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检验质量控制对输血不良反应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输血检验质量控制对输血不良反应影响分析

卢金鑫

广安市岳池县人民医院输血科638300

[摘要]目的:探讨输血检验质量控制对输血不良反应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进行输血的患者100例,将其分为两组,按照输血后发生不良反应患者为实验组共50例,未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为对照组共50例,对输血不良反应发生因素以及分布进行观察。结果:所有输血患者中非溶血性发热反应(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发生率为54.00%(54.00%),过敏反应发生率为38.00%,心理反应发生率为6.00%(6%),溶血反应发生率为2.00%(2%);两组输血类型、输血次数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输血过程中伴随不同程度的风险,严格控制输血各个环节,合理选择成分,能够减少输血不良反应。

[关键词]输血检验质量控制;输血不良反应?

输血是临床治疗中一项不可或缺的措施,血液成分较为复杂,并且患者存在差异性,经过输血治疗后可能会出现相关并发症,比如发热、过敏等不良反应,严重时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相关研究显示1,输血过程中如果出现资料不完整以及标本不合格等质量问题,会使输血的质量受到影响。本次实验选取我院100例输血患者对输血不良反应相关因素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进行输血的患者100例,将输血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分为实验组,未出现不良反应的为对照组,各组50例,其中实验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2-88岁,[]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2-86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均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比较。

纳入标准:①依据《RFID在输血医学应用指南(上)》2中相关标准,经临床诊断出现输血不良反应;②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伴随严重意识障碍,无法进行正常交流并且无法配合治疗;②临床资料不全;③伴随心、脑、肝、肾功能不全。

1.2方法

此次实验为回顾性调查,通过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输血时以及输血结束后24h内的不良反应。

1.3观察指标

(1)输血反应参照《RFID在输血医学应用指南(下)》3中相关标准进行判断,如果患者输血前体温正常,在输血过程中或者输血结束后1-2h内以及更长时间内,患者的体温上升超过1℃,并且未发现其他导致发热的因素则判断为非溶血性发热;如果患者在输血过程中以及数学结束后出现荨麻疹以及皮肤出现红疹、瘙痒等症状,并且伴随胸闷、呼吸困难以及过敏性休克等症状则判断为过敏反应。经输血后早期患者出现贫血、黄疸等症状,部分伴随呼吸不畅、休克等情况,且排除其他致病因素判断为溶血反应。输血过程中以及输血后,如果患者伴随紧张、恐惧等则判断为心理反应。(2)对两组输血类型、输血次数进行记录并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计算,计数资料以n(%)表示,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各类血制品引起的不良反应情况

所有输血患者中非溶血性发热反应(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发生率为54.00%(54.00%),过敏反应发生率为38.00%,心理反应发生率为6.00%(6%),溶血反应发生率为2.00%(2%),详见表1。

表1  各类血制品引起的不良反应情况[n(%)]

类型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过敏反应

心理反应

溶血反应

合计

悬浮红细胞

10

3

3

0

16

浓缩(单采)血小板

1

5

0

0

6

去白悬浮红细胞

11

0

0

1

12

(新鲜)冰冻血浆

5

11

0

0

16

合计

27

19

3

1

50

2.2不良反应相关因素对比

两组输血类型、输血次数均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相关因素对比[n(%)]

组别

输血类型

输血次数

血浆类

血细胞类

≤2

≥3

实验组(n=50)

16

34

2

48

对照组(n=50)

40

10

38

12

χ2

23.376

54.000

P

0.001

0.001

  1. 讨论

伴随我国人民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对医疗安全重视程度升高,输血是临床上十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一种治疗方法,其应用范围较广,但是输血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因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对输血风险的防范意识,严格掌握输血指征,避免多次反复进行输血,尽量避免出现影响输血质量的相关措施4

此次实验结果显示,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以及过敏反应是发生最多的不良反应,其中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主要因素为同种异体白细胞产生抗体,进而造成免疫反应,再次进行输血时会造成抗原抗体反应,导致白细胞发生溶解,热源得到释放进而造成发热情况。其中输血性过敏反应的主要因素可能因为患者为过敏性体质,在输入的血液中含有患者敏感反应原,同时血浆中蛋白以及蛋白衍生物等物质同样容易造成发热以及过敏反应。并且研究结果提示,输血次数增加时,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升高,其原因为多次输血容易造成患者机体产生同种异型抗体,再次进行输血时血液内具有相应抗原,容易出现抗原抗体反应,引起过敏反应发生。并且伴随血液处储存时间延长,不良反应发生风险随之增加,其原因可能为血液离开冷链环境时,其中白细胞活化并释放白细胞介素与肿瘤坏死因子等,进而出现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等症状。

输血不良反应主要以预防以及控制为首要任务,做好预防的前提是对患者的输血史及过敏史等详细信息进行掌握,充分掌握患者疾病,掌握输血适应症。输血过程中严密监护患者生命体征,当出现异常状况时立即停止输血并详细进行记录。

综上所述,输血时通常伴随一定风险,输血的类型、输血次数等均会对不良反应发生率造成影响,对血液的选择以及输血指征进行严格把控,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参考文献

[1]李德应,王玉明,柴华香,等.218例输血不良反应的回顾性分析及预防策略[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9,40(11):59-62.

[2]国际输血协会信息技术工作委员会RFID特别工作组,王同显,李大玮,等.RFID在输血医学应用指南(上)[J].中国输血杂志,2011(8):732-735.

[3]国际输血协会信息技术工作委员会RFID特别工作组,王同显,李大玮,等.RFID在输血医学应用指南(下)[J].中国输血杂志,2011,24(9):824-830.

[4]李法斌.临床输血实验室检验质量控制对输血安全的影响[J].健康必读,2020(33):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