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叶文娟

重庆市巫溪县人民医院,405800

摘要:目的:分析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予以选取,实验时间为2020年3月—2021年10月,样本共计68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做分组处理,研究组(34例)施以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参照组(34例)施以氯胺酮麻醉,比对组间生命体征水平、手术相关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平均动脉压(93.25±1.15)mmHg、心率(91.28±10.96)次/min、呼吸频率(16.55±4.75)次/min均比参照组要低,血氧饱和度(97.41±2.51)%相比参照组(91.58±4.48)%要高(P<0.05)。研究组的唤醒时间(10.96±6.85)min、氯胺酮剂量(68.94±9.36)μg均比参照组要低(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88%)相较于参照组(23.53%)要低(P<0.05)。结论:对手术治疗患儿施以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有确切效果,可保证患儿生命体征稳定性,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芬太尼;小儿区域麻醉;亚麻醉剂量;氯胺酮

麻醉是手术的基础,镇痛、镇静效果较强的麻醉处理能够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处于无痛状态,对促进手术顺利进行十分重要[1]。但幼儿的机体各器官组织发育并不成熟,对麻醉要求较高,若麻醉方案不合理会对患儿神经功能造成损伤,不仅影响手术治疗效果,还会影响预后[2]。因此,选择麻醉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的麻醉方案尤为重要。本次研究观察并分析了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施以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区域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予以选取,实验时间为2020年3月—2021年10月,样本共计68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做分组处理,参照组(34例)男性共计纳入18例,女性共计纳入16例,年龄阈值在2-10岁,均值(6.03±2.45)岁。研究组(34例)男性共计纳入19例,女性共计纳入15例,年龄阈值在2-11岁,均值(5.51±2.38)岁。组间一般信息对比,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术前叮嘱患儿禁食8h,术前30min予以经肌肉注射阿托品,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建立静脉通道,并对患者的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体征变化进行严密监测。

参照组施以氯胺酮(生产企业:福建古田药业有限公司,药品名称:注射用盐酸氯胺酮,药品规格:2ml:0.1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5020148)麻醉,用药剂量在2-6mg/kg。

研究组施以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予以患者15%利多卡因(生产企业:安徽长江药业有限公司,药品名称: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药品规格:5ml:0.1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4020932)椎管内注射,氯胺酮静脉注射,用药剂量为2-6mg/kg。在患儿进入睡眠状态后,予以患儿芬太尼(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2022076,生产企业: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静脉注射,用药剂量为1-2μg/kg。

1.3观察指标

生命体征水平:纳入平均动脉压观察指标、心率观察指标、血氧饱和度观察指标、呼吸频率观察指标。

手术相关指标:纳入唤醒时间观察指标、氯胺酮剂量观察指标。

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呼吸不畅、呕吐、躁动,发生率越低安全性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计算用spss25.0,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n(%),x²检验,有差异:P<0.05。

2结果

2.1生命体征水平

研究组除血氧饱和度较高外,其余指标检测值均较低,P<0.05,见表1。

表1 生命体征水平对比(

组别

n

平均动脉压(mmHg)

心率(次 /min)

血氧饱和度(%)

呼吸频率(次 /min)

研究组

34

93.25±1.15

91.28±10.96

97.41±2.51

16.55±4.75

参照组

34

97.36±1.48

99.61±12.14

91.58±4.48

21.56±5.48

t

--

12.786

2.970

6.620

4.028

P

--

0.000

0.004

0.000

0.000

2.2手术相关指标

研究组的值均较低,P<0.05,见表2。

表2 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组别

n

唤醒时间(min)

氯胺酮剂量(μg)

研究组

34

10.96±6.85

68.94±9.36

参照组

34

31.06±14.21

153.57±34.28

t

--

7.430

13.887

P

--

0.000

0.000

2.3不良反应发生率

研究组发生2例(5.88%)恶心,未发生呼吸困难、躁动,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88%(2/34),参照组发生4例(11.76%)恶心,2例(5.88%)呼吸困难,2例(5.88%)躁动,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3.53%(8/34),组间对比,研究组的值更低,x²=4.221,P<0.05。

3讨论

麻醉处理是指注射麻醉药物使患者整个机体或机体局部失去知觉,达到无痛手术的目的[3]。麻醉药物本身具有毒副作用,并且幼儿的年龄较小,机体组织器官发育并不成熟,对麻醉药物的耐受性较差,若麻醉药物用量过大会对脑神经造成影响,引发多种不良反应,对手术安全性有严重影响[4]。因此,选择高效麻醉方案尤为重要。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生命体征水平比对,研究组除血氧饱和度较高外,其余指标检测值均较低(P<0.05)。手术相关指标比对,研究组的值均较低(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研究组的值更低(P<0.05),原因分析为:氯胺酮是临床上常用于患儿麻醉处理中的药物,其主要作用机制在于能够通过对外周中枢神经系统的钙离子通道产生抑制作用,从而达到镇痛的效果。但其单一运用的效果有局限性,若手术期间使用量较大不仅会引发躁动等不良反应,还会对患儿大脑神经造成影响。芬太尼按照性质划分属于一种μ受体激动剂,具有起效速度快、高选择性、半衰期短等特点。采取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能够减少氯胺酮的使用剂量,且将其与芬太尼联合使用可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提高镇痛、镇静效果,从而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麻醉安全性。

综上,对手术治疗患儿施以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可保证患儿生命体征稳定性,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1]张晓东.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对腹股沟疝手术患儿血流动力学和术后苏醒的影响[J].临床医学,2021,41(07):42-44.

[2]谭彬,陈礼纯.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的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23):137-139.

[3]伍军.比较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手术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与氯胺酮的麻醉效果[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0,26(04):34-35.

[4]王昀,邓恋,黄希照,袁超,漆冬梅,李海洋.瑞芬太尼复合氯胺酮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2020,32(06):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