社区

“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这一条例是2016年由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所提出的。未来我们的住宅小区将向着开放式社区的方向逐步展,所以这对于目前封闭式的小区在居住区景观上也做出了进一步的建设要求。

1.2开放式居住区景观设计的趋势

1.2.1开放式居住区强调景观的社会共享性

传统的围合式居住区和现在所倡导的开放式居住区相比,后者更具有对外开放性,这种开放性的特点可以保证居住区内的所有景观达到社会共享性的目的,不仅能够保证居住区内的业主们享受良好的景观资源,同时也能够保证外来的人员也能够享受到这些景观资源。所以我们在对开放式居住区的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本居住区居民和外来人员共同享用两种情况。

1.2.2开放式居住区强调景观的社区艺术性

人们休闲、娱乐以及日常锻炼等等需求都能够在维合市居住区景观中得到满足,但是开放式居住区景观除了能够达到以上几点需求之外,也能够充分的满足人们对景观审美方面的各种需求。这样居住区内居民和外来人员都能够享受到这种审美的服务。开放式居住区景观也具有了社会艺术性的特点,能够保证居民一直长期处于艺术的氛围内,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深深的被这种整体艺术氛围所渲染。

2当下开放社区的管理困境

2.1管理机制单一

当前我国对开放式居民小区的重视程度非常高,所以在实施的过程中主要以企事业单位小区为主,但是目前并没有对“开放式社区”做出一个明确的定义以及界定。所以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仍然具有着与普通社区类似的管理主体,在管理的过程中,还是社区居委会和物业居委会两者共同管理的方法来营造小区的整个环境以及文化氛围,但是我们对政治面貌的审核以及寄生管理等方面却无法发挥出相应的作用,这也是导致整体服务水平无法得到提高的主要原因所在。

2.2设施建设与管理缺乏对接与协同

开放式小区主要用的设施非常的陈旧,而是政部门对于大型道路的维护与管理给予了较强的重视,但是在社区内部非基础设施的维护和管理中则很少参与。与此同时,在开放式社区进行规范和设计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与现代社区差异较大的内容,所以污水管道和楼道间的绿化等等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没得到解决。

3开放式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人文性原则

我们在对开放式居住区进行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除了要能够体现出现代物质生活气息之外,还要具备一些人文气息。开放式居住区的景观本身就具备着当地的一些文化和人们的审美取向等特点,而在对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人文特色也是我们必须要重点思考的,不具备人文特色的放式居住区就无法体现出居住区独特的生机和活力。比如,我们走进北京大学的校园,就能够感受到北京大学独特的人文气息,而一些高校就无法体现出自己独特浓厚的人文气息呢?就是因为北京大学本身就在一个不断积累悠久历史的过程中,所以自身的景观就能够蕴含出其中所存在的人文气息和历史特点,而其他的一些高校在对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并没有重视及人文气息方面的工作,所以便也无法达到将有的效果。而在对开放式居住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我们也要重视起人文原则方面的内容,谈过1点,比如我们可以将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气息以及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民族信仰等等都融入到景观设计中,给人带来一个视觉上的冲击。所以我们在对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充分有效的将一些必备物质和人文景观进行融合,进而能够达到景观与人文完美结合的状态。

4城市开放式社区边界公共空间景观规划分析

①空间分级,我们在对开放式社区边界公共空间进行景观划分的过程中,要从活动场地的承载力大小、对居住单元的影响以及场外的空间序列数理等等方便进行充分的思考,保证能够实现动静区分明确、开发紧凑等等目的,也就是说要能够在容纳性较高的情况下又实现多样化的公共活动的空间,而同时也要具备具有休憩和静态活动为主的一些花园或者慢行功能的林荫慢行带。这样我们就可以达到一种“无界社交”的社区边界公共空间,我们也能够达到城市道路向居住单元的一种东静态的空间过度,保证所有的公共空间资源能够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功能效果。②活动引入,我们在有社区活动的过程中,要站在居民精神文化需求上进行充分思考,所有活动开展要站在全时全龄、活动多元化原则的角度上入手,而在对活动进行策划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到当地的季节特点,同时所有的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不可以打扰正常人的出行以及业主的居住环境,使得所有人都能够感受到城市的认同感与归属感。③行赏结合,我们在对慢性区域的体验进行优化的过程中,可以站在空间舒适和色狼透阔的原则上入手,比如我们可以在不同的功能上将其分为花园段、林荫段、公园段以及滨水段四种不同的内容:a.对于花园段来讲,主要是为了能够打造一种舒适放松的步行、观赏以及休憩的空间;b.而对于林荫段来讲,我们要保证其宽度处于15~20m之间;c.对于公园段来讲,公园一般是我们的通行必经之路,所以也是整个社区活动的活力聚集点。d.那么对于滨水段来讲,我们又就要保证好滨水空间与边界公共空间的有机嵌合情况。④防护设施—防控目标加固。因为开放式街区自身的开放性,所以我们在建设的过程中就要对围墙进行拆除,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有一些居民楼暴露在外来游客下,这时特别是对于一楼的居民来讲,将会产生一定的危害,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设计好景观防护设施方面的内容。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在建筑区的凹角处存在视线聚集度较低的范围中可以通过对连接建筑面窗户栏杆进行进一步加强,同时我们要对社区内部的一些活动设备和健身器材的质量进行加固处理,避免有一些犯罪分子可以用这些活动设备和健身器材作为武器来威胁到居民的生命安全,而在破窗理论中也表明,一般小区的破败程度越高便会给犯罪分子带来较大的目标概率,也就是说对于一个比较破旧的社会环境,这乞丐或者无业游民频繁出入的环境下的墙面房屋以及垃圾桶等等都会显得格外的破烂不堪,这也是当地并没有对其开展较强的监管而导致这些犯罪分子作为犯罪目标的主要原因所在。而我们在开展这些防护措施之后,除了能够提高小区的美观感,同时也能够避免一些违法分子的潜入。

结束语

社区逐渐开放不仅需要时间给居住者理解和接受,更需要合适的社区景观进行过渡,让居住者身心放松愉悦,乐于接受开放状况下的社区环境,并从中感受到城市交通的便捷,以及城市整体自然、文化环境提升带来的幸福感和荣誉感。

参考文献

[1]崔添禹.POE视角下的开放式住区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策略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20.000003.

[2]曹景华.基于公共安全的开放社区环境规划策略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20.000228.

[3]李恩增.多重视角下开放式住区规划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