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张学通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 陕西 西安 710089

摘要:目的:探究预成纤维桩治疗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我院所收治的口腔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9年1月到2021年12月为本研究的时间范围,随机地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为30例。其中参照组患者实施可塑纤维桩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预成纤维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施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相关指标优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0.00%)与参照组(33.33%)相比较低,组间差异性确切(P<0.05)。结论:针对口腔修复患者,预成纤维桩能够保证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应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预成纤维桩;口腔修复治疗;应用价值

随着人们饮食习惯及生活习惯的改变,我国居民对于口腔健康问题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加,常见的口腔问题有牙周病、颌面缺损、牙体或牙列缺失等,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以及身心健康产生了较大的影响[1]。口腔修复治疗近年来逐渐应用于口腔疾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而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临床中对于修复技术以及修复材料的应用也逐渐改进,近年来应用较多的填充材料为预成纤维桩,且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应用效果 [2-3]。鉴于此,本研究将选用我院60例口腔修复患者进行分析,具体报告内容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9年1月到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口腔修复患者60例展开研究,随机地将其分为两组,组间分布为实验组(n=30)与参照组(n=30)。实验组患者年龄范围为22-64周岁,平均年龄(45.27±1.35)周岁,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参照组患者年龄范围为22-66周岁,平均年龄(45.28±1.31)周岁,其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之前均应该接受常规的口腔检查,确认患者的牙周、牙槽、软组织及咬合关系等,为后续治疗做准备。

参照组患者接受可塑纤维桩治疗,具体为:以检查结果作为依据,做好根管的预备工作,用牙钻将患者的患牙损坏部分去除,尽可能地将健全的牙体组织保留下来,在手术灯下,尽可能将患者的患牙根管暴露,根据X线结果来确认根管的长度,剪取合适的长度的可塑纤维,置入到根管内,根据口腔内情况,确定可塑纤维的位置,然后进行20s以及40s的光固化处理,形成根管的最终形态,然后利用根处理剂、桩核树脂粘连剂对根面以及可塑纤维柱进行处理,光照40s后,则让患者试戴全瓷冠基牙,根据患者的实际感受,进行适当地调整。

实验组患者则接受预成纤维桩治疗,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口腔牙齿形态及X线检查结果来做好根面以及根管的准备工作,使用根管钻将牙根管逐渐地扩大,选择与根管预备钻相互匹配的预成纤维桩,标准设定为距牙尖5mm,是牙根宽度的1/3,牙根长度的1/2,然后进行试放,选择合适的位置放置后,应该使用粘接剂涂抹于牙体、根管处,进行20s的光固化处理,使用口内注射头将DMG珞赛可桩核树脂从牙根部开始注射,然后将成型纤维桩放在根管内,光照40s,然后让患者试戴全瓷冠基牙,进行适当地调整,在两周内根据患者的口腔状况再次进行调整。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口腔修复患者治疗后治疗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相关指标包括核桩单次治疗时间、植骨厚度及骨厚度等。并发症包括核桩脱落、松动、牙冠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率等于以上几种并发症发生概率的总和。

1.4统计学分析

对口腔修复患者数据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实施t检验形式校准,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进行校准,用(n%)表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反之无意义。

2.结果

2.1两组口腔修复患者治疗后的治疗相关指标比较

对比两组口腔修复患者治疗后的治疗相关指标,实验组治疗后相关指标水平优于参照组,两者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两组口腔修复患者治疗后的治疗相关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n)

核桩单次治疗时间(min)

植骨厚度(mm)

骨厚度(mm)

实验组

30

70.12±0.17

2.89±0.23

2.97±0.31

参照组

30

104.36±0.54

2.04±0.18

2.11±0.18

t

-

331.2687

15.9406

13.1404

P

-

0.0000

0.0000

0.0000

2.2两组口腔修复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对比两组口腔修复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见表2),实验组口腔修复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0.00%)低于参照组(33.33%),两者差异明显(P<0.05)。

表2:口腔修复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组别

例数(n)

核桩脱落

松动

牙冠断裂

发生率

实验组

30

0(0.00)

1(3.33)

2(6.67)

3(10.00)

参照组

30

4(13.33)

2(6.67)

4(13.33)

10(33.33)

X2

-

-

-

-

4.8118

P

-

-

-

-

0.0283

3.讨论

口腔疾病的反复发生,不仅会导致患者的咀嚼功能受到影响,还会导致患者的外貌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患者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目前对于口腔疾病的治疗,通常会选择口腔修复术,以往的治疗多采用金属桩,虽然其价格亲民、机械强度理想,但其牙冠折断发生率较高,桩体容易脱落,目前,逐渐被纤维桩替代,纤维桩的主要成分有增强纤维以及预浸润树脂,纤维桩具有耐腐蚀、稳定性高、生物相容性理想等特点,能够确保纤维桩与根管的形态相似,具有高弹性以及强度,与人体组织完美契合,可塑纤维桩需要增加根管的密合度,冠方会导致后续治疗效果受到较为明显的影响,而预成纤维桩是由增强型纤维制作而成的,具有更好的疲劳耐受力,促进了牙体外形的修复,当患者的牙体缺损两壁或是以上,预成纤维桩能够使得其在啊根管内的咬合等压力均匀分布,另外,预成纤维桩能够避免牙组织残留为患者带来的不适感,显著地增强了根管的粘结度,保证了桩核受力均匀,减少了牙根折断等并发症的发生,且预成纤维桩能够促进前牙的美学修复,当后牙多壁缺失根管时,在治疗后会在牙体中打入多颗纤维桩以增强固位、复位,能够达到大多数患者的基本审美需求,提升了整体形象,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4-5]

本研究将分别用可塑纤维桩治疗和预成纤维桩治疗两种方法,结果显示,治疗后,实验组相关指标优于参照组,两者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综上所述,利用预成纤维桩进行口腔修复治疗,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推广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奇.可塑纤维桩与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治疗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34):71-74.

[2]席锦,石曲卓玛,李鹏博.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龈沟液IL-17、IL-23水平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60):88-90.

[3]赖婷婷.预成纤维桩和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1,27(16):67-68.

[4]连野杰.预成纤维桩和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09):79-80.

[5]张景芳.可塑纤维桩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06):104-105.

[6]郭丹.预成纤维桩与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60):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