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消化类药物正确服用时间,你知道吗?

/ 2

常见消化类药物正确服用时间,你知道吗?

王莉

资阳市中医医院  641300

药品用于诊断治疗疾病,能够调节患者身体机能,但是所有药品都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想要提升药物的治疗效果和药理作用,就需要采用科学的服用方法和数量。由于生物节律关系着人的生理、病理特征,因此药物的使用时间也对药物的作用有重要影响。相同剂量、相同药物,如果在不同时间服用,会产生的副作用以及治疗效果相差甚远。因此,为了促使药物治疗作用得到更好发挥,避免或者减少副作用产生,需要在合理实践中用药。文章对以下消化类药物的服用时间进行初步探讨。消化系统疾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患者一旦患病,首选为药物治疗方式,但是由于药物作用机理存在差异,因此需要考虑到时间问题,提升治疗效果。

1不同服用时间含义

在医院,通常有患者会问,这个药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由此药物的服用时间有一定讲究,尤其是对于治疗肠胃疾病药物,更需要了解每个药品作用机制,掌握合理的用药方法和用药时间。在很多药品盒上,都会有饭前服用或者饭后服用的标识。但是,如何才算饭前服用或者饭后服用呢,大部分患者并不清楚,下文分析空腹饭前饭后所指的含义。

晨服是指患者在早晨起床之后,进食早餐前1小时服用。在服用抗结核药物利福平等均可以达到良好的杀菌效果。空腹服药在大部分患者眼里,只要在吃药过程中保持空腹即可。在药物服用之后,即刻可以去吃饭,此种观点是错误的。

空腹服药是指在餐前两小时左右,或者在用餐之后两小时服药。空腹服药有利于患者胃肠道的吸收,能够更好地发挥出药物效果。除此之外,食物中一些物质不会对药物产生更多不良影响。

空腹服药与饭前服药存在差别,饭前服药是指在早餐、晚餐和午餐之前的45分钟左右服用。在用饭之前,胃内食物较少,能够促进药物吸收。对于一些刺激性较小的药物,对患者胃肠不会产生影响的药物,可以在饭前服用。例如胃黏膜保护剂、头孢等药物。但是如果在进餐之前,服用大量食物,那么就不算是真正的饭前服用药物。

饭后服用药物是指在用餐之后30分钟服药,通过对食物利用,可以促使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减少,同时有利于患者胃肠吸收药物。如果患者在饭前食用较多零食,则可以不用等到饭后才服药,此时说明已经处于饱腹状态,部分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可以在饭后吃,不会对患者胃肠造成不良损伤。
2合理服用药物的时间

患者在服用导泻类药物时,例如硫酸镁等药物,可以采用空腹方式。此药物的机制使药物能够迅速通过患者空胃,进入到患者大肠内,在大肠内具有较高浓度,对患者肠壁产生刺激,而让患者腹泻。

患者在服用抗酸类药物时,包含硫酸钙或者氢氧化铝等药物,需要在饭前服用。患者在用餐之后90分钟左右,胃内容物会逐渐消化,逐渐排空体内,通过服用此药物治疗,效果最佳。能够让患者具有缓冲时间,缓冲时间在3.5小时左右,如果餐后即刻服用,只能导致患者药效维持60分钟左右。

如果患者服用的是促胃动力药物,包含西沙必利。可以在饭前服用,通常在饭前30分钟左右服用药物,等到进食之后,药物能够达到最高峰疗效,可以促使患者胃肠道蠕动得到强化。

如果患者服用胃黏膜保护剂,可以在饭前服用。此种药物会与患者胃粘膜直接接触,具有一定作用,因此在胃部排空的情况下服药最好。

如果患者服用的是质子泵抑制剂药物,包含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药物。则上述药物需要在睡前或者晨起服用,由于此药物具有较强的抑酸性,同时维持时间长久,治疗效果突出。此类药物在吸收利用中,通常会受到胃内食物干扰,因此需要在晨起,或者睡前空腹的情况下服用药物。患者服用助消化药物,包含复方消化酶等,在饭后服用最佳。一般情况下,患者在进食之后容易引发消化不良等症状,此时需要为患者补充消化酶,促使药效良好。

如果患者服用肠道微生态等药物,包含双歧四联活菌,通常采用在饭后服用方式,益生菌只有在适宜的环境中才能生存,充分发挥出效果。在饭后60分钟左右,刚好是益生菌生存的最佳时期,因此在饭后60分钟服用最佳,患者吸收能力也会提升。
3患者服药出现差错

如果患者忘记服药,很快想到可以尽快去服用。但是如果在想起来时间已经与下次服药时间比较接近,那可以不用再次服用,等到下次服用一次即可,千万不要上一次忘记吃药,而这一次多加一倍的含量,这样会导致量多而出现风险性。

选择科学的时间服用药物,不仅可以促使药物治疗效果得到保障,还可以减少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在吃药的时候,间隔时间要根据药物在体内代谢情况而定,只有按照说明书规定的时间合理服药,才能促使人体保持在科学、稳定的、安全的治疗措施内,同时能够促使治疗效果达到最佳。患者自身不能擅自缩短用药时间,同时也不能不规律服用药物,避免由于药物浓度过高,导致患者出现较强的副作用,或者引起药物中毒,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甚至会引发危险。

在生活中通常会采用中药与西药联合治疗方式,而间隔也需要有所考虑。中药与西药联合治疗方式,会导致药物之间相互作用,例如,维生素B12与乌梅之间联合应用,能够使维生素B12的生物利用度降低。因此,在日常服药中需要合理安排时间间隔,一般情况下,两种药物时间间隔要超过30分钟以上,不能一次性服用两种药物。

消化系统疾病是指患者胃、肠、食管等脏器的功能性疾病,在临床上具有较高发病率。消化道从口腔到肛门,包含大肠、胃等。消化系统生理功能是消化食物、摄取食物,同时能够吸收食物中营养,具有排泄废物等功效。消化道会受到自主神经支配进行合理活动,促使患者胃肠动力发生改变。消化系统疾病比较常见,主要临床症状和常见疾病如下所示:包含食管疾病,患者会出现反酸、咽下困难等症状。如果患者出现胃、十二指肠疾病,会出现反酸、疼痛、呕吐、上腹部不适以及出血等不良反应。如果患者出现小肠疾病,则会出现腹胀、腹痛以及粪便呈现水样等临床症状。如果患者出现结肠疾病,会发现下腹部双侧或者一侧出现疼痛感,存在脓血、便秘等症状。在临床上如果患者胃肠道疾病比较轻,则通常采用药物治疗方式,但是由于药物种类较多,不同用药时间对患者治疗效果会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需要合理选择时间。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了解,不同药物服药时间有所差异,因此需要根据药物机理作用,合理用药,避免出现不良症状,导致病情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