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土地整治效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土地整治效益研究

王玉婷

(   南通创佳测绘咨询有限公司   江苏  南通   226000)

摘要:针对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西圩乡范湾村土地资源整治项目综合效益的评价,引入梯形分布和升半梯形分布函数作为隶属函数,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土地整治效益评价指标,对土地整治后的社会、经济及环境效益进行了全面考核,该方法在综合考虑各因素的基础上比较好的解决了个人主观意识对评判结果的影响,判别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关键词:土地整治、模糊函数、评价体系、综合效益

1引言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人均土地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何确保在有限的土地资源基础上解决全国人民的粮食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民生问题。土地整治工程有利于增加可耕作面积、改善耕作环境、提高耕作效益、增加耕地产量,是实现我国科学利用耕地资源的重要措施。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土地整治工作逐渐由单一的国土开发转变为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综合治理,从以往只重视开发耕地面积和改良设施为主,发展成更加关注土地生态、自然环境、协同发展的综合整治模式。2016年底,国家发改委“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中提到,至2011年以来全国整理农用地5.3亿亩,建成高标准农田4.03亿亩,补充耕地2767万亩,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加强,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不断降低,农民收入不断提高,确保了我国耕地数量与质量的不断提高。

随着我国土地治理项目逐年增加,工作内容的逐渐丰富,如何更好的推进我国土地整治工程,更加准确的评价土地整治项目效益,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借鉴现有的研究成果,结合土地整治项目的实际情况,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土地整治后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以后土地整治项目的综合评价提供参考。

2项目概况与数据收集

2.1项目概况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西圩乡范湾村地处西圩乡西北角,与湖东镇,高墟镇交界,下设村民小组10个,农户653户,总人口2947人,该村委会以畜禽饲养,苗木种植为主。全县年平均气温12℃~20℃,年平均降水量918.0mm,年最大降水量1480.0mm,年最小降水量625mm,全村耕地面积4650亩,户均耕地面积约7.12亩。为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耕地综合利用效益,在范湾村境内开展了土地资源整治工作。

2.2数据收集

范湾村土地资源整治项目建设规模分别68.8公顷,主要集中于土地的整平工程,新建部分桥梁、道路、涵洞、水闸及水渠等水利工程以及现有农田的防护与生态环境的改善工程。土地整治过程中,通过对部分零星废弃土地的再开发、水系的系统整治,使得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提高了73%,人均耕作面积提高5.6%,形成了较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3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模糊数学广泛应用于农林业、采矿业及管理科学等领域,其以模糊变换理论为基础,是一种基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精确与非精确相统一的综合判别模型。

3.1模糊综合评判法

综合判别模型的建立主要涉及3个主要内容:因素集合、评价集合、单因素评价矩阵。

(1)因素集合,即影响到产品质量的各个因子,直接参与评判,属于有限论域,可采用矩阵的模式进行体现,即:

      (1)

其中u1~m为评判因子。

(2)评价集合,即根据验收时产品质量划分的评价等级,一般可分为优、良、中、差,属于有限论域,采用矩阵的模式进行体现,即:

      (2)

(3)单因素评价矩阵,即针对因素集合中的任意一个ui,均有一个评价集合,称为单因素评判,即模糊映射:(i=1~m),各因素的单因素评价矩阵可通过专家打分或统计数据计算得到,则单因素评判矩阵为:

      (3)

评价矩阵R即为因素集合与评价集合之间的模糊关系;其中,,表示第i个因素对于第j个等级的隶属度。

土地整治项目的综合评判主要是对各个因素的评价进行计算总结,但各因素对于土地整治项目效益的影响不尽相同。因此,需要建立各评判因素的权重矩阵,即:

      (4)

通过模糊变换,可以得到评价集合中的一个模糊子集,并根据最大隶属原则对产品质量进行评判,即评判结果:

      (5)

3.2模糊分布函数

模糊分布函数是确定评判矩阵的关键,本文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及土地整治项目评价因素的特点,采用梯形分布和升半梯形分布函数作为隶属函数,即:

      (6)

对于土地整治项目综合效益的评价步骤为:(1)确定因素集合及评价集合;(2)建立评价因素与评价等级的模糊矩阵;(3)建立各评价因素的权重矩阵;(4)基于模糊分布函数建立各个评价因素的评判矩阵;(5)通过模糊变换得出评价结果并根据最大隶属原则确定土地整治项目综合效益。

4工程应用

    以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西圩乡范湾村土地资源整治项目为例,采用上述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对土地整治项目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4.1评判指标体系的确定

为更好的对土地资源整治项目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科学的评价,需要依据科学完善的指标评价体系,以反应土地整治的综合效益,并能为后续类似项目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持。评价指标的确定主要以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为主要原则,构建土地整治评价体系,在每一指标下划分若干个二级指标,并根据二级指标的重要性,可采用专家打分法确定各个二级指标权重,详见表1。

表1  土地整治项目评价体系模型

一级指标

因素集合

(权重)

二级指标

权重

二级指标复合权重(权重矩阵s1~m

土地整治综合评价体系

经济效益u1

0.35

耕地面积增幅u11

0.30

0.1050

人均产值增幅u12

0.28

0.0980

亩均产量增幅u13

0.25

0.0875

机械化水平增幅u14

0.17

0.0595

社会效益u2

0.35

人均收入增幅u21

0.28

0.0980

生产效率增幅u22

0.22

0.0770

农村基础设施改善u23

0.28

0.0980

解决就业人口u24

0.22

0.0770

环境效益u3

0.30

人均绿化率u31

0.26

0.0780

农田灌溉增幅u32

0.24

0.0720

耕地保护增加值u33

0.20

0.0600

综合绿化率u34

0.30

0.0900

4.2模糊综合指标计算

通过对土地整治后周边社会、环境、经济数据的调查研究,采用专家打分及数据的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各个二级指标进行评分,各二级指标的评分结果均值为:77、71、86、75、90、70、89、65、88、69、90、73。根据二级指标的综合评分结果,采用模糊分布隶属函数确定各二级指标的单因素评判矩阵,并对单因素评判矩阵进行归一化处理,根据式(4)~(6)可得:

土地整治项目综合评判结果为:C=S*R=[0.184;0.299;0.303;0.214];根据判断矩阵公式(2),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西圩乡范湾村土地资源整治项目的综合评判结果处于中等~良好。

4.3模糊综合判别法的优势

采用模糊综合判别法所得到的判断矩阵综合考虑了各二级指标的评分对综合评分的影响,采用梯形分布和升半梯形分布函数作为隶属函数各等级之间有良好的过度,判别结果更为客观,克服各评判因素无法量化的缺点,通过隶属函数使得各因子在同一水平下进行比较,充分考虑了土地整治项目的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的平等性,使得评判结果更为科学及合理。

5结论

    土地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由于前期粗放的开发方式,现阶段我国土地资源的整治项目数量日益增加,但土地整治项目效益评价工作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缺乏较为科学合理的评判标准,本文研究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引入梯形分布和升半梯形分布函数,比较好的解决了个人主观意识对评判结果的影响,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宿迁市沭阳县西圩乡范湾村土地资源整治项目综合评价中,取得较好的效果,评判结果更具科学性及合理性。

参考文献:

[1]唐瑶.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效益评价初步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

[2]贾方方.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7.

[3]熊广成,孟庆香,常庆瑞.农地整理项目的效益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3,3(5):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