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4
/ 2

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

杨敏

身份证号:513522198107095711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工程管理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必须不断加强施工管理,确保工程质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从而达到施工目的。随着建设项目的不断发展,项目类型的日益多样化,高层建筑的数量越来越多,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积极探索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管理方式,可避免施工延误,按计划进度进行,确保施工进度。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分析;控制措施

引言

伴随经济的高速发展,房屋建筑行业也相应地有了较大的发展,目前房屋建筑项目数量持续增多,所以,需要强化工程管理力度,对工程管理工作实行一定的创新与优化。房建工程的管理模式,主要面向对象为经营与生产活动等,按照有关工程学理论与综合项目施工建设的具体状况,通过科学、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确保工程管理的时效性,能够让房屋建筑项目的成本有所降低,而且能加快施工进度,更能有效保证工程建设质量,让工程的各方面价值都能得到提升。

1建筑工程管理的内涵和意义

建筑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长远的发展,必须要在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取得利益的最大化。而建筑工程管理这个词相对来说含义是比较广泛的,因为它不但对施工技术方面有所管制,而且能够依据国家颁布的相关政策,运用科学有效的技术管理体系和策略,完善的筹划和调配人员组织、资源分配、质量监测及技术管理。与此同时,建筑工程管理也能够推动建筑工程施工的举措以及决策的实行,做好全面的前期准备,有效利用施工团队的工程特性,采用更为妥当的施工方法,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提高施工团队的效率,大大减少施工管理层对人力、物力各方面的消耗,节约财力成本,最优化的利用提供的建筑资源,保证施工方面的安全,减少施工时间。建筑工程管理在建筑企业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可以促进建筑企业各方面的工作更加行之有效,起到统筹全局的作用。

2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

2.1缺乏专业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

随着我国经济与国际市场的深度融合,国际施工项目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工程管理的国际化趋势日益凸显,急需培养建筑工程管理人员。从当前的工程项目管理队伍建设情况来看,项目经理的整体素质偏低,缺乏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这是项目管理工作中比较突出的问题。部分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素质,对工程质量管理目标不清晰,导致工程施工流程模糊,难以深入开展。有的管理人员作风松懈,在建筑生产中遇到问题时无法及时处理。一些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偷工减料”现象,在利益的驱使下,不能坚守自己的原则,给工程质量埋下了隐患[1]

2.2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一些施工队伍由于缺乏监督意识,导致各施工环节的监督没有落实到位,容易产生消极懈怠情绪,从而使施工效率得不到提高和保证。对于工程项目来讲,监督意识不强对施工非常不利,因为监督是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可以保证工程质量、施工进度,所以,监督意识不强对整个项目的建设都会造成很大影响。另外,由于大部分施工企业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施工现场混乱无序,没有系统的管理办法和监督管理体系,导致施工现场长期处于缺乏管理、员工我行我素的状态,很多问题也因为缺乏监督管理机制而无法得到及时处理,企业对工程项目掌控力薄弱,严重影响施工进度、施工成本和施工质量。

2.3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监管存在问题

为了更好地推动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的有效落实,建筑企业都会在企业内部建立起有效的监督管理部门,用来对现场施工的各个环节及各个流程进行监管,然而从绝大多数建筑企业内部的监管情况来看,普遍存在过多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企业领导人及管理层对于现场施工管理工作的不重视所致,这就会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造成很大的约束。在现场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没有严格按照规定的工作流程及工作标准来进行施工,同时缺乏监管部门的有效监管,这就会导致现场施工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这不仅会影响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同时还会给现场施工带来很多的安全风险,严重者将会导致业主和投资商面临巨大的资金损失,也会给现场施工作业人员及后期业主的使用产生极大的安全隐患[2]

3建筑工程管理控制措施

3.1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

建筑工程管理相对于单纯的管理工作来说,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技术性的、综合性的工作,它要求的是严谨的思维、知识、经验、悟性、沟通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工程项目需要管理,急需管理人员,因此,必须建立一支高质量、专业化的管理人才队伍,要求应聘者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控制能力、经验和沟通能力,并具备基本的经济学和法律知识。对现有管理人员和新员工要进行定期培训,及时更新知识资料,熟练掌握最新的管理技术。采用科学的方式,建立健全管理计划,提高工程管理的可靠性,逐步优化工程管理系统,达到预定的经营目标。

3.2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

要全面解决目前建筑工程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需要建立完善且有效的监管机制。一套完善且有效的监管机制应包括对建筑环境、安全、人员、技术、施工等多方面的管理,有效的监管机制能够掌握建筑工程从提案到验收的整个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监管机制也能成为良好的驱动力,促使建筑企业的管理人员各司其职,做好本职工作,发挥各自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另外,有效的监管机制可以实时监管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合理分配人员和原料等资源,避免资源浪费,节约工程项目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监管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管理人员意识和能力的不足,能够跟上行业的发展步伐,对建筑工程进行更加科学地管理,使管理人员适应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总之,监管机制对建筑工程管理而言如虎添翼,可进一步提高工程管理质量和效率,实现管理人员对建筑工程的精确控制。

3.3加强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行业中使用的众多现代高科技技术和设备极大地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在一些现代建筑项目的管理中,由于缺乏足够的信息化水平,影响了建筑工程管理行业的整体发展,因此相关人员应加强对现代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应用。加强项目管理信息化,确保相关信息的正常稳定传递,促进中国整个现代建设项目管理产业的发展[3]

3.4强化现场施工监管

要想规避建筑变更从而引发造价以及质量方面的问题,必须要对其加以控制,将建筑变更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不仅如此,建筑企业在施工工作开始前应派专业人员采购材料,收集市场多方信息并充分对比之后再加以选择。最后,在入场之前,还需要对材料专业质量验收证明、出厂证明等系列文件进行全面检查,并进行抽样试验,待全部通过之后才能进入施工现场,从而防止因材料质量不达标影响工程的质量以及工期。

结语

综上所述,施工企业必须创新管理方式。为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施工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要不断创新经营方式、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优化组织结构、完善员工队伍,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行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使之焕发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周利丹.探讨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24):60-61.

[2]高爽.论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门窗,2019(24):33-34.

[3]王更闯.分析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35):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