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力通信独立二次项目管理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7
/ 2

关于电力通信独立二次项目管理的思考

刘祎 ,李兴隆 ,高瞻

国网长阳县供电公司  湖北长阳  443500

摘要:本文对通信独立二次项目管理过程进行深入剖析,构建通信独立二次项目从规划、可研、实施、验收的全过程管理框架,旨在促进通信独立二次项目合理落地、高效实施、优质完成,为项目的精益化、规范化、系统化管理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电力通信;独立二次项目;全过程管控

1通信独立二次项目概述

1.1独立二次项目

独立于一次系统以外的配电自动化、通信、调度自动化新建或整体改造,单项工程总投资不低于1000万元的项目。通信独立二次项目投资金额大,一般包括地市公司城网优化项目、县域(上划县)通信网建设项目等。

1.2地市公司城网优化项目

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部分地市公司的主干通信网存在以下问题:(1)通信网作为电网的配套建设项目,一张网内的结点建设于不同时期,时间跨度大,设备厂家、型号不一致。(2)网络容量瓶颈凸显、光缆纤芯不足,设备运行时间较久、扩容潜力小,不能满足生产需求。(3)部分地市公司存在多张不同的通信网络,网络结构不清晰,覆盖站点大量重叠,不能互联互通,造成资源大量浪费。

1.3县域通信网建设项目

县域电力通信网基础薄弱,大量站点通信网没有覆盖到,整体发展水平落后,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通信网络建设滞后于电网建设,网络结构简单,骨干网和光纤环网没有形成;(2)光缆资源匮乏,未实现35kV及以上等级变电站的光纤全覆盖;(3)供电所(营业厅)的通信传输通道仍然依托于租用的公共网络资源,网络带宽低、质量差、信息安全水平得不到保障。

2独立二次项目与技改大修项目的对比

通过独立二次项目对通信网络进行改造的目的有:(1)优化网络结构,增大带宽;(2)统一设备厂家、型号,淘汰老旧和紧凑型简易设备;(3)增加路由尽量形成环网,提高可靠性;(4)提高线路建设水平,尽量淘汰普通光缆。

以往通信网建设除作为电网配套建设项目外,基本就只有技改途径,但技改资金量都较小,不能满足大规模网络改造的需求。独立二次相当于独立于一次系统的基建工程,与一般技改、大修项目相比,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独立二次项目:批复单位为国网公司,社会意义重大,工程体量庞大,项目前期需要细致的规划方案、深度可研报告,项目实施周期长一般2--3年,项目后期需要完成预验收、正常验收、后评估。

技改大修项目:批复单位为省公司,社会意义较大,工程体量较小,施工难度一般,项目前期仅需完成项目建议书,该项目实施周期短、一般年内完成,项目后期正常验收。

3独立二次项目的管理思路

面对通信独立二次项目“规模大、投资大、管理难”的现状,通过对立项阶段、实施阶段、验收阶段进行全过程梳理,找出关键环节,并结合自身项目管理的丰富经验,提出“项目前期重提升、实施过程重管控、验收阶段强把关”的工作思路,促进通信独立二次项目高效实施。

项目前期重提升。前期工作是项目顺利实施的基础,通过提升规划水平、可研质量、储备质量,实现规划科学引领、可研深入细致、储备合理充分的前期工作。

实施过程重管控。实施阶段强化过程管控、项目参建方管控,为项目管理中“安全、质量、进度、成本”四个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

验收阶段强把关。加强验收管理,提高验收质量,确保项目符合国网公司建设要求,达到建设的预期目标,满足支撑电网生产、经营、管理的业务需求。

4独立二次项目管理的具体做法

4.1项目前期管理

(1)提升规划水平

紧密围绕“通信网系统现状、存在问题、需求预测、规划目标、规划重点与建设规模、投资估算与成效”等方面,对地区通信网规划的需求进行深入分析。

以满足电网生产、管理业务为核心,规划各年度项目目标及主要通信专项,对现有通信设备、通信线路的升级改造,构建稳定、可靠的通信传输网。

(2)提升可研质量

按照“收资详细、测量准确、估算合理”的设计标准,充分论证项目的必要性。从网络结构优化、系统及设备配置原则等进行分析,对比选择技术方案。

对项目必要性、内容进行多次评审,不搞一锤定音。组织有关专业人员对工程现场进行实地踏勘评审,以确保评审结论与现场实际相符,避免出现重大设计变更。

(3)提升储备质量

高度重视储备项目工作,项目储备遵循“控总量、保质量、抓重点、促平衡、严审核”的原则,努力创建规模适中、全面覆盖,好用能用的强大储备库。

严格按照“规划一批、储备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的原则,坚持常年筛选、动态跟踪、滚动储备。

4.2项目实施管控

(1)加强参建方管控

加强对设计单位管控。加强可研招标和合同管理,严格规范可研责任。在设计过程中,加强与设计人员的沟通,建立奖惩、激励措施,推进设计工作开展。

加强对施工单位管控。加强施工质量管控,加大工程质量抽查力度,做实设备抽检和现场踏勘工作编制隐患排查整改计划表,确定隐患整改措施。

加强对设备供应商管控。查验设备质量,管控供货时间。在设备建造过程、出厂验收环节、设备进场开箱检查等各环节中严格把关。严把设备、材料质量。

(2)实强化过程管控

[501_chenw1]为保障工程建设进度,应合理安排开工计划和投产时序。实行全过程管控,按照标准管理体系,结合管理要点对工程项目进行安全、质量、进度、造价控制。

建立信息报送制度,制定“建设周报”、“月度简报”模板,内容包含:物资到货、工程进度、安全文明施工情况、质量管理和标准工艺应用,自查存在问题和计划采取的措施。每周一期工程建设周报,每月一期简报,及时汇报项目进度和状态。

4.3验收阶段强把关

制定详尽验收方案,强化项目验收全过程管控。采取随工验收、竣工验收相结合;资料查验、现场查验相结合的方式,关键节点、隐蔽工程重点验收的原则,会同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切实做好项目验收工作。

设备安装工程、线路工程的关键工序、关键环节及隐蔽工程应有专人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施工。对不符合工程标准的缺陷,立即整改消除,形成闭环控制。

纠正“重实体、轻资料”的错误认识,重视档案资料存在的问题,项目建设各阶段及时做好资料的收集、归纳、移交工作,确保该项目资料齐全、规范。

总结:

通信工程独立二次项目建设周期长、涉及环节多,通信部门在项目全过程管理的基础上,应加强省、市、县公司相关部门之间、参建单位间的沟通协调,构建出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闭环体系,丰富管理手段,固化工作机制,优化工作流程,持续提升管理精益化水平,推进项目合理落地、高效实施、优质完成。

参考文献

[1]田欣.电力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的优化策略[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

[2]连莲.电力通信工程项目管理优化探讨[J].现代国企研究,2018.

[3]万莹,彭柏,李运平,那琼澜,齐顺利,卢嫱舒,李墨洋.信息通信项目全过程管控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电子测试,2015.


[501_chenw1]项目实施时间一般控制为2年,但批复后下达资金计划就到第1年的5月,实际工期仅1年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