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做好企业的社会保险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浅析如何做好企业的社会保险管理

黄云霞 ,姜鹏宇

蛟河公司  吉林省吉林市  132108

摘要:社会保险指受法律保护的、国家提供的社会福利制度,以维持失业人员的正常生活。为了长期吸引人力资源并为公司发展做出贡献,企业有必要在某些方面吸引人才资源,而为员工购买社会保险可以使得公司更具吸引力。这样,员工就有动力为公司做出贡献,促进公司长期、高效的健康发展,这也是保护公司基本权益的一种方式,所以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社会保险担当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关键词:企业;社会保险;管理水平

1强化社会保险工作的力度

①企业要求工会部门必须秉持公平、公正,特别是要在公开的环境中解决企业与员工群体之间的社保矛盾,一旦企业与员工出现了社保方面的问题,工会就应立即制定出科学有效的解决措施;②工会要明确企业内部的人员结构,将正式员工与非正式员工之间的保险待遇区分开来,同时还要确保所有员工的权益都受法律保护。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必须提高对社会保险工作的重视程度,让所有员工都可以深刻理解到社保制度的实用性,引导他们更好地理解社保与自身权益的密切联系。对企业而言,如果想要提升社会保险工作在员工心目中的地位,就必须站在多角度、多方位的层面制定科学合理的社保制度。企业可以聘请专业人士对社保制度进行明确,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通过他们的社保指导,来保障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权益。另外,随着我国经济市场的改革与创新,现在很多企业的社保工作都逐渐转向到了信息化建设的层面上,而信息化建设将在社保管理工作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这种趋势下,企业应该加强对内部员工的相应培训,不但要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能力,更要提高他们的信息化管理能力。只有这样,管理工作人员才能够为企业高层提供更准确、更有效的社保管理资讯,企业的发展步伐才有可能更稳、更快。

2社会保险在管理中的有利之处

2.1助于引进更多的人才

面对当今的市场环境,如果公司想要占领市场,就一定要拥有强大的人才团队,要组建强大的人才队伍,就需要功能完备的服务保障制度来进行支撑。因此,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光是企业发展的行为标准,还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制度保障机制。此外,招聘过程实际上是吸收人才新想法、新见解和新建议的过程。因此,将社会保险应用于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实际上促进了人力资源管理的良性循环。

2.2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社会保险是公司和员工平衡利益关系的重要因素,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使员工在公司中感到热情,并考虑到了所有员工的利益。公司关心和保障了员工生活中的需求,员工的凝聚力也有所增强,同时也提升了其积极创造性。对员工来说,与其工作能力相称的报酬,不仅能帮助他们专心于工作,而且还能帮助他们在工作中创造巨大价值。

2.3提高人力资源稳定性

为员工购买社会保险是一种长期的支付过程,尤其是养老保险,支付必须连续15年。在某种程度上,员工需要与公司建立长期的劳资关系,如果终止合同,其社会保险也将中断,那么其权益也会受到损害。因此,员工在辞职前需要综合考虑自身的权益,如果找不到因退休而可以参加社会保险的公司,则可以选择单独支付所有保险费用,也可以选择终止相应的社会保险付款。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员工流失,并提高公司的稳定性。

3企业落实好社会保险管理的有效策略

3.1转变工作作风

社会保险虽然具有强制性的法律法规特征,但其与企业其他福利待遇相互补充,共同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应当具有服务的性质。基于这一要求,企业要转变对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认识,通过构建企业和谐氛围,转变工作作风的方式,进一步规范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力求能够有效保障员工合法权益,帮助解决员工遇到的难题。例如,在社会保险的宣传方面,企业可通过官网、内部刊物、宣传册、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向广大员工讲解社会保险的相关规定,并针对员工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尽可能地让员工感受到社会保险的益处,以及源于企业的关怀。另外,要化被动为主动,通过走访、调查等方式,积极主动地发现员工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对于存在重大疾病、因病致穷、职业病、因工伤丧失劳动能力的员工,企业除了要帮助员工报销社保费用外,还可以建立帮扶基金,有效帮助员工解决经济上的困难,同时,也让更多的员工意识到社会保险的意义。

3.2健全企业内部制度,保证社会保险管理体系的完善。

企业不仅仅要将社会保险的管理工作作为一项社会责任来履行,更要认识到这项保障制度对于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企业务必要依据本身的实际状况设计差异化的保险管控体系。如,职位负责制、绩效管控制度等,借此合理约束企业工作人员的日常行为。此外,企业在全面开展保险管控工作的过程中,务必要最大限度对提高透明程度,使得职工深入了解本身的具体所需。此外,还必须依据国家相应法律法规构建满足企业本身具体状况的保险制度。借助这一方法,不仅仅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工作人员的基本生活水准,还有助于企业人才招聘,促进企业更加持续高效的发展。在企业管理工作中,不仅要建立健全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还要建立与之对应的社会保险管理体系,以一种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手段进行社会保险的管理工作,只有将社会保险管理作为一项企业管理的责任体系,才能够将规范化的保险管理工作得到开展。

3.3构建信息化的社会保险管理机构

现今,科技的持续发展使得企业在社会保险管理方面更加应当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构建信息化的社会保险管理机构不但可以充分提高职工对企业的认可程度,还有助于提高企业对职工资料的了解与掌握水平,所以,应当凭借国家制度的帮助,与企业现今的实际状况相结合来健全社会保险管理的工作体系,应用信息化的管理体系对保险管理工作开展合理的管理,提高社会保险管理工作落实的进展与效果。对于现今民众的生活与发展不单单是衣食住行方面的需求,还必须在不同的时间点增强对自身安全感的需求,也可以说,社会保险实际上是今后对日常生活的保障,能够确保自身在一些状况下维持相应的从容形态,并且,在企业运营过程中,也必须确保职工的积极主动性与认同感,进而体现职工的主观能动性给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收益,而社会保险体系的构建就是一类保证职工积极给企业工作的一道束缚,存在一定的价值与作用。

3.4强化社保管理工作每一环节的监管,做好保障工作

企业要自上而下对社会保险管理工作有一定的严格要求的态度。从领导层开始,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从确立制度开始首先要责任到人,从缴纳到汇总上交的每一环操作都明确化,设立明确过程和责任的制度,确保社会保险管理工作顺利展开。按开展顺序来说,首先完善并确认社保管理资金预算,其次,用社保费用开展拨付缴纳工作进行有效管理;最后,还要在保证资金安全和运营安全的基础上,讨论实现投资利益最大化的多样运营方式,从中选择最适合企业发展的模式。

结束语

总之,当前我国企业发生劳资纠纷的主要原因都集中在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企业员工合法的社会保障权益得不到全面维护,由此可见,社保管理工作是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重要因素。对于这一点,社保监管部门应加强企业管理者与劳动者的法律意识,对企业实施的社会保障制度开展有效监督,从制度、体系、法律规范建设等方面促进企业与员工之间形成良好、和谐的劳资关系。

参考文献:

  [1]沈惠.新时期下如何做好企业社会保险工作[J].绿色环保建材,2020,(06):123+125.

[2]段华.浅谈企业社会保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0,(04):159-160

[3]张玉滢.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社会医疗保险管理的法律探究[J].2021(22):19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