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药配方颗粒生产质量风险及控制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浅析中药配方颗粒生产质量风险及控制措施

王晓丹

津药达仁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新制药厂  天津  300457

摘要:随着科技的创新发展,中药的用药形式在慢慢发生改变,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见证着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药配方颗粒能迅速地占据一定市场并保持乐观的发展前景,除了它与传统中医药理念结合并融入现代技术,使用便捷等优势刷新了大众对传统中药用药形式的认知,还因为国家明确的纳入医保导向、开放的企业行业准入条件等政策的大力支持。

关键词:中药配方;颗粒生产;质量风险

引言

中药配方颗粒既保留了中药汤剂和中医辨证施治的精髓,又免去了传统煎煮的麻烦。自投入临床使用以来,以其剂量准确、即冲即服、携带方便等优点,迅速得以推广。中药配方颗粒是对传统中医药学科的弘扬和发展,其推广使用具有历史性意义。

1中药配方颗粒生产的特点

1.1品种众多

中药配方颗粒是由单味中药饮片经水加热提取、分离、浓缩、干燥、制粒而成的颗粒,它会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照中医临床处方进行调配,供患者冲服使用。相比传统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能够满足医师进行辨证论治、随症加减的需要,同时又具有不需要煎煮、可直接冲服、安全卫生、携带保存方便、易于调制和适合工业化生产等诸多优点。目前,市场上已有1200多种中药材品种,且有超过一半的品种已经实现单方颗粒的工业化生产。

1.2安全性高

中药饮片的质量控制一直是一个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中药饮片的抽检不合格率一直较高,给患者带来了非常大的安全隐患。而中药配方颗粒在半成品和成品的质量控制方面都比较严格,其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微生物、特征图谱等指标检测非常严密,所以中药配方颗粒质量相对中药饮片具有标准化的优势,安全性更高。

1.3监管配套技术体系仍需完善

随着政策的放开,中药配方颗粒的监管将更加严格。然而,当前仍存在加工炮制工艺不统一、单共煎问题、质量标准不全面等难点需要解决。因此,要促进中药配方颗粒产业高质量持续发展,其监管配套的技术支撑体系仍需不断完善,应以最严谨的标准规范推动中药配方颗粒产业健康发展。

2中药配方颗粒质量面临的主要挑战

2.1原料药材问题

首先,中药配方颗粒源于中药材,中药材自身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中药材在种植养殖环节、采收加工环节、生产流通环节均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标准化和规范化种植养殖落实不到位、农药化肥滥用造成有害物质残留、操作不规范导致劣质药材增多、违法染色增重和掺杂使假现象屡见不鲜等。其次,原料药材来源不固定。部分多基原药材混用,如甘草与胀果甘草混合投料的问题。同时,产地相对不固定,部分品种使用的原料产地区域范围过大。还有不同采收季节等因素对药材的质量均有影响。中药讲究道地药材,药材的采集地点、采收时间以及采集后的加工、贮存方式都对中药材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2.2饮片炮制加工不规范

中药炮制遵循中医药理论的指导,可以对中药材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中药饮片是中药配方颗粒的前身,其炮制加工的规范性直接关系到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首先,部分品种饮片加工炮制不到位,主要工艺参数不明确,如炙甘草,不同企业炮制时蜂蜜的加入量不一致。其次,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炮制规范也不尽相同,缺少统一的标准。直接影响了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和疗效。建议规范炮制方法,改进炮制工艺,进一步保证中药配方颗粒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3浸膏收率不稳定

浸膏收率与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和成本关系密切,是中药配方颗粒生产过程的重要参数。中药配方颗粒的浸膏收率可以反映原料中药材和饮片的情况,如白芍饮片标准汤剂的浸膏收率与白芍饮片的厚度成反比。中药配方颗粒的浸膏收率既受前处理、浸泡方式、煎煮次数、加水量、煎煮时间等工艺参数控制,也受生产企业设备性能状态的影响。不同企业生产的同一品种浸膏收率差异较大,除原料药材的影响因素外,主要是个别企业片面追求高收率,导致提取过度。中药配方颗粒的浸膏收率与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质量关系密切,但不是越高越好。应按照《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与标准制定技术要求》,做到出膏有度。建议严选药材,同时采用正交试验等科学系统的方法,摸索恰当的工艺参数,使出膏率相对稳定合理。

3中药配方颗粒生产质量风险控制措施

3.1推动省标升国标,持续开展标准研究

在配方颗粒国家标准数量不足,未能满足中医临床用药需求的背景下,省级标准是配方颗粒标准体系重要的补充,为配方颗粒临床可及作出了重要贡献。由于各省标准制定6工作在审评要求、工作进度、制法参数、制成规格等方面存在差异,给配方颗粒的研究、生产、使用等环节带来了诸多不便。推动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标准制定,才能解决上述问题。但是,考虑到标准制定工作的复杂性,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省标与国标共存会是配方颗粒标准体系的常态。

3.2加速标准物质研发,满足产品检验需求

中药配方颗粒国家及省级标准的陆续发布,使得标准物质的需求持续增长,而第三方单位提供的标准物质在法律效力、量值准确度等多方面存在争议。因此,在国家层面发行相关标准物质,填补配方颗粒标准物质的缺口,将有利于全国检验检测工作的统一开展,保障中药配方颗粒的安全、有效、质量可控。此外,参考国家药监局《关于省级中药材标准和饮片炮制规范中标准物质有关事宜的通知》(国药监药注[2020]6号)要求,各省级药监部门可委托行政区域内省级药检机构负责省级中药材标准和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收载使用的除国家药品标准物质以外的标准物质制备、标定、保管和分发工作,建议有条件的省级药检机构加速开展省级配方颗粒标准中标准物质的研制工作。

3.3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制定中间过程控制的质量标准,做好中间过程的质量控制。生产企业应制定干膏粉的中控质量标准,在制粒前取样检测干膏粉的含量、特征图谱等项目;制定待包品的中控质量标准,在包装前取样检测颗粒的溶化性。当出现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情况时,应停止生产,并按偏差调查流程做好相关调查工作,避免进一步生产造成更大的损失或生产出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成品。

3.4加强全过程质量监管,逐步完善监管机制

对于配方颗粒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只讲终端产品评价而不讲过程评价也是不完整的,需要实行全过程监管,明确各级药监部门及检验检测机构的职责。在企标与国标及省标更迭、监管与检验检测缺乏经验的重要时期,监管与检验检测相关人员到配方颗粒企业进行原料、工艺、质控等环节的系统学习及实践,可以加快推进配方颗粒监管及检验检测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对整个行业实施全面、合理、高效的监管。同时,药品监管部门应逐步推进完善对配方颗粒品种的抽检和惩处体制机制,全面监测违法违规生产及销售行为,让监管有法可依,生产和销售有法必依,才能真正实现对全行业的有效监管,实现产业从快速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保障中药配方颗粒产业发展服务于健康中国建设。

结语

中药配方颗粒不仅具有中药饮片的生产特点,还需符合颗粒剂相关的质量标准要求。在中药配方颗粒生产中存在一些直接或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风险因素,只有充分地识别这些风险,制定并实施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才能充分地保证产品质量。生产企业应完善人才传承培养机制,逐步实现“源头控制、过程控制、指标控制”三者相结合的质量保证体系,不断促进该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菲菲,吴倩文,顾昱昊,等.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疫情现状引发的对中药监管科学的一些思考[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20(3):10-21.

[2]李松林,宋景政,徐宏喜.中药配方颗粒研究浅析[J].中草药,2009,40(S1):1-7.

[3]温雅心,董玲,杨丽,等.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现状及国际化对策探讨[J].中国现代中药,2021,23(8):1319-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