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管理在抢救车药品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1

标准化管理在抢救车药品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王俊儒 ,张容

金堂县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金堂医院 610400

【摘要】目的:通过抢救车药品的标准化管理,保障抢救药品的质量,缩短清点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方法:规范抢救药品种类,加强效期管理标识管理。结果:急救药品完好率达到100%。结论:确保了抢救车抢救药品的安全使用,缩短了交接班清点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护理安全。

【关键词】抢救药品管理   规范管理    提高工作效率

急救药品是抢救危重患者生命的必需品,在诊疗救治中具有重要作用。 对急救药品进行科学而规范的管理,不仅为危重患者急救提供重要保障,也为护理人员安全用药提供了方便[1]。为了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各种危重患者的急救工作,达到“定品种、定数量、 用后及时补充、 注意药品有效期,避免使用过期药品”的要求,我院对抢救车急救药品实行了规范化管理。 现报告如下。

1 现阶段抢救车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交接及清点时间过长   抢救车种类较多,每个抢救车有18种药品,每种药品备5支,交接要求每班清点急救药品的名称、数量、质量、有效期等,这种清点方法既浪费时间,又很难保证质量,往往只注重了物品的数量,而忽视了有效期。

1.2药品浪费   抢救车药品种类较多,每个抢救车有18种药品,每种药品备5支,抢救病人少的科室导致抢救药品长期未使用而过期,据统计2019年-2020年抢救药品因未使用导致药品过期共计约50423.67元。

2  改进后的具体做法

2.1抢救车专人管理并对其完好率负责,各班护士更换其中的药品、物品后向负责人交班,由负责人再次核对。

2.2减少药品的种类及数量    统计调查全院各科室前三年使用抢救药品的种类及数量,发放调查表征求各科室主任意见,再由医务部、药学科、护理部根据调研结果,确定了全院13种必备的抢救药品种类,各科室根据专科情况可增加三种抢救药品,但必须报备药学科及护理部;数量除5种药品备5支外,其余药品均备2支,满足抢救的最小剂量,全院备抢救药品支数由3960支减少为1681支。

2.3高警示药品及看似、听似、多规药品管理   统一制作高警示药品标识,高警示药品标识粘贴于药品包装盒左上角,听似、看似、多规药品标识粘贴于药盒左下角, 醒目的标识能提醒护士在使用中要特别注意核对,避免用药错误。

2.4 近效期药品管理  近效期药品管理落实到每一支药品,全院统一制作小于6月的橙色标签和小于3月的红色标签,分别在小于6月及小于3月的药品安瓿上面粘贴对应的标识,按照左进右出的原则,效期近的药品放在药盒右边先使用。制定《抢救药品及一次性物品效期登记本》,每类抢救药品及效期管理的物品进行效期登记,在登记本上效期小于6月的用红色标识,护士在交接班时一目了然,对这类药品重点关注,避免了过期药品的存在,保障了抢救病人的安全。

2.5封条式管理  除急诊科、ICU打开抢救车频率高的科室以外,其他临床科室抢救车采用封条式管理,专人负责,每月检查一次药品的名称、数量、批号、有效期,记录检查情况,及时补充、报损。若要开启抢救车就必须损坏一次性锁扣,锁扣一旦损坏,无法重复使用,避免了一些投机取巧的行为,所以平时护理人员交接班时只需交接一次性锁扣的编码及检查日期,这样大大缩短了交接班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3.体会

3.1节约时间  护士每班清点检查一次性锁扣的完好性,查看《抢救药品及一次性物品效期登记本》红色标注的药品和物品是否在有效期内,而无须逐一检查每件物品、每支针剂的有效期。有效节约了交接时间,真正体现了将护士的时间还给患者的服务宗旨。

2.2提高完好率  使用《抢救药品及一次性物品效期登记本》可以使每件药品、物品的有效期一目了然,特别是小于6月的近效期药品及物品用红色字体标注更加引人注目,因此不会发生药品、物品失效而由于疏忽未发现的现象,从而提高了抢救药品、物品的合格率。

2.3减少浪费  可根据《抢救药品及一次性物品效期登记本》提供的信息,有计划地提前将接近失效期的药品、物品消耗掉,2021年与2020年相比因急救药品失效而导致医疗资源浪费减少了7811.4元。避免因没有抢救事件发生而导致未使用的药品、物品因到了失效日期而浪费。

总之,通过改进抢救车的管理办法,不仅省时省力,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而且明显提高了抢救车的管理质量。同时也减少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参考文献

[1]杨惊涛 浅谈抢救车急救药品的规范化管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17):2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