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疫情形式下,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共赢”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当前疫情形式下,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共赢”的思考

张艳玲

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财源建设管理中心,云南 建水 654300

摘要:自2020年开始,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城市也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通过城市的静态化管理,虽然有效的控制了疫情的传播和扩散,但是社会经济也因此陷入了停滞甚至倒退的状态。本次研究,主要就当前疫情形势下,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共赢推动,希望通过本文的阅读,能够给疫情防控统筹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或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启发。

关键词:疫情防控;社会经济发展;共赢

前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具有较强的传播性和感染能力,一旦城市出现确诊患者,必须要尽可能的对其密切接触者进行控制,对环境进行消杀,在危机解除之前,要尽可能的减少聚集,避免群体感染,造成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发生。近年来,随着我国对新冠疫情的了解,各地的防控工作也更加的得心应手,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保证疫情防控效果的同时,助力复工复产、稳固社会经济发展,变成了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统筹工作的重点[1]

一、疫情爆发期,保障先行,防疫物资生产企业率先复工复产

1.1医疗物资提能扩产

充足的医疗物资是保证疫情防控效果的关键,在新型冠状病毒爆发初期,我国医疗物资储备难以应对疫情防控需要,各地纷纷针对制药领域和医疗器械生产领域的复工复产进行了重点扶持,保证了疫情防控的物资需求。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深入,当前我国的医疗物资供给已经十分充盈,成为了疫情防控的坚实后盾。

1.2生活保障类物资充沛,严打哄抬物价

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为了保证社会的稳定,各地政府对于生活必须物资的管控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基本实现了米面粮油、果蔬肉蛋的充沛供应,与此同时,对于囤聚期货、哄抬物价的不良商家坚决打击,提升外部运力,宏观调控物资,减少市民恐慌,基本实现了突发疫情的平稳过渡,保证了民生保障类市场的有序开放和贸易[2]

1.3确保运力,城市交通科学优化

对于疫情初期的城市来讲,其稳定性与城市运力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很多城市因为避免疫情的扩散,进行疫情防控工作,城市施行静态化管理,这种情况下,必须保证城市交通网络通畅,以公共交通、外卖和志愿者,构成了城市运力网络的基础保障,实现了医疗物资及生活保障品供应及时,并对于疫情相关人员的转运贡献了极大的力量。

二、疫情形式下如何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

2.1 压实责任主体,有序复工复产

对于大型工厂和写字楼这类复工后人员密集的企业,严格压实疫情防控工作相关部署,保证责任主体落实到人,企业负责人作为疫情防控关键人和责任人,由上至下进行疫情防控战略部署,严格落实各地的疫情防控政策。对于大型写字楼,物业公司同样承担疫情防控的重要职责,对于一线职工,要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体做好疫情防控。对于职业类别当中的金融业、服务业人员,进一步施行严格的防控制度,对于可以居家办公的企业,鼓励优先居家办公。通过这种手段,保证了疫情防控过程中,有序的复工复产,而在复工复产的过程中,也有效的防止了因复工聚集带来的疫情扩散问题[3]

复工复产是社会经济恢复元气和稳定发展的前提,想要提振社会经济,必须有序进行复工复产,在区域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后,各级政府引导企业进行复工复产,同时谨记疫情当前,复工复产仍旧不能忽视疫情防控,政府有关部门以及防疫志愿者,需要进一步严把疫情防控关,为复工复产和提振经济保驾护航[4]。具体而言,域外流入是第一关,域外人员返回必须按照要求进行转运、检测和隔离观察,避免病毒的域外传播;第二关是市外关,划分风险等级,区别对待城市间人员的流通,做好疫情人员轨迹甄别和记录,并做好日常消杀工作;第三是复工复产不鼓励聚集,除必要的工作之外,应该减少聚餐、大型会议的频次,避免多人同处密闭空间;四是公共交通有序恢复,助力复工复产的同时,严格把控公共交通的人群密度,做好‘绿码’检查,避免疫情传播风险;五是鼓励企业错峰生产、弹性工作,降低人口聚集几率,鼓励部分事项‘网上办、不见面’,开通和优化各种网络服务平台及工具,进一步保证复工复产;六是存在疫情传播风险地区,不能一封了之,保证民生的同时,做好核酸检测服务,人性化评估风险,降低市民恐慌。

2.2 扶持中小企业共克时艰

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在区域内疫情得到控制,居民恢复正常生活后,还需要进一步的统筹经济复苏和经济发展相关工作。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恢复,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本身就十分艰难,在疫情时代,中小型企业更是纷纷倒闭,这对于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后疫情时代,应该积极为中小型企业的恢复和建设广开绿灯,积极解决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困难,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中小型企业的信心和经营效果;以国家政策为导向,当地政府牵头,从税收政策、信贷资金等方面给与中小型企业一定的帮助,助力企业在后疫情时代迅速发展;

对于大型企业的来讲,作为区域经济的龙头,在疫情当中稳固经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承担起大型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但是就这些企业来讲买同样元气大伤,各级政府应该对这类企业进行访谈,并就下阶段的企业发展和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研判,保证企业的恢复和发展

[5]

社会经济的统筹工作核心,就是对社会经济主体——企业的帮扶,通过政策便宜,能够让企业在后疫情时代的经营活动中获得一定的优势,这不仅能够保证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而且企业的社会工作岗位的保证,社会岗位则是社会稳定性的保证,扶持企业,是打响后疫情时代经济发展战的第一枪。

2.3 鼓励消费,刺激经济发展

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全国各大城市纷纷尝试通过互联网发放优惠券来刺激市民的消费欲望,这对于商超、饭店和其他小型零售、服务行业来讲,可以说是救命稻草,对于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也可谓是一剂强心针,有效的帮助社会经济进一步恢复和发展。在提升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严格把控疫情,做好防控,避免反复,提高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保证医疗物资和医疗资源的充足,主抓域外返回人员、重要节假日的疫情防控,域外人员仍旧是当前疫情防控的重点,我国多起仪器爆发均与域外人员有关,同时要做好海关检查,控制域外进口贸易当中的冷链、果蔬可能存在病毒的问题;密切关注重点节假日的人口流动情况,做好核酸检测、车站、机场、码头验码工作,鼓励居民非必要不出省、市,不到风险较高的地区,尽可能避免出国,稳固社会经济的同时,控制疫情的再度爆发。

结束语

总而言之,疫情三年,给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打击,给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带来了极大的变化,我国在疫情防控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在未来,随着病毒相关药物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能将成为一种传染性较高、致死率低的常规疾病,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抓好社会经济发展,实现‘双赢’,保证民生,仍旧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的工作重点。

参考文献

[1]王再文,李刚.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辩证关联——基于国家治理的视角[J].经济问题,2022(08):9-15.

[2].刘伟主持召开省政协党组会议 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J].协商论坛,2022(06):7.

[3]张雄化.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的协同路径:深圳的视角[J].特区经济,2022(05):7-11.

[4]李骏.抓好“双统筹”助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双胜利”[J].政协天地,2022(05):24-25.

[5]张劲松.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治理效能——以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为例[J].理论月刊,2020(09):81-87.

[6]杨伟中.金融助力首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J].中国金融,2020(13):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