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ICU护理干预效果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脑出血ICU护理干预效果探究

                 ,朱兰  

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 , 江苏 昆山   215331 

摘要:目的:探讨ICU护理干预措施对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出入院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对患者施行ICU护理干预措施,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患者干预后进食以及出ICU所需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干预后ICU护理干预实施效果明显,能够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且缩短出ICU所需要的时间。

关键词:脑出血;ICU护理;临床效果

引言

脑出血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因其死亡率高、致残率高,被称为“无声的杀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脑出血患者的死亡率在逐年增加。脑出血患者一旦发生脑卒中需紧急手术治疗,虽然颅内出血率低但死亡率较高。为了降低神经外科患者干预后死亡率,提高存活率和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康复期,同时也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 ICU病房中治疗患者所需护理工作基本由专业护士完成和负责: ICU病房护士不仅要掌握 ICU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还需要掌握重症监护相关理论知识。危重病人是在各种严重情况下出现生命体征不稳定或严重脑损伤等危急病时或由其引起并发症的病人, ICU护士必须掌握重症监护的相关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为进一步提高 ICU护理质量,本文采用回顾性研究法观察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在我科住院的脑出血患者ICU护理干预措施干预后的实施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出入院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5例,常规护理措施治疗配合者纳入对照组,包括男性患者13例和女性患者12例,年龄38-85岁,均龄(61.5±0.6)岁。ICU护理干预措施治疗配合者纳入观察组,包括男性患者15例和女性患者10例,年龄41-86岁,均龄(63.5±0.4)岁,纳入标准:①年龄在18~90岁;②无糖尿病;③已接受过相关手术治疗;④脑出血前已进行过 CT或 MRI检查;⑤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⑥经过神经内科专科医师评估,身体无任何残疾且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排除标准:①有严重疾病史: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冠心病等;②出现颅内并发症;③合并有严重高血压病史或糖尿病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对患者施行ICU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内容干预为:①环境护理。调整 ICU的温度和湿度,确保病人的身体舒服,保持房间的宁静,不会因为噪声而影响病人的休息,也不能限制病人的探视时间和数量。②管内的清洁。对脑出血病人干预后留置的输尿管、脑室引流管、胃管等进行导管护理,防止导管阻塞;同时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穿刺部位是否感染,一旦发现有问题应立即进行治疗。③膳食的管理。脑出血的饮食要以流质为主,然后逐步添加半流食,然后是正常的。④心理治疗。手干预后的病人,如果担心自己的身体状况会有很大的问题,需要做好心理辅导,与病人沟通,给病人一些希望和鼓励,让他们有信心。⑤对合并症的护理。ICU的病人要定期进行消毒,做好无菌的护理,清理呼吸道异物,避免肺部感染,定期更换体位,保持尿道卫生,避免感染[1]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病人干预后感染、压疮、出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病人的饮食、离开 ICU的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3.0软件进行记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数据资料用[n (%)]表示,并使用χ2检验,以平均标准差(IMG_256± s)为测量数据,以 t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通过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可明显看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两组不良反应对比n(%)

组别

例数

出血

压疮

感染

发生率

分析组

25

1

0

1

5%(2/40)

对比组

25

2

4

3

22.5%(9/40)

χ2

4.0523

P

0.0441

2.2两组进食和出ICU时间对比

观察组在干预后进食时间和出ICU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2两组进食和出ICU时间对比(IMG_256± s,d)

组别

例数

进食时间

出ICU时间

分析组

25

2.47±0.37

7.49±1.32

对比组

25

3.78±0.42

9.17±1.34

t

7.6004

2.8920

P

0.0000

0.0093

3讨论

脑出血的发生与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对于早期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及时予以溶栓治疗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而在干预后 ICU,由于患者常合并多种疾病, ICU护士需要对重症监护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危重病情进行观察与管理。ICU病房与其他病房不同之处在于:该病房的医护人员主要负责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药物治疗以及重症监护的护理,其任务是将患者从病危中抢救出来,并且尽可能地恢复到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状态

[2]。因此,加强危重症病房的护士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痛苦与负担;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因此, ICU护士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业务知识培训,掌握现代危重病房护理技能,以提高整体素质。重症监护护士是医院 ICU工作过程中主要负责人。为了提高重症护理质量,需要掌握各种监护理论与技术知识,并具备专业操作技能,掌握危重疾病相关知识:在抢救过程中遇到紧急情况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配合抢救治疗同时与其它科室进行密切沟通。另外还应注意:脑出血对危重病人及家属生命安全威胁大。故 ICU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必须掌握 ICU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同时掌握重症监护相关理论知识及重症监护相关操作技能。在病房中发现危重症病人时应根据病情给予及时有效干预措施并进行观察和记录,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可明显看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干预后进食时间和出ICU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脑出血患者干预后ICU护理干预实施效果明显,能够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且缩短出ICU所需要的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3]

参考文献:

[1]陈峰.观察护理干预在重症监护室(ICU)脑出血患者预防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性电子期刊),2020,20(21):242-243.

[2]林阳,陈巧玲,林孔榕.脑出血手干预后ICU内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与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8,9(22):54-55.

[3]姚杰.综合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在ICU脑出血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7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