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损伤,中医如何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1

半月板损伤,中医如何治疗?

雷碧涛

四川省富顺县中医医院,643200

小张今年23岁,为某高校学生,在学习之余热爱打篮球,近日在打篮球过程中发生跌倒,膝关节部位先行着地,短时间内发生活动受限,存在肿胀与剧烈疼痛,休息数小时后症状有所缓解,但经过数天观察,小张发现受损部位存在不敢发力的问题,于是到附近医院救治。入院后,医生通过查体发现,小张膝关节部位仍然存在肿胀,且关节间隙存在压痛,考虑半月板损伤,于是为小张开具核磁等相关检查,最终确诊为半月板损伤。出于受损部位严重程度的考量,医生建议使用中医进行治疗。那么半月板损伤患者,中医治疗流程有哪些呢?

L[7S4$Y{SSU`7UNO1H_Q994

1 什么是半月板损伤?诱发半月板损伤的因素有哪些?

半月板主要存在于关节中,与垫片作用相似,外观呈现C形,属于软骨的一种,具有缓冲减震作用,有助于提高人们日常运动时的关节稳定性,避免膝关节软骨承受的压力过大,产生过度损耗。临床研究发现,半月板骨片轻薄、脆弱,一旦出现用力过度或扭转过度便会发生撕裂,同时造成周围软组织受损,发病后会产生疼痛感,且难以用力,患者应及时进行治疗,避免运动功能受损或独立能力丧失。

据统计,半月板损伤患者多见于篮球等运动项目中,原因在于运动时,人需要反复跳跃或急转急停,这就增加了半月板损伤概率。通常情况下,半月板损伤患者容易合并软骨损伤或韧带损伤,以青壮年运动群体和机能衰退的中老年群体为主要患病人群。半月板成分为胶原,年龄增长的同时,半月板强度会有所下降,半月板损伤发生风险会有所提高。

2 半月板损伤,中医该如何诊断与治疗?

现阶段临床在半月板损伤诊断时,常采用回旋挤压试验、X线以及MRI检查等现代医疗技术,通过观察患者病变部位骨质变化情况,做出判断,为后续诊疗提供依据。但部分患者通过查体与影像学检查后发现结果不相符,此时需要给予患者关节镜检查,提升诊断精度。若患者症状偏轻,可采用中医救治,中医诊断主要以辩证分型为主,通常可将患者分为肾气不足、气滞血瘀以及脾失健运三种类型,其中肾气不足型患者膝关节酸软问题较为常见,通常在上下楼梯时疼痛加重,通过行X线等检查可以发现骨质增生,舌质呈淡红色、舌苔呈薄状白色,脉沉;气滞血瘀型患者肿胀与疼痛明显,经相关检查后能够发现关节存在积液,多数患者发病后短期内出现活动受限问题,舌质呈现淡红色、舌苔薄且发白,脉弦;脾失健运型患者损伤中后期可能出现关节肿胀,检查时可发现积液,病情发展缓慢,且疼痛不明显或无疼痛,舌体肥大、舌苔白腻,脉滑濡。

中医在半月板损伤患者治疗中,通常会根据患者体质与辩证分型结果选择治疗方法,就肾气不足型患者而言,临床会结合患者膝关节酸软等问题选择祛瘀通络、补肾健骨等方法进行救治,常用药物为舒筋丸、健步虎潜丸。若患者辩证分型为气滞血瘀型,通常以活血化瘀、行血止痛作为治疗原则,此类患者发病较急,疼痛感强烈,需要提高患者舒适度,改善临床症状,常用药物为桃红四物汤,取白芍、生地黄、当归、桃仁、红花以及川穹等药物,根据患者病况进行加减治疗,服用方式为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若患者为脾失健运型,则通常以活血化瘀、行气消肿为主要治疗原则,多数患者疼痛不剧烈,常用治疗药物为活血化瘀汤、健脾除湿汤,药物成分为防风、陈皮、大枣、炒白术、茯苓、炒苍术、薏苡仁以及五加皮等,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病况进行加减治疗,服用方式为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接受药物治疗前,医生还需要鉴别患者半月板受损状况,选用有效的治疗手段,如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就半月板边缘撕裂患者而言,通常采用非手术治疗,医生要尽可能保证患者膝关节处于稳定状态,督促患者保持健康运动方式,经1个月左右治疗后便可治愈,部分严重患者需要接受石膏固定,从大腿根出发,直至固定到脚踝部位,治疗期间患者活动存在受限,通常要控制在1月左右,若患者恢复良好,需在取下支具后,遵照医嘱加强髋关节与膝关节周围肌肉与组织训练,促进功能恢复。就部分严重患者而言,需要依据相关标准完成手术治疗,现阶段治疗以微创为主,以关节镜作为辅助工具,常见手术治疗方法如下:(1)半月板成形术:应用该方法时,医生需要评估患者半月板受损情况,剥离撕裂部分及周围坏死组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主要用于运动需求不高、半月板质地差的患者。(2)半月板移植术:该方法主要用于半月板多次受损且存在严重缺失的患者,应用该方法时,必须细致考量患者状态与手术适合症,保证整体治疗效果,不可用于关节软骨状态差的患者。(3)半月板缝合修复术:使用该方法时,需要尽可能切除受损组织,最大限度保留健康组织,之后利用半月板缝合器将受损部位缝合,提高治愈率,但从实际应用上看,这种缝合方法恢复速度较慢,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用。

除上述治疗外,中医还尝试将针灸、手法按摩等应用临床治疗,加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速度。患者接受理疗时,医生要将左手拇指放置在患者疼痛部位,右手则握住患者脚踝,之后轻柔、缓慢地屈伸膝关节,并外旋小腿,之后将患肢伸直,也可以使用搓、揉等手法完成膝关节按摩,加速患处血液循环,消除肿胀,提高恢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