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在习惯性流产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在习惯性流产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张继芳

妇幼保健科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南麻卫生院 256100

【摘要】目的:习惯性流产患者接受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提升患者妊娠率和活产率、保证患者安全性的价值探究。方法:此次研究共计收录病例样本60例,均收录于2020.8——2021.8期间本院的习惯性流产患者,样本入组后开展规范性分组,通过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此次对照分析研究,分别为对照组(行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统计两组样本在妊娠情况、临床指标及安全性方面的差异性。结果:统计两组妊娠率、活产率及绝对活产率,妊娠率组间差异并不明显,P>0.05;但观察组活产率和绝对活产率更高,P<0.05。两组患者分娩出血量和流产孕周并无较大差异性,P>0.05;但观察组分娩孕周指标更优,P<0.05。统计两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观察组患者流产、瘀斑的发生率更低,P<0.05;其余不良结局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并不具备较大差异性,P>0.05。结论:习惯性流产患者接受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提升患者妊娠率和活产率、保证患者安全性的价值显著。

【关键词】习惯性流产;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妊娠率;活产率

习惯性流产不仅仅会严重制约育龄期女性的正常生育,且会一定程度上给患者造成心理创伤,因此,有效的治疗方案和治疗效果,能够在提升患者活产率的同时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1]。基于此,本文特收录60例患者作为样本,分组对照探究习惯性流产患者接受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提升患者妊娠率和活产率、保证患者安全性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共计收录病例样本60例,均收录于2020.8——2021.8期间本院的习惯性流产患者,样本入组后开展规范性分组,通过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此次对照分析研究,分别为对照组(n=30)、观察组(n=30)。对照组患者年龄均于23-38岁,均值(30.97±5.84)岁;既往流产次数3-5次,均值(3.96±0.55)次;观察组患者年龄均于23-40岁,均值(31.16±6.03)岁;既往流产次数3-5次,均值(4.02±0.57)次;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呈均衡分布,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明确宫内妊娠后即刻开展治疗干预方案,对照组以100mg/次,1次/d的剂量给予患者持续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江苏平光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包装规格:25mg*100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2026317)进行治疗,直至患者临产,或患者出现流产、早产症状。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希弗全/FLUXUM),意大利ALFASIGMA S.p.A.包装规格:0.3ml:3200IUaXa,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J20140280】进行治疗,剂量为1次/d。

1.3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两组患者妊娠率、活产率及绝对活产率,并进行比较;记录两组患者分娩出血量和流产孕周、分娩孕周,并进行比较;统计两组患者死胎、流产、子痫前期、新生儿畸形、胎盘早剥/HELLP、瘀斑、胃肠道反应、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发生率越低患者安全性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 进行实验数据处理。以±s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经X2检验。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情况

统计两组妊娠率、活产率及绝对活产率,妊娠率组间差异并不明显,P>0.05;但观察组活产率和绝对活产率更高,P<0.05。详见表1

表 1两组患者妊娠情况对比(n,%)

组别

例数

妊娠率

活产率

绝对活产率

对照组

30

15(50.00%)

4(26.67%)

4(13.33%)

观察组

30

17(56.67%)

13(76.47%)

13(43.33%)

--

0.2679

7.9374

6.6484

p

--

0.6048

0.0048

0.0099

2.2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

两组患者分娩出血量和流产孕周并无较大差异性,P>0.05;但观察组分娩孕周指标更优,P<0.05。详见表2

表 2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s)

组别

例数

分娩出血量(ml)

流产孕周(周)

分娩孕周(周)

对照组

30

370.52±24.63

8.80±2.27

37.60±2.04

观察组

30

362.48±22.74

8.96±2.40

39.48±1.58

t

--

1.3137

0.2653

3.9907

p

--

0.1941

0.7917

0.0002

2.3比较两组患者不安全事件发生率

统计两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观察组患者流产、瘀斑的发生率更低,P<0.05;其余不良结局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并不具备较大差异性,P>0.05。详见表3

表 3两组患者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对比(n,%)

组别

对照组(n=30)

观察组(n=30)

P

死胎

1(3.33%)

0(0.00%)

1.0169

0.3132

流产

11(36.67%)

4(13.33%)

4.3556

0.0369

子痫前期

2(6.67%)

1(3.33%)

0.3509

0.5536

新生儿畸形

0(0.00%)

0(0.00%)

--

--

胎盘早剥/HELLP

0(0.00%)

0(0.00%)

--

--

瘀斑

9(30.00%)

0(0.00%)

10.5882

0.0011

胃肠道反应

10(33.33%)

8(26.67%)

0.3175

0.5731

血小板减少

3(10.00%)

1(3.33%)

1.0714

0.3006

3、讨论

作为习惯性流产患者的常用药物,阿司匹林能够通过抑制患者血小板的活性来防止患者机体内微血栓的形成,达到提高局部血流量的目的[2]。低分子量肝素在临床中是一种常用的抗凝药物,该药物可有效对患者机体内的抗凝血酶Ⅲ的活性有增加的效果,以此来减轻患者胎盘局部的血管阻力,降低患者的血液黏稠度,从而达到改善血液高凝状态的目的[3-4];不仅如此,低分子肝素还对患者机体内的纤维蛋白原转化途径有阻断的作用,以此来减少纤维蛋白原的生成,避免纤维蛋白沉淀于患者的胎盘血管基底膜,从而达到恢复胎盘血液的正常灌注和改善子宫的环境的目的,为胚胎发育提供良好的宫内环境[5-6]

本次研究各项数据比较结果显示,统计两组妊娠率、活产率及绝对活产率,妊娠率组间差异并不明显,但观察组活产率和绝对活产率更高;两组患者分娩出血量和流产孕周并无较大差异性,但观察组分娩孕周指标更优;统计两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观察组患者流产、瘀斑的发生率更低,其余不良结局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并不具备较大差异性。

综上所述,习惯性流产患者接受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提升患者妊娠率和活产率、保证患者安全性的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李术霞,李文君.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习惯性流产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23):85-87.

[2]张妮娜,冉玲玲.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习惯性流产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国药物经济学,2022,17(02):78-80+84.

[3]高超.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在习惯性流产临床治疗中的运用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29):128-130.

[4]叶聘.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在习惯性流产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2021,41(03):96-98.

[5]陈小眉.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在习惯性流产临床治疗中的运用效果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6):91+94.

[6]林海玉.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在习惯性流产临床治疗中应用的效果分析[J].系统医学,2020,5(14):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