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地面总体布局与环境保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煤矿地面总体布局与环境保护    

李维强

 平凉新安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甘肃省平凉市  744201

摘要:随着我国煤矿行业的迅速发展,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过度开采煤矿资源的背后也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严重破坏了煤矿开采附近的生态环境,对我国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威胁。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主要对煤矿地面总体布局的具体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同时也突出了环境保护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有效防止煤矿开采完成不良的环境影响。

关键词:煤矿地面;总体布局;环境保护;体表塌陷

引言

最近这几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问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经成为我们生态环境保护的口号,而有关部门也陆陆续续的颁布了一系列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与法规,对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如今,在进行煤矿开采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务必要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在保证煤矿经济效益稳步提升的同时,也提升了环保效益。这也是现如今煤矿开采设计工作一定问遵守的主要的选择之一,因此本文对我国现如今煤矿地面总体布局和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和研究。

一、煤矿开采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在绝大多数煤矿开采过程中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一些影响,而这些影响一般可以分成两大类型,分别是生态方面的问题和环境污染方面的问题。

(一)生态问题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造成的生态问题主要是导致当地的土地地表塌陷。特别是对于一些平原地区来说,一旦发生地表塌陷问题,那么就会严重降低农田种植的产量,甚至还会导致农田无法耕种,出现绝产这一严重后果。众所周知,煤矿开采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也占用了非常多的土地资源,长期对煤矿进行开采会对煤矿矿区原来的地形地貌进行严重破坏,进而打破了当地地区的生态平衡。根据具体调查可以发现在我国局部一些地区,平均开采一万吨煤炭会造成约3.7亩地面产生塌陷,甚至有些地区会造成10亩左右的地表出现塌陷。其中会出现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三十四的积水面积。而在我国一些例如抚顺、松原等老矿区,出现了高达10米左右的地表下沉深度,而且这些塌陷产生的土坑会长年积水,有些良田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农田产量越来越低。

(二)环境污染问题

煤矿开采过程中造成的生态问题除了土地地面塌陷以外,还有一些影响当地自然环境等问题,甚至也会造成当地的环境污染,这主要是因为在进行煤矿开采过程中会出现煤矸石压占大量土地造成的。而在进行煤矿开采的过程中,一定会有大量的人群进行活动与工作,也会有大量的运输车辆进进出出,进而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渣、废气、灰尘以及噪声,如果没有对其加以控制,那么对当地环境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二、影响煤矿地面总体布局的主要原因

(一)工程因素

现如今绝大多数的煤矿开采作业环境一般都是井下生产或者是露天开采,所以这也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矿区地下资源赋存条件极大的影响着整个矿区地面的总体布局。举个例子来说,在划分井田境界、选择煤矿作业场地、确定煤矿下井井口位置、规划具体的铁路与公路线路、部署相关附属企业这几个方面的问题,都需要有关工作人员对煤矿煤层的赋存条件与井下开采环境进行综合考虑。煤矿开采出来的煤炭绝大多数是需要向外运输的,进而向各地用户进行供应。与此同时,在对煤矿矿区进行开采所需要的大型设备和原材料也是需要从外面运输进入的。所以,对于煤矿地面总体布局的研究重点之一也包括了地面运输工作。影响煤矿地面总体布局的最后一个原因就是煤矿矿区地形地质条件。在我国绝大多数的煤矿资源都是在山区地区,这些地区具有非常复杂的地形地质,而在对煤矿地面总体布局进行综合考虑也需要对山区地形地质进行科学合理的运用,对不良的地质条件进行有效的避开。

(二)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一般包括了两个方面,分别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谓的自然环境就是煤矿地区的气候气象、水文地质、地形地貌等生态环境。煤矿地面总体布局不同于工程设计,主要考虑的是污染物的运输和净化能力。而社会环境主要指的是煤矿地区的人口密度、人口分布、矿区企业分布、矿区土地利用率等各方面因素。除此之外,全面影响矿区地面总体布局的重要因素也包括了煤矿矿区所包含的文化古迹、旅游地区等方面。

煤矿地区环境污染方面的具体情况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分别是矿区内污染源的分布情况、矿区内的排污特点以及煤矿地区环境污染的治理情况。对于区域来说,矿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科学合理的规划区域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煤矿总体局部产生一定的影响与作用。煤矿总体布局一定要充分尊重与遵守区域环境的功能性划分,对于有关功能性区域的环境标准需要严格执行。对矿区进行总体布局也是对一个项目进行全面规划,这就要求总体布局一定要充分考虑每项工程的排污方式与特征,然后制定针对性的计划。

三、环境保护措施

(一)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我国,煤炭资源是一项非常宝贵的资源,而且煤炭医院也是不可再生资源的一种,对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有关工作部门和工作人员一定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来开发煤炭资源,同时还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提升与改善煤矿周围环境质量,尽可能的降低或者避免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污染物的排放。所有的生态环境都是保持在一个平衡的标准上的,一旦遭受破坏,那么很难逆转。如果通过破坏生态环境来获得煤炭资源,那么会付出非常巨大的代价。所以煤矿在进行开采与产生规划的过程中,一定要尽最大可能得对矿区原有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维持,进可能的不占或者少占良田。除此之外。还需要对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矿井水进行科学的处理,并进行有效的利用,变废为宝,减少废水的排放。

(二)各方面综合协调发展

在对煤矿地面进行总体布局的过程中,如果想要保护附近的生态环境,同时又能保证煤炭资源开采量,就需要对矿区附近的能源优势进行全面的考察并充分的利用,规划一些与能源相关的产业,例如电力产业、煤化工产业等等,然后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区域生产综合体,尽可能的降低煤炭资源的外销量,提升当地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与此同时,还需要不断开发与建设集中化、专业化的矿物生产服务设施与体系,同时还必须要将污染源远离水资源地区。最重要是还需要在煤矿区域、工业产业区域、生活区域以及环境区域留置充足的污染保护距离。

结束语

在煤矿区域进行建设与开发的过程中,一定要不断对矿区附近的生态环境的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改进和优化,务必要保证经济、环境的协调统一发展。除此之外,在煤矿下井位置以及煤矿资源具体的开发方式一定要做好科学合理的规划,尽可能的避免占用良田,同时还要在源头上减少与控制污染源的排放,维持矿区附近的生态环境的平衡。不仅要对煤矿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还需要保护好附近的生态环境,开发综合发展产业链,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提升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澳,吴华,白桂洲.某矿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研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2,12(01):264-266.

[2]王鹏.煤矿开采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28):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