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化护理模式对初产妇自然分娩率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家庭化护理模式对初产妇自然分娩率的影响

卢彬清

平南县第二人民医院,广西平南537307

摘要目的:探究在初产妇中应用家庭化护理模式对自然分娩率的影响。方法:我院收治的84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与观察组(家庭化护理模式)各42例。比较两组自然分娩率、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初产妇自然分娩率更高、分娩结局更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化护理模式下,可明显提升初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同时也可改善分娩结局,可有效满足初产妇的身心需求。

关键词家庭化护理模式;初产妇;自然分娩率;分娩结局

引言:妊娠分娩这一生理过程极具复杂性、繁琐性,初产妇在缺乏经验、家庭或自身压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往往会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负担,极有可能会对自然分娩率、分娩结局产生负面影响[1]。家庭化护理模式,能够从生理与心理两方面为初产妇提供支持,使其安全感得到大大提升。本次研究将围绕家庭化护理模式展开,探究其对初产妇自然分娩率所产生的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研究纳入20206-20216期间收治的84例初产妇,利用数字随机分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年龄为23-3528.09±4.84)岁;体重为61-8472.08±6.73kg。观察组:年龄为24-3627.83±3.16)岁;体重为63-8371.95±7.82kg。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包括常规检查、监测体征、作息以及卫生指导等。

观察组:家庭化护理模式,具体如下。⑴维持安静的病房环境,定时巡视,不影响休息的情况下可播放舒缓音乐,安抚孕妇紧张心理;完善病房内设置,同时也允许孕妇携带喜欢的物品放于病房,以构造家庭氛围。⑵组织产科健康宣教,围绕基本产科知识展开普及,并针对孕妇心理状态展开分析,给予相应的情绪疏导。⑶提供床旁健康教育,结合孕妇对有关知识的掌握情况采取针对性宣教,注意应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使其能够更为准确地认识自然分娩,在开展健康教育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注意拉近与孕妇之间的关系,提高其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为孕妇提供饮食指导,保证摄入饮食的多样化、营养的均衡化,从而保证孕妇具有足够的体力,以进一步促进自然分娩成功率的提升。⑷实施心理疏导,量化评估孕妇的心理状态,主动增加与孕妇之间的沟通焦虑,适当采取安慰、鼓励性语言帮助孕妇强化信心,交流沟通过程中应注意维持和蔼的态度,全程观察其情绪改变,同时也要围绕孕妇家属展开培训指导,使其能够随时为孕妇提供相应的心理安慰。⑸产时分娩支持,产房布局要保证温馨,主要应用暖色调,合理控制产房温湿度,并配备家庭常用设施,以营造轻松分娩环境;围绕孕妇生理、心理状况展开全方位评估,并与家属共同为其提供鼓励支持。⑹疼痛干预,宫缩疼痛出现后,护理人员与家属共同指导孕妇通过调整呼吸的方式缓解,协助孕妇采取屈膝仰卧位,并告知其放松身体,应用鼻腔进行深呼吸,呼气时要注意缓慢进行,宫缩间歇暂停以后可适当休息;舒缓音乐也可使孕妇的注意力得以转移,缓解其对疼痛所产生的应激反应,使其紧张、不安情绪得到疏导。

1.3观察指标

⑴自然分娩率。⑵分娩结局:产后出血、会阴撕裂以及产后抑郁[2]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参考SPSS23.0软件0.05为检验标准

2结果

2.1自然分娩率对比

就自然分娩率来看,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比较两组自然分娩率n%

组别

例数

选择自然分娩率

自然分娩成功率

观察组

42

40

39

对照组

42

33

32

χ2

5.126

4.459

P

0.024

0.035

2.2分娩结局对比

观察组产后出血、会阴撕裂、产后抑郁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比较两组分娩结局n%

组别

例数

产后出血

会阴撕裂

产后抑郁

观察组

42

2

4

0

对照组

42

8

11

5

χ2

4.087

3.977

5.317

P

0.043

0.046

0.021

3讨论

当下,医疗服务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产科护理服务观念也随之改变,更为强调以人为本的重要性。在分娩全程,心理干预始终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初产妇的分娩过程中,由于生理、心理等方面因素的刺激作用下,焦虑、不安等负性心理发生风险较高,极有可能引发中枢神经功能的紊乱,使疼痛进一步加剧,影响产程[3]。有研究证实,采用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为孕妇提供心理支持,对于自然分娩率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4]。家庭化护理模式下,既可实现科学化护理方案,也可保证护理方案的人性化,属于一种新型护理模式,能够营造温馨、轻松的家庭化氛围,可使孕妇的身心需求均得到满足。在构建和谐、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基础上,孕妇也更愿意选择自然分娩。有关研究显示,家庭化护理模式能够使初产妇母婴结局得到显著改善,使初产妇能够更好地适应自身角色转变

[5]

经本次调查研究显示,观察组初产妇自然分娩率显著更高,分娩结局更优,说明家庭化护理模式可为其提供更为全面的照护,使其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恐惧感、紧张感显著缓解,有效缓解了分娩痛苦。

综上可知,为初产妇提供家庭化护理模式后,可对自然分娩产生积极促进作用,同时也可缓解其存在的负性情绪,有助于母婴安全的保障,产科护理服务质量大大提升,可于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詹孺,朱秀梅,陶洁静.精选中医护理项目在LDR家庭化一站式产房中的应用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2,30(04):160-162.

[2]李红军.助产士陪伴式家庭化护理模式对自然分娩足月初产妇总产程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20):167-168+170.

[3]李凌虹,苏方方.家庭化护理模式在产科病房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35):164-165.

[4]李如凤.导乐陪伴式家庭化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分娩疼痛、心理状态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26):159-160.

[5]谢洁,江燕,卢彩洪.家庭化护理模式对初产妇母婴结局及新生儿出生质量的影响[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20,34(04):350-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