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土地整理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浅谈土地整理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张祺

丹东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118000

摘要:人均耕地占有量少,优质耕地消耗快,耕地等级不高,是我国土地的国情。国务院印发第3版《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其核心是确保1.2亿公顷耕地红线,确保1.04亿公顷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人口总量逐年增长,居民生活质量日渐提升,对高等级土地需求愈多,但国土面积是有限的,而土地整理项目为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土地整治已成为目前最大规模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和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有组织的人类活动之一。土地整治在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和生态系统服务产生了多种影响。

关键词:土地整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引言

人均耕地占有量少,优质耕地消耗快,耕地等级不高,是我国土地的国情。国务院印发第3版《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其核心是确保1.2亿公顷耕地红线,确保1.04亿公顷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人口总量逐年增长,居民生活质量日渐提升,对高等级土地需求愈多,但国土面积是有限的,而土地整理项目为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

土地整治已成为目前最大规模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和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有组织的人类活动之一。土地整治在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和生态系统服务产生了多种影响。目前,虽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较多,但是,对于土地整理这种人为扰动生态系统进而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1生态系统服务基本特征

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是随着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其生态过程深入研究而逐渐提出、并不断发展的。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直接或者间接从生态系统中获得的惠益。国内绝大多数学者认为生态系统服务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效用。它不仅为人类提供食物、医药和其他生产生活原料,还创造与维持了地球的生命支持系统,形成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环境条件.同时还为人类生活提供了休闲、娱乐与美学享受。生态系统服务可满足人类的需求,对人类社会的福祉产生重要影响,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由自然生态系统在其生态运转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及其所维持的生活环境对人类产生的服务功能就被称为生态系统服务。其基本特征:生态系统服务是客观存在的;生态系统服务是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自然生态系统在进化发展过程中,生物多样性越来越丰富。

2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从发展的角度看,土地整理绝不是一项短期、简单的工作,其涉及的范围也随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而与时俱进。现阶段,中国土地整理涉及的方面有土地平整工程、水土保持及生态防护林工程等其他工程。一般来说,一个区域的土地整理工作不是只有一种工程,往往是几种工程共同作用的效果,所以土地整理所引起的生态服务效应也是多种多样的。

土地平整工程将区域土地进行平整处理,会导致土地坡度的变化,从而引起或加剧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同时,还会改变土壤原有的土质结构,影响土壤中氧气的含量。人们往往为了增加粮食产量而对土壤增加肥力,增加肥力的过程,实际上是增加了土壤中的N、P等元素的含量,适当增加会增加土壤肥力,但增加过度会适得其反降低土壤的肥力。大量化肥的使用、含有重金属的工业污水的排放灌溉农用地都会对农用地造成污染,严重的还会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存活。无论是土地平整工程,还是农田水利工程项目、水土保持及生态防护林项目,都会破坏原有生物所存在的生态系统。进行不科学的土地整理必然会破坏自然生态系统,进而对当地的生物造成不可扭转的伤害,甚至是死亡。土地进行整理后,无论是动植物,还是微生物,其生存、繁殖环境都会产生较大影响,且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土地类型的改变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3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方法

目前,被大家所认可的生态系统服务的评价方法可划分为3大类:能值分析法、物质量评价法、价值量评价法。

3.1能值分析法

能值分析法旨在把各式各样的能量(如风能、生物能、化学能等)统统转换为一个单位:太阳能焦耳。以同一能值标准作为单位,把生态系统中多类别、无法相比的能量转变为可比较的统一标准的能值进行评价,进而揭示其在系统中的地位。但该方法需要长时间监测全面的数据作为依据,耗时耗钱耗力,不适用于大范围推广计算,认可该方法的学者较少。

3.2价值量评价法

从货币的价值量视角出发,对系统提供的各类生态服务进行定量评价的方法被称为价值量评价法。因为利用此方法计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得到的结果均为货币值,所以更有助于人们的直观感受。价值量评价方法有很多,其中主要包括市场价值法、影子价格(工程)法、费用分析法、资产价值法等。

3.3物质量评价法

把系统所提供的各种各样生态服务,用生态过程中的物质量进行计算的方法被称为物质量评价法。本质上来说,物质量指的是在各式的生态系统,或是在其中生存的物种所提供产品和服务中含有的净光合作用生产量或经济产量。

三种方法各有优劣,在实际研究中,应根据研究目的、区域和尺度、精度要求,结合经费预算等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对生态系统服务进行评价。土地整治工程实施后,土壤水文、生物组成等都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其生态效应需要长期定点观测和分析,然后才能定量研究物质流和能量流对土地整治的响应过程,深入分析土地整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构建土地整治对生态过程和功能影响的方法与模型,进而揭示这种影响机制与规律。

结束语

土地整理在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和增加土地收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不规范的土地整治引起了土壤污染、水环境破坏、生物生存环境改变等一系列自然问题,如何科学评价土地整理前、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于贵瑞,李文华,邵明安,张扬建,王绍强,牛书丽,何洪林,戴尔阜,李发东,马泽清.生态系统科学研究与生态系统管理[J].地理学报,2020,75(12):2620-2635.

[2]刘晓丽.土地整治生态环境效应的作用机制[J].山东国土资源,2020,36(11):85-90.

[3]王宏亮,高艺宁,王振宇,沙威,吴健生.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城市生态管理分区——以深圳市为例[J].生态学报,2020,40(23):8504-8515.

[4]张凯,庞伟亮,孙秋各,艾沙江·阿不都沙拉木.县域尺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9(02):117-122.

[5]刘耀林,郝弘睿,谢婉婷,王保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土地利用空间优化[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9,35(01):69-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