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玺仿制品——水晶(覆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07
/ 1

碧玺仿制品——水晶(覆膜)

殷杰

连云港市质量技术综合检验检测中心   江苏省连云港市222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和各种珠宝造假技术的提高,市场上珠宝玉石的造假技术层出不穷,甚至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如果没有一定珠宝鉴定知识的人很难加以区分。这使得珠宝爱好者在购买碧玺时容易上当受骗造成自身的经济损失,还严重影响了珠宝的销售市场。

关键词:碧玺;仿制品鉴定

一、引言:碧玺被誉为落入人间的彩虹,以其多彩的颜色被世人所喜爱。随着碧玺在大众之间销售普及。很多不良商家为了谋求利益各种仿制品层出不穷。最近,国家硅材料深加工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珠宝实验室接到公安局和市场监督管理局委托检测的碧玺仿制品。大多来自客户在网络直播平台购买。是一种为水晶(覆膜)的碧玺仿制品挂件、手链、手镯类,配备假的伪造鉴定证书(图1),图1(图1)

以低廉的价格诱骗消费者购买。其外观颜色与天然碧玺非常相似。本文初步介绍该类仿制品的宝石学特征及其红外光谱分析。

二、宝石学特征

1、肉眼观察:该样品为圆环形手镯,红色和绿色相间,颜色过渡比较自然。内部有大量的天然包裹体和裂纹,与天然的西瓜色碧玺手镯及其相似,肉眼很难将其区分开(图2)。图2(图2)

2、常规仪器检测:①该样品入手,手感比碧玺略轻。使用天平测得密度在2.65g/m³,其密度略小于碧玺(3.06(+0.20,-0.60g/m³))。②在偏光镜下观察四明四暗,为非均质体。但是无多色性,这点可以与碧玺作为区分。③擦拭干净样品表面在显微镜下放大10倍观察,通过暗域照明观察样品内部可见大量天然气液包裹体,这点给消费者带来很大的迷惑性。通过顶部照明发现样品表面有薄膜脱落现象(图3)。图3(图3)

④在样品薄膜脱落处测到折射率为1.55(点测)左右与水晶相同,这与碧玺(1.624-1.644)的折射率相差很大。⑤在紫外灯下观察,长短波均无荧光。

3、漫反射红外光谱分析

利用Nicolet iS10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漫反射附件,设置分辨率为4 cm-1,样品扫描次数32次,背景扫描次数32次,对样品进行了中红外区的波数4000~400 cm-1范围内的光谱测试。测试得到的谱图为石英的吸收谱图(图4),与碧玺完全不同。图4(图4)

三、结论

通过测试样品的内外部特征和各项物理光学性质及其红外光谱仪测试,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该样品为非均质体,具有天然矿物包裹体,折射率为1.55(点测),无多色性,表面可见薄膜脱落。红外光谱为石英特征光谱;由此确定是水晶(覆膜)。配备假的碧玺鉴定证书,外观又和碧玺及其相似,是碧玺的一种仿制品。希望广大消费者在购买时谨慎购买,选择正规的销售商家。如有疑问应及时去正规的珠宝玉石检测机构复检,谨防上当受骗。

参考文献:

[1]张培莉. 《系统宝石学》[M]. 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

[2]罗彬,喻云峰,廖佳等.珠宝玉石无损检测光谱库及解析[M].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19(6)1

[3]GB/T16552-2017,珠宝玉石 名称[S]

[4]GB/T16553-2017珠宝玉石 鉴定[S]