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4
/ 2

牛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

祁焕贵

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达拉土族乡畜牧兽医站,青海,乐都810700

摘要:最近几年随着社会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养殖行业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牛养殖产业如火如荼的开展,在带动区域经济健康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代牛养殖业发展过程中,一定要结合牛群所处的年龄不同,做到科学养殖,科学管理,为牛生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防范各类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流行,并落实针对性的疫苗免疫接种制度,增强牛群身体抵抗力。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从牛的饲养管理和疾病两个方面探讨了牛的管理方案,希望通过研究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牛;饲养管理;疾病防治

牛在日常养殖管理过程中,应该掌握其生长发育要求,科学搭配饲料,合理调控养殖环境,构建完善性合理的饲养管理方案,确保养殖管理的科学性能够满足牛群的生长需求,为实现快速生长,快速增重鉴定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还应该要注重做好传染性疾病的有效防范,构建完善的疫苗免疫接种程序,加强养殖环境的有效清理,及时清除污染物,减少牛群和病原接触的几率,为实现高产稳产奠定坚实基础。

1牛的饲养管理措施

1.1规范建造圈舍

放牧养殖模式之下,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新时期就需要积极的引导农牧民群众转变传统的养殖管理方式,将牛群固定下来,发展舍饲养殖。舍饲养殖模式之下,应该指导养殖户科学规划建造养殖场。养殖场在选址建造期间,一定要综合考量周边的环境特征,环境承载能力,并且想有效的环境调查,充分考量周边环境的承载能力,确保有充足的水源供给能够满足自身的生长发育所需。结合现有牛群的数量,确定养殖场的建造规模。牛舍在规划建造过程中,应该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将养殖场划分成生活区域、生产区域、排泄区域、隔离区域,做好污染物的高效处置和疫病的高效防范。

1.2明确由不同阶段的饲养管理方案

1.2.1犊牛阶段的饲养管理

犊牛培育是养殖场的重要环节,这个阶段的牛群生长发育较快,但身体抵抗能力相对较差,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出现各类传染性疾病,尤其是消化道疾病、呼吸道疾病会进入到发病高峰期,所以应该根据犊牛这个阶段的生长发育规律,做好针对性的养殖管理。新生犊牛应该保证其吃上初乳,吃足初乳。利用乳汁能够增强身体的被动免疫能力同时加速胎粪的排出。当犊牛出生7天左右,可以诱导其采食哺乳阶段的饲料,出生两周之后可以让其采食青干草,通过尽早捕食能够锻炼胃肠道的消化功能,增强消化能力,为后续阶段的断奶奠定坚实基础。一般在犊牛出生40~60日龄之后实施断奶,具体的断奶时间应该根据犊牛的体重和采食情况综合确定,保证犊牛体重达标,达到一定采食水平之后,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断奶。断奶后的犊牛应该放置在原有的圈舍当中继续养殖1~2周,并更换到断奶阶段的饲料配方,让犊牛逐渐适应断奶环境。

1.2.2种公牛的饲养管理

养殖场的种公牛虽然养殖数量相对较少,当然是发挥着重要的配种能力,它直接决定了后代的生产能力,生产水平。所以要加强对种公牛的针对性养殖,与其他牛群分开养殖,增加总公牛的运动时间,增强身体素质,加速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利用,根据种公牛配种时期的不同搭配不同的饲料配方,当进入配种阶段之后,循序渐进的增加饲料的营养价值。非配种阶段应该控制好精饲料的添加量,避免精饲料添加过多导致种公牛标准过肥,影响到精子质量和精子活性。配中期种公牛的身体消耗相对较大,除了要保证有充足的精饲料投喂之外,还应该额外增加1~2枚生鸡蛋或者供给牛奶,这样能够满足精液的分泌要求。

1.2.3繁殖母牛的饲养管理

繁殖母牛养殖数量较多是扩大养殖规模的重要生产资料,母牛的生产性能,繁殖效率,配种效率,直接影响到后代的成活率。一般根据母牛的生产阶段,不同可以将其划分成空怀期的母牛和妊娠期的母牛以及哺乳期的母牛。空怀期的母牛主要以粗饲料为主,并搭配适量的精饲料,严格控制好母牛的情况,不能过肥也不能够过瘦。对于身体素质相对较差的母牛,在配售之前应该进行短期的优饲处理,保证体况达标。母牛进入配种阶段之后,需要准确的做好发情鉴定,确保母牛能够在发情最旺盛的阶段及时进行配种,提高受胎率。母牛成功妊娠之后,根据其妊娠阶段不同实施不同的管理方案,前期阶段要严格控制精饲料的添加,主要以粗饲料为主,并加强环境的有效调控,预防出现早期流产和胚胎自体吸收。妊娠后期阶段要逐渐增加蛋白质饲料和维生素矿物质元素的添加。母牛生产前三天逐渐降低饲料的投喂量,生产当天不能够投喂精饲料,预防出现乳房炎。

2疾病防治

2.1严格落实卫生消毒制度

不管是肉牛养殖业还是奶牛养殖产业,在日常管理期间一定要加强环境消毒,制定合理的消毒制度。每个季度应该对养殖场进行一次大清理、大消毒,做好牛舍、饲料槽、饮水工具的彻底清洗和卫生消毒工作。养殖场的地面可以选择使用5%~10%的热氢氧化钠溶液或者5%的来苏尔溶液,或者10%的生石灰乳交替消毒,顶棚可以选择使用20%的生石灰乳进行粉刷消毒。牛舍的养殖管理用具可以选择使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或者4%的来苏尔进行浸润消毒消毒,2~6h之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当养殖场出现疑似发病情况之后,应该增加消毒频率,开展临时性消毒,根据疫病的种类不同确定消毒周期,一般每天上午下午各消毒一次,严格行一周以上,当养殖场的议程得到有效控制安全之后逐渐过渡到常规消毒模式。

2.2科学免疫接种

牛的培育周期较长,在整个生长发育阶段会受到多种疾病的威胁。为了有效防范重大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流行就要求饲养管理人员提前制定针对性的疫苗接种措施,确保每年春秋两季的重大传染性疾病集中免疫接种制度以严格执行,保障养殖场牛群的重大传染性疾病免疫接种密度高达100%,抗体水平能够达到70%以上。除此之外还需要结合本养殖场的疫病发生流行情况,制定属于本养殖场的疫苗免疫接种计划确保免疫接种达标。当养殖场出现疫情之后,对于没有发病的牛群,应该实施紧急免疫接种,缩小病情的传播范围,增强牛群的身体抵抗能力,确保在短时间内能够控制病情。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牛养殖周期较长,在养殖管理期间需要投入较高的成本。如果不能够掌握牛群的生长发育特点,根据牛群的生长发育要求,做到妥善有效的养殖管理中,难以发挥牛群的品种生产能力,不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针对这一现状,就需要加强饲养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不断加强养殖管理知识的有效学习,掌握牛群的生长发育特征和生长规律,确保各个阶段的养分环境供给得当,能够促进牛群的全面生长,降低各类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流行。

参考文献:

[1]王维春.牛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措施[J].甘肃畜牧兽医,2016,46(21):111.

[2]龙凤芹.浅谈牛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J].今日畜牧兽医,2019,(1):77.

[3]王传飞.浅谈牛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J].农家参谋,2018,(9X):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