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病变患者超声诊断临床效果观察

/ 2

子宫内膜病变患者超声诊断临床效果观察

孙继国

邳州市人民医院超声诊断科  221300

[摘  要]  目的 评价子宫内膜病变患者接受超声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2019-2022年我院76例子宫内膜病变疑似患者,均接受腹部超声检查与阴部超声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对比诊断效能。结果 病理诊断结果,76例患者中,确诊患者61例(80.26%),其中,4例子宫内膜癌、19例子宫内膜增生、16例子宫内膜息肉、13例子宫粘膜下肌瘤、9例子宫内膜萎缩,15例子宫内膜正常。76例患者,经腹部超声确诊51例(67.11%),正常者25例,经阴道超声确诊者58例(76.32%),正常者18例,经阴道超声检查的阳性检出率高于经腹部检查(P<0.05)。结论    子宫内膜病变,以经阴道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更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  子宫内膜病变;超声诊断;临床效果

前言

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发病概率较高,诱发原因多种多样,例如:感染、经血逆流、内分泌激素失调等等,常见疾病类型包括: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等等[1]。腹痛、阴道不规则出血为子宫内膜病变的主要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甚至导致患者无法正常生育。因此,对于子宫内膜病变,需要尽快明确病情,展开有效的治疗,以免病情恶化,引发更加严重的后果[2]。基于此,文章的研究目的在于评价子宫内膜病变患者接受超声诊断的临床效果,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2019-2022年我院76例子宫内膜病变疑似患者,年龄范围25-65岁,均值(45.37±2.13)岁;均接受腹部超声检查与阴部超声检查,全部患者及其家属均对研究知情同意。排除其中既往子宫、宫颈、输卵管手术史者;孕期、哺乳期妇女;生殖道异常者;兼患其他脏器器质性病变者。

1.2方法

经腹部检查:检查前,叮嘱患者大量饮水量,充盈膀胱。检查时,仰卧位,暴露下腹部,耦合剂涂抹于下腹部,探头探查下腹部,分析检查图像并详细记录。

经阴道检查:检查前,嘱咐患者排空膀胱。检查时,截石位,充分暴露外阴,安全套套于探头,涂抹耦合剂。经阴道口将探头送入子宫内,探查病变情况,频率4.0MHz,仔细分析所获图像,详细记录分析结果。

1.3观察指标

(1)观察病理学诊断结果.、

(2)观察经腹部超声以及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结果.

(3)评价经腹部超声检查与经阴道超声检查的诊断效能。

1.4统计学处理

收集、整理研究的数据,采用SPSS25.0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取Kolmogorov-Smirnov(K-S)检验方法分析数据的正态性,满足于正态性、方差齐性的条件下,采用“±s”来表示,对比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来表示,数据对比行χ2检验。如果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病理学诊断结果

病理诊断结果,76例患者中,确诊患者61例(80.26%),其中,4例子宫内膜癌、19例子宫内膜增生、16例子宫内膜息肉、13例子宫粘膜下肌瘤、9例子宫内膜萎缩,15例子宫内膜正常。

2.2 经腹部超声与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

76例患者,经腹部超声确诊51例(67.11%),正常者25例,经阴道超声确诊者58例(76.32%),正常者18例。

2.3 诊断效能

    见表1,经阴道超声检查的敏感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P<0.05),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特异度与阳性预测值,差异不显著(P>0.05)。

表1 诊断效能[n/%]

组别

敏感度

准确度

特异度

阳性预测值

阴性预测值

经腹部超声(n=76)

80.33(49/61)

80.26(61/76)

86.67(13/15)

96.08(49/51)

48.00(12/25)

经阴道超声(n=76)

91.80(56/61)

70.00(70/76)

93.33(14/15)

98.28(57/58)

77.78(14/18)

χ2

4.699

4.475

0.370

0.490

3.882

P值

0.030

0.034

0.543

0.484

0.049

3讨论

超声诊断方式的显著性优势为无创性,且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诊断准确率高,能够直接观察患者子宫内膜的厚度与形态,是临床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首选诊断方式[3]。其中,经腹部超声诊断与经阴道超声诊断是两种差异较大的超声诊断方式。经腹部超声诊断可直接显示病灶,有助于精确判断病情,但是,诊断前需要患者大量饮水充盈膀胱才可保证诊断的准确率,对于患者而言负担较重。同时,经腹部超声诊断的探头频率较小,存在图像清晰度不够的缺陷。结合文章研究结果,76例患者中,经腹部超声确诊51例(67.11%),正常者25例,经阴道超声确诊者58例(76.32%),正常者18例,经阴道超声检查的阳性检出率高于经腹部检查(P<0.05)。可知,经阴道超声检查的探头频率更高,可以获取清晰的检查图像。并且,此种诊断方式探头贴近子宫,能够释放的超声频率较高,可以积极避免肠内空气与腹部脂肪对检查的干扰,减轻声束吸收,清除探测宫腔内的结构与大小,更有助于发现宫腔内微小的病变

[4-5]

以经阴道超声检查较经腹部超声检查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更高,建议普及。

参考文献

[1]吉紫佳.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经阴道超声诊断价值探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2,6(17):152-154.

[2]赵文琪.子宫内膜病变患者超声诊断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2,28(15):77-79.

[3]吴查某.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应用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22,31(08):1519-1522.

[4]邵迎华,杨秀梅,刘洋,等.宫腔镜与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诊断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22,19(07):103-106.

[5]吴瑛.子宫内膜病变患者超声诊断临床价值及准确性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2,28(08):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