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中交通规划维度协同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3

国土空间规划中交通规划维度协同研究

徐,也

620503199007250022

摘要: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活动开展的基础依据,要求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其中,交通规划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实际规划过程中能够起到显著的促进融合作用,即实现不同规划维度的协同,进而提高国土空间规划效率和质量。探索分析交通规划维度协同作用,能够进一步加强国土空间资源价值,调和土地资源应用矛盾,实现城市规划的多元化发展。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土空间规划对交通规划提出的要求,其次对交通规划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作用进行具体阐述,最后在明确交通规划总体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了国土空间规划中交通规划维度协同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维度协同;交通规划;国土空间规划

前言:国务院于2019年出台文件,对空间规划提出了“多规合一”的发展思路,即将多个空间规划体系进行综合整合,进一步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的整体性、系统性以及顶层设计性,以期实现规划体系结构的创新改革,解决过往空间规划工作中存在的冲突矛盾问题。在此背景下,我国国土空间规划进入全新发展阶段。而交通规划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应明确自身定位和作用,结合实际情况发挥自身优势,为地区社会建设和城市规划提供交通规划保障,推动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进步发展,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支持与帮助。

一、国土空间规划对交通规划提出的要求

(一)与国土空间规划总体编制协同

国土空间规划中对各专项规划体系的法律定位以及不同体系间的传导机制进行明确规定,以此形成了多维度协同治理的局面。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对交通规划提出要求,其规划发展需要同国土空间规划整体编制内容保持统一阵线,并在国土空间规划总体编制下开展相关规划工作,包括规划内容、规划体系、规划政策等,保证交通规划与其他规划体系之间做到有效衔接、相互沟通,在提高交通规划体系效果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总体空间规划水平。

(二)构建逐级深化落实框架体系

交通规划属于专项规划体系中的一种,在规划开展过程中不仅要遵循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相关要求,同时还需要建立逐级深化落实框架体系,对交通规划整体发展起到权威约束和有效指引的作用,并保证各项规划工作能够顺利落实执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要求交通规划体系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依据“谁编制谁负责”的思想理念,建立科学完善的责任管理体系,集项目审批、政策落实、工作执行、计划编制、工作监督等于一体。同时要求交通规划体系需要符合相关技术规定,促使不同地区、不同需求、不同层级的交通规划工作都能够在同一个规划平台中完成落实,在保证交通规划效率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交通规划的质量。

(三)重视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

国土空间规划是交通规划工作开展的前提保障,其对交通规划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指导和规定。国土空间规划要求交通规划工作不能对我国自然生态环境造成干扰破坏,需重视地区生态系统的保护工作。结合地区生态环境以及地区交通发展总体思路,对交通规划体系进行明确,保证交通规划工作有序开展的同时,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凸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建设思想,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二、国土空间规划中交通规划的作用

(一)调和用地矛盾

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飞快,交通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进一步扩展交通用地,遵循国土空间规划要求的同时,促使交通规划建设从单向支撑转变成为双向缝合,实现对建设扩张工作的有效约束,并提高国土空间规划效果。交通系统的承载具有上限约束,在发展过程中可能成为城市发展建设的阻碍因素,如北京和深圳等地都提出了利用交通规划对城市建设进行约束管制的建议,并在应用中取得一定成效。同时,合理运用交通规划体系能够促使国土空间的集约化发展,如在交通线路周边进行科学合理的高强度用地建设,能够有效引导城市居民来此就业和居住,从而实现对城市发展的调节引导,进一步提高交通规划的价值作用。此外,现代化交通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对交通用地资源的利用效果,实现功能的复合,以此调节城市发展和用地管理之间的矛盾问题。

(二)引导交通体系对全域价值的支撑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逐渐平稳,城市发展建设向着更深层次过渡,从简单结构向着复杂性网络式体系转变。国土空间规划价值不仅会受到城市等级以及用地规模等因素的影响,还注重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价值。现代化建设要求交通规划体系呈现出复杂的网络式结构,即以城市中心地点为核心向周围发散,在保持中心地区交通体系质量的同时,有效连接周围各地区,实现不同地区的融合发展,逐步向着专业中心发展转型。通过科学严谨的交通规划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对城市节点价值进行判断,设计出合理完整的交通规划体系,进而保证城市交通的支撑效果。

(三)引导产业和用地协同

国土空间规划建立的动态性的检测评估体系,为交通规划和土地资源使用协同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随着社会发展水平提升,产业形式变化速度越来越快,产业发展提出的用地需求则需要通过外界因素的控制调整实现,而交通因素的场所性、指导性以及可达性是其中重要因素。在我国城市存量规划发展背景下,交通空间锁定效应对优化国土空间规划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可通过打造交通体系周边用地对交通规划体系供给情况进行调整优化,以此保证交通规划的作用和效果。同时,对交通规划功能进行调整优化能够提高交通体系的承载力和交通功能,以此保证产业用地需求。例如,现阶段国内外比较重视的街道空间性细化改造建设,就是对交通体系功能的优化调整,有效提高了交通系统的功能作用,满足了产业发展用地需求的同时,加强交通规划体系在城市发展中的积极效果。

三、国土空间规划中交通规划总体思路

国土空间规划中交通规划设计需要从交通规划的作用出发,利用三步协同方法实现国土空间规划和交通规划的有效融合。第一步,明确国土空间规划布局,凸显交通规划的双向布局作用,对用地供给布局与规模进行协调,逐步形成合理科学的国土空间规划结构。第二步,对国土空间使用情况进行明确,基于交通规划的动态赋能作用,并结合相关政策条例对交通体系的特征进行调节优化,从而保证国土空间使用需求。第三步,从核心发展角度对整体空间应用价值进行优化改革,对实际规划项目在城市整体发展系统中的功能作用展开分析,进而实现交通规划资源的差异化配置。

交通规划发展过程中应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各项空间规划之间加强沟通关联,从土地资源发展和生态系统保护角度分析,通过资源减量和增量的手段实现对空间规划的有效调整,保证空间布局工作顺利落实。减量对策包括直接减量与间接减量;增量对策包括民生优先对策,即率先发展生活圈、产业体系、公共中心等项目交通发展需求,强化战略性对策,即以国家整体发展规划优先,首先发展区域协调和国家定位等项目。

遵循产业和交通规划维度协同的基础规律,建设量化协同模式。将产业发展种类和用地需求之间一一对应,明确总体规划用地需求。随后,对各种类产业发展对交通规划的需求进行明确,构建出内外结合的交通管理体系,利用相关交通技术对各类指标具体明确,并进行归一化处理。最后对不同地区交通规划的差异性以及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因素展开分析,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提出交通规划综合评价体系,将其反馈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

从交通规划角度对城市发展性质以及具体定位展开综合分析与评价,在评价过程中以城市节点作为基础依据,实现对交通规划体系中枢纽能级以及网络连接系统的综合分析。例如,将城市发展定位为国际化城市,则注重城市的航空和航空连接交通系统,因此在交通规划过程中需要对中心城区到机场的时间、路线等进行科学设计,以保证交通规划体系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四、国土空间规划中交通规划维度协同分析

(一)规划内容分析

国土空间规划中交通规划在进行维度协同时需要对多个规划体系展开综合分析,包括“多规合一”“空间管制”“生态保护”等,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标准制度下实现维度协同。生产和生活空间特征决定了人口分布情况,进而对交通规划体系造成影响。交通规划在实际应用中会受到生态空间的约束,在规划时必须考虑到生态保护红线问题,禁止交通规划对地区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影响。在国土空间规划布局的过程中,以人口、产业、生态系统等作为基础要素,以交通规划作为重要手段,实现社会经济体系和空间结构的转变调整。与此同时,对多从尺度发展下的多要素协同规划手段展开分析,尽可能实现空间的节约化,以此凸显交通规划维度协同的积极作用,最终构建出点线面综合发展的空间规划体系,为国土空间规划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力支持。

(二)规划思路分析

通过分析能够发现,现阶段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交通规划需要进行发展思路的转变,要正确认识到国土空间规划基础思维和逻辑体系,并对国土空间规划和交通规划体系之间的衔接性进行分析,保证交通规划体系的独立性和系统性。基于国土空间规划内容对交通规划理论与思路进行完善,实现不同规划体系间的有效对接。同时,建立完善健全的交通规划协同管理方法和专项规划制度,以此为国土空间规划开展提供良好的前提保障。

交通规划思路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在规划发展中强调生态环保、供给侧改革以及集约化发展,从传统交通规划的“供需平衡”思想转变为“刚性管控”;从规划层次上,将交通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协同,通过多项要素的联动配合,实现交通规划体系的有效转变;从交通规划特征角度分析,需要从重视工程技术向着重视空间规划与管控方向转变,并重视地区整体发展,利用交通规划将重心城市和周围县城连接;从交通规划编制角度分析,应对国土空间规划综合发展展开全面考量,并将交通规划的引导功能和先导功能融入其中,保证交通规划和其他规划体系的协调性;在专项规划角度分析,交通规划需要对国土空间规划总体目标和策略进行明确,综合编制出全域发展规划体系,并凸显交通规划的重要作用;从详细规划角度分析,保证国土空间规划内容和交通规划内容均能够得到有效落实执行,重点关注规划传导与技术落实。

结论: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必须解决多规合一后的发展方向,交通规划相关领域应树立健康积极的思想态度,重视交通规划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地位,依托先进技术开展工作,并注重结合实际发展需求,做到集思广益,进而体现出交通规划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实现对不同规划系统的协同与支撑。

参考文献:

[1]周敏.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交通支撑体系规划策略研究——以海南省为例[J].交通与港航,2022,9(04):33-38.

[2]周敏.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省级交通规划评估与对策研究——以海南省为例[J].交通与运输,2022,35(S1):53-59.

[3]江永.国土空间规划新形势下的轨道交通规划变革和对策[J].都市快轨交通,2022,35(02):67-72.

[4]石飞.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交通协同规划思考[J].城市规划,2022,46(02):79-83.

[5]伯婷.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综合交通规划转型思考[J].城市住宅,2021,28(10):143-144.

[6]江雪峰,马小毅.论交通规划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关键作用——以广州市为例[J].城市规划,2021,45(04):7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