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皮肤疣及传染性软疣的皮肤镜表现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常见皮肤疣及传染性软疣的皮肤镜表现分析

吕超,周开华,邹晴,茹颖莹,张雪,高业,姚肖蓉

三六三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  目的:观察常见皮肤疣如寻常疣、跖疣、扁平疣、生殖器疣及传染性软疣的皮肤镜表现,为以上疾病的诊断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2年12月我科临床及皮肤镜均诊断为寻常疣、跖疣、扁平疣、生殖器疣及传染性软疣的患者,对其皮肤镜特征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寻常疣、跖疣均可表现为粗糙角化的多发乳头样凸起,跖疣亦可无明显凸起;扁平疣多表现为蛙卵样结构;生殖器疣表现为单发或多发乳头样凸起,表面偏光滑;传染性软疣呈现出多叶型、圆型及四叶草型结构;以上疾病均可伴有点状、线状、短棒状及非典型血管的一种或多种血管结构。结论:以上常见皮肤疣及传染性软疣的皮肤镜表现具有特征性,皮肤镜有助于以上疾病的诊断。

[关键词] 寻常疣;跖疣、扁平疣;生殖器疣;传染性软疣;皮肤镜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无包壳的双链DNA病毒,人群普遍易感。其可通过微小破损侵入皮肤黏膜,常见皮肤疣如寻常疣、跖疣、扁平疣、生殖器疣等均与其相关。传染性软疣由传染性软疣病毒感染引起,全身任何部位均可发生,在儿童及性活跃人群中较为流行。

以上疾病均有易传染、易复发的特点,常给患者的心理、社交造成较大影响。对于典型皮损,肉眼辨认后即可迅速治疗。部分皮损因体积较小、表现不典型、搔抓、摩擦刺激或因治疗不彻底引起形态改变等原因存在误诊、漏诊可能,给临床治疗带来了较大困难,疾病复发风险增高。对于肉眼鉴别困难者,通过微细结构的分析有助于疾病诊断。病毒病原学检测存在价格偏高、取材失误等缺陷;病理学检查则为有创操作,不宜常规使用。皮肤镜是一种无创无痛的诊疗方法,近年来已应用于多种皮肤疾病的诊断,本研究使用皮肤镜对以上疾病观察分析,总结特征,为其诊治提供新手段。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22年9月至12月我科门诊临床及皮肤镜均诊断为寻常疣、跖疣、扁平疣、生殖器疣及传染性软疣的患者共16例;其中寻常疣3例,跖疣2例,扁平疣2例,生殖器疣4例,传染性软疣4例,1例患者同时患有寻常疣和扁平疣;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龄5-65岁;病程1天-2年。

1.2 仪器

皮肤镜(捷达JD-801D)。

1.3 方法

选取新近发生或未明显破坏(如物理、药物刺激等)的皮损,将其充分暴露,皱褶处皮损注意抻平皮肤,皮肤镜垂直于皮损,偏振镜模式下予以观察采集,图片拍摄应注意明亮、清晰。

2.结果

寻常疣皮损皮肤镜主要表现(图1):镜下见淡红色或棕褐色丘疹,表面粗糙角化,并有少许鳞屑,顶端多发乳头样凸起,乳头中央伴或不伴有较大的点状或短棒状血管,部分可见点状出血。

跖疣皮损皮肤镜表现(图2):主要有两种类型,对于新发皮疹,或未受明显压迫、抠抓破坏者,表现和寻常疣类似,但出血点偏多;对于长期压迫或经患者撕扯修剪后,皮损镜下乳头样增生不显著,但可见较多红色、褐色点球状、线状或蝌蚪状出血。

扁平疣皮损皮肤镜表现(图3-4):镜下见淡红色或黄褐色圆形丘疹,由较多蛙卵样凸起顺序排列而成,可见点状血管或出血;表面光滑或粗糙,粗糙者可见洋葱皮样脱屑。部分皮损表面有较多色素沉着,呈方格布样表现。

生殖器疣皮肤镜表现(图5-6):镜下见淡红色丘疹,部分皮损为单发乳头样,局灶可见棘样突起,伴点状血管;部分为多发乳头样增生,聚集成菜花状;皮损表面光滑,并可见较多环状、发卡样血管扩张。

传染性软疣皮肤镜表现(图7-9):镜下可见多种类型,主要包括多叶型,表现为一个皮损内有两个黄白色高亮区,伴有非典型血管扩张,边缘见红晕包绕;另有圆型,可见一个白色高亮区,伴点状血管扩张;最后为四叶草型,中央高亮区呈四分模式,周边有非典型血管或点状血管包绕。

20220928134914670_副本.bmp

图1:顶端乳头样凸起,伴点球状、短棒状血管;图2:点球状、线状、蝌蚪状出血;图3:蛙卵样结构;图4:方格布样色沉;图5:乳头样凸起;图6:菜花状结构;图7:多叶型;图8:圆型;图9:四叶草型

3.讨论

病毒疣类疾病和传染性软疣多为良性赘生物,对整体健康一般无影响,但其易复发、易传染,常给患者带来较大困扰。如何快速有效的识别皮损,成为了缩短病程,减少传染的关键一环。本研究中,使用皮肤镜对以上疾病做辅助诊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查阅相关文献,寻常疣和跖疣的皮肤镜表现资料较少。本研究中,寻常疣表现符合协和皮肤镜图谱中的描述[1]。跖疣则不同,除了常见的点状、线状出血外[1],蝌蚪状出血是一种新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线状出血的一端膨大如球,从而构成蝌蚪状;这可能与皮损长期受压或抠抓引起的局部血液瘀滞或出血不均匀有关。扁平疣的资料相对较多[2-5],淡红色或黄褐色背景、点状血管或出血、蛙卵样结构、洋葱皮样脱屑均可见既往报告;与以往记载的环状色沉不同,本研究发现的方格布样色沉是一种新的表现,主要特征为皮损表面均匀排列的团块状色素沉着,色沉间有间隔,最终呈现出方格布样外观;其形成原因尚不明确,推测外用药物、炎症反应、抠抓等物理刺激与此有关。既往报道中

[6-7],生殖器疣的皮肤镜表现主要包括外生乳头样结构、黄白色角化结构、均质状结构及脑沟脑回样结构等,血管结构主要是点状、发卡样、环状及栓塞性。本研究因样本较少,仅见外生乳头样结构,未见栓塞性血管结构。传染性软疣的皮肤镜表现亦较多[8-12],常包括圆形、多叶型、四叶草型、中央孔样型、非定形型等,本研究所发现的类型均有报告,不再赘述。

皮肤镜不仅能辅助诊断典型皮损,对于非典型皮损及难以鉴别的病例也有较大诊断价值。在郑玉洁等人的研究中[8],对26例误诊为痒疹、湿疹、粟丘疹等疾病的传染性软疣进行皮肤镜检查,结果均表现出典型的皮肤镜特征。外观上,扁平疣样脂溢性角化病或早期脂溢性角化病与扁平疣常难以鉴别,外阴病毒疣与Bowen样丘疹病也有类似情况;以上疾病在皮肤镜下却有着各自的特征征象,提示皮肤镜有助于以上疾病的鉴别诊断[4-6]。本研究中,皮损均具有典型临床表现,对于非典型皮损的探索不足,有待进一步搜集病例及分析。总之,皮肤镜对常见病毒疣类疾病及传染性软疣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这对于快速发现及处理疾病有积极作用;同时,作为一种无创、便捷的检查方式,皮肤镜还可尝试用于更多皮肤疾病的诊断。

参考文献:

[1] 孙秋宁,刘洁. 协和皮肤镜图谱[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82-187.

[2] 孙瑜,张峻岭,刘栋,孔祥君.47例扁平疣的皮肤镜特征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8,17(01):6-8.

[3] 陈立新,王莹,毕田田,秦蓓,赵林胜,高西波,宋元涛,李钦峰.儿童色素减退型扁平疣的皮肤镜和反射性共聚焦显微镜图像特征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2021,50(07):396-400.

[4]  边培雯.扁平疣样脂溢性角化病与扁平疣的皮肤镜特征分析[D].山东大学,2020.

[5] 宋军亮,甄莉.早期脂溢性角化病与扁平疣皮肤镜特征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8):18-19+23.

[6] 李昕,闫会昌,张贝,任英豪,李小红,张江安.皮肤镜鉴别诊断外阴病毒疣与Bowen样丘疹病的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20,34(11):1103-1105.

[7] 舒丹. 男性患者生殖器疣的皮肤镜学特征[D].郑州大学,2007.

[8] 郑玉洁,杨海琼,宋仁广.26例误诊传染性软疣皮肤镜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20,36(10):598-601.

[9] 金可,孔祥君,周璟,李倩男,刘媛媛,张峻岭.传染性软疣61例患者皮损的皮肤镜下特征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5,29(11):1137-1138+1158.

[10] 张芳,梁森.传染性软疣皮肤镜和共聚焦显微镜的图像特征[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8,34(09):543-545.

[11] 朱晶,朱麒麟,杨军.单发非典型传染性软疣28例皮肤镜分析特征[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1,31(18):69-74.

[12] 宋黎,唐懿,刘彦麟.难辩认传染性软疣14例皮肤镜特征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20,19(06):572-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