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自动气象站故障处理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4
/ 2

新型自动气象站故障处理浅析

曹晓燕 

黄冈市气象局  湖北黄冈 438000

摘要

   农业、林业、牧业等各个行业的生产与气象预测息息相关。同时,气象预测也深入每个人的生活中,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DZZ5型自动气象站,深入研究了以此为代表的新型自动气象站的结构特征,并阐述分析了其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故障,对提出了应对方案,在提高气象预测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方面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关键词:新型自动气象站;DZZ5;维护方案

引言

新型自动气象站能够准确采集气象数据,自动分析并处理数据信息,有效减少了传统人力资源投入,智能化水平较高。为了保证自动气象站长期处于较好的工作状态,气象观测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与综合素质水平,了解气象站的常见故障,并掌握故障的相应解决方案,详细记录系统的工作情况,并总结工作特征,产生经验性成果,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保证设备维持正常工作状态,提高气象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一、新型自动气象站结构特征分析

新型自动气象站可以自动监测气象观测资料,并将其储存起来,硬件系统主要包括采集器、传感器设备、外部总线及周边装置等,可以扩充并调整采集系统。新型自动气象站的不同系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补关系,可以避免一方故障影响整个系统的状况。

DZZ5型气象站主要由采集器、气象要素传感器、通讯接口及外部设备等组成,工作准确性及可靠性较高,工作性能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维护难度相对较低,在读取气象数据、搜集气象要素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运行过程中,新型自动气象站也可能会发生各种类型的故障,需要准确控制其运行过程,做好日常维护工作,尽量延长新型自动气象站的使用寿命。

二、新型自动气象站常见的故障分析

(一)温度湿度传感器故障

若系统温度较高,需要使用硬体试验法测量温度,将其与是测电阻比较。若不符合标准,需要及时更换传感器设备。若系统温度示数不稳定,观测值缺失,需要检查线路连接的完整性,避免出现损坏,保证电线固定。若湿度数据变化过大或过小,需要检查传感器电源是否正常接通,判断输出电压是否符合条件。如果湿度数据变化不定,需要检查电线是否牢固连接,及时连接松动电线。

(二)风向风速传感器故障

风向风速传感器是新型自动气象站容易出现故障的零部件结构单元。因长时间转动会传感器轴承磨损严重,运载阻力较大,敏感度较低。若测试数据的灵敏度阈值较大,检查风杯器件,判断衔接位置处是否存在松动情况,及时加固或者更新零件。在温度较低的冬天,传感器容易被冻住,导致风向数据测量不精确。在雷电天气频繁的夏天,传感器容易被雷电击穿,需要保护好采集器和传感器的电缆,避免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

(一)雨量传感器故障

若降雨感应器并未在雨天记录下相关信息,需要检查感测器,判断其是否存在感应障碍。通常情况下,排水孔及小漏斗发生阻塞的概率较大,可能会导致雨水难以流入计量桶中,导致测量效果较差。同时,需要判断是否因翻斗车变形影响正常转动,进而影响测量效果。若检查后感应器内部没有问题,需要再判断螺杆、弹簧开关、导线等是否完好,及时对有问题部件进行维修,保持雨水传感器的正常工作状态。

(二)采集器故障

采集器是新型自动气象站日常运行过程中的关键部位,在搜集气象要素并上传相关信息方面担当着重要角色。电磁波、极端天气及相关辐射等外界不良因素将会对采集器的工作状态产生较大影响。气象工作人员需要使用业务软件核查相关信息,检查系统是否存在着参数错误或者指示灯闪烁异常等情况,及时制定维修方案,迅速恢复故障问题,避免对系统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

(三)通信系统故障

新型气象采集站的通信设备属于弱电系统,抗击雷击及电磁辐射的本领较弱,在出现通电信号不通畅时,需要及时检查电缆外包及电压状况。若检查发现交换机出现了运行异常情况,需要重新连接路由器的内网接口和计算机系统;若检查发现光纤收发器出现故障,需要联系通信公司进行维护处理。出现问题的计算机设备会影响数据接收、存储及处理等过程,根本原因主要包括病毒感染、病毒侵入等。因此,在日常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对电脑进行消毒处理,不断升级安全防护系统,提高电脑系统的保密性雨安全性。若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不足,也会增加通信故障发生概率。因此,工作人员需要熟悉信息技术领域知识,不断提高自身主动学习水平,定期检查电脑通信模块工作情况,检查业务软件串口通信参数设置情况,使得气象站能够自由应对雨雪等恶劣天气情况,故障发生时立即启用备用网络,及时联系通信公司进行修理维护。

三、新型自动气象站观测设备的日常保护措施分析

(一)维护采集器

采集器是新型自动气象站位置正常工作状态的关键所在,需要重视其日常检修工作,检查箱体底部的出现孔是否被完全密封,不能放置在其他设备之上。同时,维护人员需要定期清理收集器,避免累积灰尘及杂物,在更换感应器或拔出线性柱时及时拔掉电源,避免对气象站正常工作产生影响。

(二)维护温湿度传感器

新型自动气象站将温度湿度感应器安装在距离地面高度一米的百叶箱中,需要定期清理内部灰尘,确保其能够正常与外界交换空气。同时,为了获得更好的效果,维护人员需要定期校准温度湿度传感器设备,减小测量结果的偏差。使用感应器过程中,一些粉尘会落入感应器中,需要使用毛刷仔细清理,使其维持正常工作状态。

(三)维护雨量传感器

新型自动气象站需要每个月进行至少一次的雨量传感器维护工作,避免淤泥大量沉积,增强翻斗的弹性。维护人员需要清理传感器周边的蜘蛛网,及时倒掉水桶赃物,以免影响观测数据的准确性。暴雨天气出现时,需要及时清理水桶,并在温度较低时添加防冻剂。

(四)维护风传感器

风传感器的维护与保养十分重要,需要保证风帽及风向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确保系统维持正常运行状态。在遇到沙尘暴、大雨等恶劣天气时,需要重点检查凤敏元件指针部位,使用科学方法清除零件上的污垢,做好对传感器的保养工作,保证锟轴始终处于密闭也不沾尘土的环境中。

(五)做好对环境的管理工作

自动气象站中拥有大量的电子仪器设备,容易受到周围工作状况的影响。为了保证自动气象站的正常工作环境,需要保证观测场所空间充足,保证各个接头牢固连接,避免电缆外部出现损坏。此外,为了避免雷电天气影响自动气象站的正常工作,需要在金属仪器内部设置地线,并在气象站周围安置避雷针,在通信网络及供电设备之间安装完善的避雷防雷装置。在雨雪季节来临之前,需要全面检查自动气象站的工作状况,避免恶劣天气因素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电力保护工作的重点是防止线路老化与鼠咬问题。若线缆出现了较大程度的破损,需要及时更换,保证气象站能够维持正常工作状态。

结语

综上所述,新型气象站的长时间运转增加了采集器、传感器、通道防雷板出现故障的频率,导致风向、温度、湿度等数据信息出现异常,需要及时诊断各种故障类型,做好应对故障的方案,保证气象站工作的安全性。在日常维护过程中,需要注重对采集器、传感器及通道防雷板等重点部件的维护与清洁,顺利推动气象站工作进程,保证气象数据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李文博,李宛桐,史静,姜明,崔明.基于PHM的自动气象站健康评价与故障预判方法研究[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22,30(08):256-263+276.

[2]任芝花,张志富,孙超,刘一鸣,李俊,鞠晓慧,赵煜飞,李志鹏,张玮,李洪康,曾行吉,任晓炜,刘莹,王海军.全国自动气象站实时观测资料三级质量控制系统研制[J].气象,2015,41(10):1268-1277.

[3]袁佰顺,朱拥军,李晓鹤,汪鸿滨,陈薇.基于ORACLE的陇东南区域自动气象站数据库设计及应用[J].干旱气象,2014,32(03):475-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