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企业实验室数据完整性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制药企业实验室数据完整性管理研究

张艳

南京恒生制药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11200

摘要:为解决制药企业实验室数据管理环节存在的流程不规范、审计监督缺位问题,规避由此引发的数据真实性问题、数据缺漏、丢失风险,保障制药企业实验室高效、平稳运行。文章引入ALCOA+CCEA原则,简要阐述该原则体系内对制药企业实验室数据完整性提出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总结常见的数据完整性缺陷,归纳可行的优化管理举措,提出了规范数据记录流程、建立跟踪审计机制、强化用户权限管控等建议。

关键词:制药企业;实验室;数据管理

前言:数据完整性是制药企业实验室数据管理环节必须关注的重点问题,完整真实的数据可以为药品研发、药品出厂报告提供可靠依据,确保药品实现全寿命周期管理,减少药品上市销售环节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隐患。同时,确保药品实验报告清晰、完整,也是企业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是企业向客户、监管部门负责的实际表现,有必要对其落实方式、管理过程进行探讨和优化。

1制药企业实验室数据完整性要求概述

制药企业肩负着化学合成药物研发、药学工艺研究、药品生产销售等关键职能,是国家医疗事业建设、公众健康维护环节必不可少的责任主体,新时期我国制药企业快速发展,相关的行业规范、流程标准也在不断完善。2010和2019版的GMP中,都曾经对制药企业实验室数据管理问题开展过系统阐述,要求数据记录要真实、清晰,不能存在随意撕毁、涂改的问题,且数据应当经过严格审核,避免随意删改行为,以确保产品可追溯。美国FDA还曾经基于全过程管理视角提出ALCOA+CCEA原则,其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①Attributable,要求数据可追溯,能够根据记录查询到操作者、记录者本人姓名;②Legible,要求数据清晰易读,不能出现乱涂乱画、褪色难认的状况;③Contemporaneous,要求数据记录同步,严禁提前编造数据,或者事后补录数据;④Original,要求数据原始性, 不允许转抄实验记录;⑤Accurate,要求数据准确性,不能出现与实际操作相悖的状况,严禁随意编造药品实验数据;⑥Complete,要求数据完整,既要包含样品批次、种类,也要包含设备参数情况、数据生成日期等,后续的修改记录也必须完整清晰;⑦Consistent,要求数据与实际生成逻辑一致;⑧Enduring,要求数据能够长久存储,纸质记录不能褪色损坏,电子数据不能丢失;⑨Available,要求数据应当是可获取的,若有计算公式应当标注明确,方便后期审计使用。

2制药企业实验室数据完整性现状及常见缺陷

制药企业实验室数据类型多样,不仅包含检测测验数据,还涵盖了仪器设备参数、耗材参数等,这些数据是否真实、可靠,内容是否可追溯,会直接影响实验室数据完整性。现阶段我国制药企业不断健全、完善标准化生产体系,对实验室数据完整性也给予了更多关注,但受到理念、人员等因素的影响,完整性缺陷仍旧是客观存在的。

从纸质数据上看,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①原始记录书写随意,笔记模糊不清,修改环节乱涂乱画,也没有相应的修改署名、修改原因备注;②数据作废和重测控制不严,且未按照要求进行原因记录;③记录本缺页,后期未及时补充条件信息,比如环境温湿度条件、仪器参数及维护记录等;④记录表格本身问题,项目设置不全面,设计不够合理,缺少对于实验关键数据的描述。⑤未对数据进行审核

从电子数据上看,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①审计追踪不当,现阶段很多实验室仪器均配备了审计追踪功能,但应用环节使用较少,无法对数据完整性进行动态监控;②数据生成不规范,未按照要求开展积分色谱图重绘工作、数据重测工作[1];③标注内容不全面,未在电子存档中标明细节数据,比如生产日期、样品批次等,很容易影响数据唯一性;④数据生成设备权限管理混乱,使用共享密码且未有身份验证关卡,给随意删改行为的发生埋下了隐患。⑤未对电子数据进行审核

3制药企业实验室数据完整性管理优化思路及举措

3.1规范原始数据记录流程

制药企业实验室数据管理过程中,务必要树立规范化意识,按照行业规范标准梳理流程、明确标准,减少数据缺漏丢失风险。其中纸质记录内容应当真实、易读,使用不易褪色、擦除的书写材料,及时填写、如实记录。对于自动化实验仪器和装置,要尽可能使用自带打印设备生成纸质材料,生成的图谱、曲线图等也必须印刷清晰,标明样品名称、批号等,经过操作者署名后方可入档。检验记录的留存十分关键,留存质量直接影响后期药品追溯效果,因此使用的材料必须耐久,内容必须准确,若使用热敏纸打印,后期应当复印保存,若由电子存档、影像资料等转化而来,务必要提前核校确保一致。电子数据管理过程中,要以设备类型、特征为依据进行针对化管理,其中pH计、马弗炉、密度仪[2]等系统输出的数据类型较为简单,打印环节应当确保内容完整清晰,妥善保存原始打印凭条。红外光谱仪、自动滴定仪等系统输出的数据中,要标明仪器波长、标尺等核心参数,有计算内容的要注明公式,方便后期核校。在数据生成环节,也要尽可能明确管理标准,比如色谱图优先采用自动积分,减少主观误差带来的不利影响,若需要绘制手动积分色谱图,也必须按照标准操作规范执行。

3.2建立数据跟踪审计机制

审计追踪是控制制药企业实验室数据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科学、有效的审计,企业可以及时发现数据记录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并相应作出反馈补救,通过已有经验教训的挖掘、提炼,企业还可以进一步完善原始数据记录规章,在内部形成严谨、求实的实验数据记录氛围,保障数据完整性的提升。在GMP文件中,也明确强调过制药企业实验室数据审计的重要性,规定实验室如果采用计算机系统开展数据捕获、处理等工作,那么必须配合开展全面审计。基于此,实践中务必要建立完善的审计跟踪体系,对数据新建、修改等操作进行审核查验,看人员、时间等信息是否存在异常,参与药品实验的人员也要充分理解规章内容,不能随意作废、重测数据,若确有重测需求,也要及时记录异常,采取相应的纠正、预防举措,保证实验数据质量,减轻审计负担。

3.3加强用户权限分配管理 

现阶段制药企业为提高效率、保证质量,引进了诸多自动化试验仪器,这些设备仪器功能强大,配备有自动存录、审计功能,可以较好地满足制药企业使用需求。但这种大体量电子数据的生成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风险,若用户权限管理不当,数据是很容易被删除、篡改的。因此实践过程中还应当强化对账户权限的控制,根据实际需求划分权限等级,对管理员、工程师,以及操作员、访客等进行分角色管理,开放新增、锁定等功能,对于长时间未用账号、岗位人员已经离退的账号,要及时回收和注销,防止冒用身份等违规行为的出现。对于账号密钥也要有格式要求,着重提升其防破解能力,引入大数据技术监控账号行为,若发现错误登录次数过多,删改操作过于频繁的账号,要及时发出告警信息,最大限度保障数据完整性和真实性。

3.4做好数据备份存储工作

实验室数据是制药企业开展研发生产工作的重要依据,其完整性、全面性直接影响到药品追溯成效,现阶段常见的备份存储问题主要表现为数据不完整,备份周期过长,设备内存有限,电子硬盘装满后会自动覆盖已有数据内容,这都给数据审查和追溯带来了阻碍。基于此,实践过程中务必要做好数据的备份存档工作,重要数据一式两份,分别放在不同的存储设备之上,结合实际需求优化备份周期,避免因设备卡死、报废造成丢失问题。同时定期开展防病毒工作,安装防病毒软件,做好后期的管理更新工作,指定专人负责病毒定期查杀工作,严禁使用未知来源的USB闪存盘[3]。此外还应当建立系统的数据灾难性恢复、应急处置预案,明确故障后工作人员应当采取何种救急措施,药品实验中断后应当如何恢复等,为数据完整性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综上所述,制药企业实验室数据类型多样、体量极大,管控不当很容易出现记录模糊、数据丢失问题,给企业经营活动、形象声誉等带来不利影响,实践中务必要给予充分重视。以ALCOA+CCEA原则为依托,积极规范原始数据记录流程,明确数据作废、重测标准,严控字迹清晰度、可读性,同时建立数据跟踪审查机制,强化用户权限分配管理,做好数据备份存储工作,为制药企业研发、生产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祝波,王亚红,娄大伟.制药工程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探讨[J].广州化工,2022,50(15):264-266.

[2]颜若曦,曹轶,翟铁伟.药品生产企业质量控制实验室要点与缺陷分析[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21,52(09):1253-1258.

[3]孙晓晨,姚杰,陈俊伟.制药实验室如何通过信息化提高管理规范性和法规依从性[J].中国仪器仪表,2020(10):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